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吐“火舌”的戰場死亡鐮刀:經典二戰影視劇中的那些經典機槍


M1919A4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M1919A4機槍是M1917A1勃朗寧重機槍的改進型,全槍質量大為減輕,既可車載又可用於步兵攜行作戰。強大的火力讓其成為二戰期間美國陸軍最主要的連級機槍。直至大戰結束後許多國家的軍隊還繼續裝備了一段時間。

M1918 電影《風語者》 M1918最初的設計僅作為單兵步槍使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步兵班急需火力強大的班組支援武器,M1918就扛起了機槍的重任,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為提高。

M2HB 電影《狂怒》 勃朗寧M2HB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槍不僅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至今仍活躍在戰場一線。當之無愧是各國機槍中的“老壽星”。

MG34 電影《決戰斯大林格勒》 MG34機槍是世界上最早的通用機槍之一,由毛瑟公司設計,在1935年裝備德軍部隊。由於一戰後的德國受凡爾賽條約所限制不能製造重型武器,因此MG34在德軍中定位為輕重兩用機槍。

MG42 電影《最後死戰》 MG42通用機槍於1942年裝備德軍,計劃逐漸取代MG34通用機槍。該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射速極快,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

九六式 電影《血戰鋼鋸嶺》 九六式輕機槍是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輕機槍。該槍較早期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而言,存在許多改進,重量也減輕了許多。但由於該槍槍機和槍管的設計存在一定缺陷,射擊時經常會出現彈殼卡在膛室中而故障。

大正十一式 電影《金陵十三釵》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的一種6.5毫米口徑輕機槍,因於1922年定型成為制式裝備而得名。其槍托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所以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

布倫 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 布倫式輕機槍也稱布朗式輕機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聯邦國家軍隊的支柱。1935年英國正式將該槍列裝為制式裝備,由恩菲爾德兵工廠製造。1938年投產,命名為“MKI 7.7mm布倫式輕機槍”。

ZB-26 電視劇《亮劍》 ZB-26輕機槍,中國通稱“捷克式輕機槍”。是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國營兵工廠在20世紀初研製的一種輕機槍。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將ZB-26輕機槍作為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之一,期火力和可靠性都大大優於日軍的“歪把子”。

二四式 電影《集結號》 二四式機槍是金陵兵工廠以德國造7.92mm 08式馬克沁機槍為藍本在1935年仿製而成的。該槍彈道低伸,殺傷力較強,但由於採用水冷方式,全槍較為笨重。

馬克沁M1910 電影《潘菲洛夫二十八勇士》 日俄戰爭後,俄國非常重視機槍的研製生產,將更多的戰略資源投入到該領域中。此後根據德國馬克沁機槍的技術,生產出M1905式和M1910式重機槍。其中M1910式機槍對俄國影響較大,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M1910式機槍仍在蘇聯紅軍中服役。

捷格加廖夫輕機槍 電影《西伯利亞321步兵師》 捷格加廖夫輕機槍由前蘇聯設計師捷格加廖夫主持設計的,1926年設計定型,1928年裝備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堅固可靠,為蘇聯步兵提供了靈活的火力支援,彌補了沉重的馬克沁M1910機動機動性較差的缺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