這部張國榮小眾電影,第一眼是香豔肉體,再回味卻成了經典

很久沒寫電影了,今天推薦一部老電影,20年的《風月》,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鞏俐、何賽飛、主演,周迅客串。

這部張國榮小眾電影,第一眼是香豔肉體,再回味卻成了經典

這部張國榮小眾電影,第一眼是香豔肉體,再回味卻成了經典

以前的國產電影真的有種天然的詩意美,復古黃的畫面,還有模糊的顆粒,那是屬於膠片特有的味道,我愛這種拙感。

在張國榮主演的眾多電影裡,《風月》不是那部經常被人提及的一部電影,因為他的好電影好角色太多了。常常被說及的多是諸如《霸王別姬》、《阿甘正傳》、《春光乍洩》、《倩女幽魂》、《槍王》這些電影,所以《風月》常常是被排在十之後了。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恨不得把張國榮的每一個鏡頭都截圖保存下來。

菌菌總是忍不住感嘆: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看的一張臉,天知道為什麼這麼好看的一張臉還有這麼無可挑剔的演技?

一面欣喜一面惆悵,帶著極複雜的心情看完了這部電影,突然發現自己還是更愛從前的電影。

電影名之所以叫《風月》是因為裡面有著很多的風月鏡頭,風月當然不是指清風明月,而是指男女情愛,它跟“雲雨”的意思差不多。

比如哥哥張國榮在影片中和好幾個不同的女人有親熱戲,大多數是點到為止,卻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風月”的後面常常是接著“無情”的,而這裡的風月既是無情,也是深情。

在這部電影裡,“色誘”不再是女人的專屬,好看的男人也是可以“色誘”有錢的女人的,而張國榮的皮相無疑擔得起這樣的角色。

這部張國榮小眾電影,第一眼是香豔肉體,再回味卻成了經典

在《風月》中,張國榮飾演一個專以勾引有錢人家的太太然後配合團隊夥伴敲詐被勾引對象的壞傢伙,欺騙女人的感情,取悅她們,然後敲詐她們的錢財,他穿梭於風月場所,讓那些富太太們對自己情難自控,幾乎沒有他搞不定的女人。

他有一個和人物一點都不符合的善良名字,鬱忠良,忠誠和善良,可他一點都不。

這部張國榮小眾電影,第一眼是香豔肉體,再回味卻成了經典

因為取悅女人的才華出眾,所以他被委以重任,要去幹一票大的。

這票大的要被欺騙的對象就是鞏俐飾演的女主角如意。

這部張國榮小眾電影,第一眼是香豔肉體,再回味卻成了經典

一個鎖在深閨的女人對外面的世界毫不知情,碰上個見慣了花花世界的情場高手,一經撩撥一下子就淪陷了,男人給女人描述了一些她從未抵達過的外面世界,讓她換上外面女人穿的洋裝,讓她騎上那時候的新上海的單車,給她的世界帶來各種新的東西。

正如觀眾猜想的那樣:沒有見過世面的女人對一個見過世面的男人,眼裡滿是崇拜,如意之於畢忠良就是這樣的:一見傾心,再見就只有仰望的份,三見就恨不得把自己的身和心都交付於他。

這部張國榮小眾電影,第一眼是香豔肉體,再回味卻成了經典

她甚至為了能在床上迎合這個男人,知道他喜歡成熟老練的女人,而事先拿其他的男人做了練習。

電影裡有句很值得玩味的臺詞:在男人的眼裡,女人比姑娘好看。

這句話的深意想必大家明白,姑娘和女人的本質區別在哪裡,成年人也都懂,如意終於成了那個走路都帶著韻味的真正女人了。

不記得是誰說過的,“愛情就是一物降一物”,即便是高手如男主角,總歸也會遇到對手。如意為鬱忠良的見識而折服,而鬱忠良卻是為她沒有見識的簡單天真而動了心。

從小到大,環繞在男主角身邊的女人都是熟透了的,反而是如意這樣的生澀讓他有了別樣的感覺,如意的那一句“為了你,我跟端午試過了的”讓他感到心痛又絕望。

心痛是因為他沒有想得到,居然還有這麼蠢傻的女人,他意識到如意有可能是他過不去的劫,絕望是因為自己的身份和職能,他必須完成任務。

故事發展到後面,鬱忠良愛上了如意,可那個時候的如意已經決定不再愛她了,時間和對象的錯誤都是造成愛情悲劇的原因,一個是愛卻得不到回應,一個是愛而不得,前者選擇放棄,後者選擇毀滅。

如意決定嫁給別人,而鬱忠良則在愛而不得之人的新婚之夜,親手毀了愛人。

這樣的故事放到現在,其實沒什麼新鮮的,無外乎就是偶像劇裡經常出現的那些情節:我是閱女人無數的高富帥,偏偏就喜歡傻白甜般的灰姑娘。

可它贏就贏在:那時候的電影靠的不是明星和顏值,靠的是演員和演技;那時候的電影靠的不是特效技術,靠的是真正的鏡頭語言,靠的是好的電影故事。

張國榮和鞏俐的演技自然是不需要再多加描述了,雖然受劇情所限,沒有《霸王別姬》裡那般的淋漓盡致,但絕對是上乘表演,何賽飛飾演的女二號姐姐,完全就是實力吊打現在的小花小旦,而僅僅出現兩幕的周迅,真正示範了什麼叫“天生的演員”。

這部張國榮小眾電影,第一眼是香豔肉體,再回味卻成了經典

何賽飛

忍不住多說兩句周迅,周迅在這部電影裡只出現了兩幕,沒有臺詞。

但足以驚鴻一瞥,令人難忘,那一個眼神,那一滴眼神真真示範了什麼叫“一個鏡頭看演技”,給個截圖,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這部張國榮小眾電影,第一眼是香豔肉體,再回味卻成了經典

周迅

那時候的激情戲是情緒來了、情感到了而自然生髮的愛慾,是故事劇情自然而然的需要。

而不是為了迎合觀眾那根敏感的情色神經而強推硬塞進去的吸睛點。

影片中張國榮和鞏俐唯一的一段激情戲,是用背景音樂代替原聲的。

沒有男女陷入雲雨時情難自已的銷魂呻吟,卻是無聲勝有聲的激烈,這段激情戲完美地解釋了什麼叫“翻雲覆雨”, 可它又是沒有半點情色的味道,而是美麗又哀傷的。

這部風格清冷悽迷的電影並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設置,也沒有所謂的高潮情節。

它全是暗湧,一群要想要掙脫又沒法做出離經叛道極端行為的舊時代男女,一段段隱忍而熱烈的舊時代愛情,剋制著內斂著,卻比張揚激烈來得更入心。

《風月》,是風月,又無關風月,可能只是懷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