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小寒,吃3物,記好“兩護、三宜”,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明天,小寒“小寒已近手難舒,終日掩門深閉廬。”明天23時39分,小寒。

一年中最冷的節氣:雖曰小,實為最,“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一候雁北鄉: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二候鵲始巢: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

三候雉始鴝:“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明日小寒,吃3物,記好“兩護、三宜”,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小寒,溫補有方,吃3物,逼出多年寒毒,少生病更健康!

1、羊肉

具有暖中補虛、益腎養肝、開胃健脾、禦寒祛溼等功效,歷來就被作為冬季禦寒和進補壯陽的佳品。

在冬天經常食用還能維護胃腸黏膜,使消化酶分泌增加,促進消化吸收。

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之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

體虛、筋骨痠軟、貧血久病之人食用。

且牛肉還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之一,富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微量元素,非常適合冬季進

補。

明日小寒,吃3物,記好“兩護、三宜”,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3,白卜

白蘿蔔,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蠕動、止咳化痰的作用。

白蘿蔔還可有效緩解秋燥,達到上下通氣、不咳嗽、能通便。

明日小寒,吃3物,記好“兩護、三宜”,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3、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而對於老年人來說,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

尤其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長期吃煮熟的蓮藕,還可以起到安神健腦、補中益氣的功效。

明日小寒,吃3物,記好“兩護、三宜”,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小寒來臨,謹記“兩護、三宜”,護住陽氣,少生病更健康!

一、護好關節

不少有風溼病的老人,最怕的就是寒冷的到來。

進入小寒後,不少人會覺得關節酸脹、疼痛,這是因為身體中的寒氣集中在關節處,不通則痛。

由此引發關節炎、風溼病,嚴重者更是行動遲緩、手足無力、疼痛難耐。

這時,一定要學會保暖,適當增加衣物,減少寒涼刺激;還要多按摩自己的關節處,疏通經

絡。

明日小寒,吃3物,記好“兩護、三宜”,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二、護好腎臟

開始出現手腳冰涼、四肢微冷、乏力等情況,在中醫上講,這其實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應

注意開始補養腎氣。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注意水要沒過腳腕,以40度的水溫最佳,泡腳不僅能

加速血液循環加快,緩解疲勞,補足腎氣,還可安神助眠。

另外,在泡腳同時把雙手搓熱,接著按揉耳朵,腎開竅於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腎臟反射區,

可以起到雙重補腎益精的效果。

明日小寒,吃3物,記好“兩護、三宜”,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三宜”:

1、宜健腳

由於天氣變冷,有些女性容易感到寒冷,特別是肢體末梢血管血液循環出現障礙,更會導致手腳冰冷。

所以,這時宜經常用熱水泡泡腳,保證足部溫暖,對於溫補腎陽,很有好處。

在泡腳的時,可以加入生薑、花椒等材料,有助於祛除寒溼。

明日小寒,吃3物,記好“兩護、三宜”,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2、宜曬太陽

天下第一補陽品是——太陽!

而冬季寒冷,我們更要補充好陽氣,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曬太陽,背部是人體督脈所在,中醫認為督脈是人體的陽經,有調節

陽經氣血的作用。

因此,可以在中午找一個向陽的窗邊曬曬後背,全身都會很溫暖。

此外,還可以通過按摩補充陽氣:

明日小寒,吃3物,記好“兩護、三宜”,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3.宜大笑

中醫認為,“笑”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常笑”,也屬於一種健身運動,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笑,能促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呼出濁氣,加速血脈運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

明日小寒,吃3物,記好“兩護、三宜”,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