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這一點比早起更重要

即使費力創造了時間,能否用於自己提高或做最優先的事項,無疑取決於自身。

早上的時間也好,其他的時間也好,創造時間當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創造出時間的基礎上,用心地研究這些時間裡應該做什麼的重要性,我是通過“大石頭”這個故事來領悟完成的。

——吉田穗波《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


明白這一點比早起更重要


經常帶田田跟樓上的小朋友玩,小孩子玩耍時,寶媽們就各種聊,一來二去,原本上下樓住著的是誰都不知道的,因為孩子熟悉了起來,組建了微信小群,群裡一下熱鬧了。經常會有好物分享、討論週末去哪個公園遊玩等等。

有次六樓媽媽說:“田田媽媽,你這每天都在幹嘛呢?經常是消息發出三四個小時,我們都聊完了一個話題聊下一個話題了,才看到你回覆消息。”

是的,這是我現在的常態,回覆消息的時間距離收到的時間,常常已經過去好幾個小時,甚至是第二天一早起來回復。

最近幾天的早上就是這樣。


明白這一點比早起更重要


天氣越來越冷,早起越來越困難,好不容易掙扎了起來,打算做點應該做的事情,卻拿起了手機,進入了微信界面,看到一大串的紅點點,開始刷各種信息,有時還打開購物網站拍下一件拖了很久想買卻一直沒買的寶貝。

有的群聊天信息幾百條,爬了好久的樓才看完;有朋友發來請求朋友圈第一條動態收集點贊數的,打開進入,都已贊夠了;訂閱的公眾號已經更新了好幾條動態。

刷完這些信息,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天已亮堂,可我想做的事情還沒開始。終於放下手機,翻了幾頁書,就聽到睡眼朦朧的田田在被窩裡面喊“媽媽,媽媽”,OMG,我這一天僅有的整塊的時間就這麼結束了。

這樣早起刷了幾天手機,整個人的狀態都很不好。早上鬧鐘響起時,掙扎的動力都沒有了,我早起幹嘛呢?起來刷手機嗎?那還不如躺被窩補充睡眠呢。


明白這一點比早起更重要


比早起更重要的,是得清楚起來想做什麼。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做對了事情,可以激活一天的能量,把這一天過得更高效、更有條理、更有收穫。

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有句名言:如果想要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就把每天過得有意義,堅持足夠的天數,人生就變得有意義了。

日本的婦產科醫生兼作家吉田穗波在《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一書中分享了這樣一個觀點,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做應該做的事情,將整塊的時間用於想做的事情。

早起的一兩個小時或者兩三個小時的整塊時間,應該安排用來做想做的事情,而不是用來做應該做的事情。


明白這一點比早起更重要


根據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這裡的想做的事情就是處於第二象限的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這些事情很重要,因為不緊急,容易往後拖延,一直拖到緊急又重要才想起處理,亡羊補牢,就來不及了。

早起只是一個簡單的生活行為,一直堅持,它就成為了一個習慣。

傑克·霍吉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說到,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讓早起的習慣帶來最大的收益,成為一個好習慣,就得清楚的知道這麼早起來打算做什麼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