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頸肩腰腿疼,母豬也有肢蹄病,最全面肢蹄病病因剖析與防治!

頸肩腰腿疼一直是困擾中老年人的頑疾,對於母豬也是一樣。母豬肢蹄病是豬場最常見的疾病,此前大家關注較少,但隨著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現在已經成為養豬場淘汰種豬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僅影響了豬群的生產穩定,還給豬場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規模豬場種豬年淘汰率在30%左右,據調查發現因肢蹄病淘汰的母豬佔所有淘汰母豬的20%~45%(Heinonen)。因此加強對母豬肢蹄病的綜合防治,對提高母豬利用年限,增加豬場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規模豬場母豬肢蹄病發病比例


你有頸肩腰腿疼,母豬也有肢蹄病,最全面肢蹄病病因剖析與防治!

圖1.豬蹄部結構圖

在國內外規模豬場生產管理中,母豬肢蹄病發病比例很高。主要症狀有關節炎症、肢蹄損傷、蹄殼脫落、蹄部角質增生、蹄底損傷和蹄側開裂等,表現為跛行、不能站立、痛疼,甚至流產、死亡。據Gjein調查研究,80%的圈養母豬的蹄後側部至少有1處損傷。Sukumaran等對2293頭繁殖母豬統計顯示,蹄部角質增生、蹄底損傷和蹄側開裂等的發生率為37%。妊娠期和泌乳期均高發,泌乳期發病率高於妊娠期見表1。前後發病對比,前肢發病率高於後肢見表2。

你有頸肩腰腿疼,母豬也有肢蹄病,最全面肢蹄病病因剖析與防治!

表1.數據引用(李宇曉和邢建玉,養豬.2009)

你有頸肩腰腿疼,母豬也有肢蹄病,最全面肢蹄病病因剖析與防治!

表2.數據引用(Stalder.母豬舍發展論壇.2007)

此外,肢蹄病引發的應激和疼痛會,也會損害母豬的繁殖生理,導致斷奶舍母豬無法發情、配種舍母豬影響子宮收縮以及精子有效運輸,妊娠舍母豬出現妊娠障礙或者流產。

二、肢蹄病發病原因分析

1、遺傳因素

據研究發現,肢蹄病具有中等遺傳力,而且有明顯的品種差異。引進的瘦肉型豬(杜洛克、長白、大約克)發病率高,而我國地方品種、外來品種和地方品種雜交的豬種則發病率較低。Anil等通過對蹄軟和正常豬群對比研究發現,蹄軟組母豬的淘汰率是正常組母豬淘汰率的1.71倍。因此,優良的品種選育對肢蹄病防治也至關重要。

2生產管理因素

規模豬場母豬環境標準:

溫度:分娩舍20~24℃,配懷舍18℃~20℃。

溼度:60%~80%。

光照:自然光照,窗地比例1:15~1:12;人工照明,光照度50~100 LX,光照時間10~12小時/天。

有害氣體:豬舍空氣中有害氣體的最大允許值,二氧化碳為1500mg/m3 ,氨25mg/m3 ,硫化氫l0mg/m3。

溫度和溼度等環境對母豬抵抗力具有重要意義,溫度過低時,豬表皮毛細血管收縮,皮脂腺分泌功能降低,導致脂類分泌物減少,蹄殼變硬變脆,易出現裂縫,導致蹄病的發生率會明顯升高。溫度過高,母豬飲水量增加,起臥次數增加,機體抵抗力降低,也會導致發病率升高。

你有頸肩腰腿疼,母豬也有肢蹄病,最全面肢蹄病病因剖析與防治!

圖2.圈舍噴霧

3、欄舍地面因素

規模化豬場的母豬舍地面材料和工藝對豬肢蹄損傷不同,要合理的選擇見表3。凝土澆注的地面幹清糞工藝,夏季較涼快,冬季較冷,水泥地面過於粗糙,易造成足墊損傷、蹄部挫傷、蹄底增生、關節和軟組織損傷;過於光滑,地面沖洗或者尿液排洩後母豬易滑倒、摔傷甚至骨折,同時也有可能造成母豬流產見圖3。漏糞板的空隙不能過寬,要平整見圖4。

你有頸肩腰腿疼,母豬也有肢蹄病,最全面肢蹄病病因剖析與防治!

表3.豬舍地面材質對豬肢蹄影響

你有頸肩腰腿疼,母豬也有肢蹄病,最全面肢蹄病病因剖析與防治!

圖3.水泥地面過滑導致流產 圖4.水泥漏糞板

豬舍環境衛生和母豬肢蹄病也有很大關係。有些豬場地面積水,母豬長期躺臥汙水中,有的母豬蹄部長時間浸於水中,蹄殼變軟,不能站立,蹄殼損傷,如果被糞尿汙染,很容易發生感染,甚至發生蹄葉炎和蜂窩織炎。

4、營養因素

母豬肢蹄病和飼料營養有一定關係,生物素(B7)和鈣磷、維生素D是最具有強化腿腳作用的飼料營養成分。缺乏上述營養物質導致蹄部角質裂縫,最終導致造成豬肢蹄病的發生。日糧添加生物素可減少豬蹄趾損傷發生率。鈣、磷等礦物質在骨骼和維生素D對骨骼發育具有重要作用。當鈣磷比例低於0.5 或高於3.0,就會誘發豬的跛行。蛋氨酸/蘇氨酸間接影響軟骨代謝,日糧高水平的蛋氨酸/蘇氨酸減少肢蹄損傷。

目前大部分豬場使用全價配合飼料,部分豬場使用預混料。採用品牌飼料廠的全價飼料營養全面,一般不易發生營養缺乏性肢蹄病,採用預混料飼餵的養殖場,由於原料質量及含量、儲藏加工、飼餵方式等造成飼料中某些營養成分缺乏或過剩。

5、疾病因素

母豬感染疾病導致出現肢蹄病額也比較多,細菌病主要有:鏈球菌、葡萄球菌、丹毒桿菌、化膿棒狀桿菌、副豬嗜血桿菌、布氏桿菌;病毒性疾病主要有:乙型腦炎、口蹄疫;其他疾病:多發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肌肉拉傷,外傷等。這些病原菌侵害母豬的腕部、蹄部、肘部等關節,發生紅、腫、熱、疼、機能障礙炎症反應。長期低溫潮溼,也為引起風溼性關節炎,外傷、肌肉損傷等導致肢蹄疾病,都會引起母豬行走困難而被淘汰。

6、運動缺乏

當前很多規模豬場都是採用限位欄飼養懷孕母豬,配種後一直飼養在限位欄內,到臨產前5-7天上產床分娩、哺乳。斷奶發情配種後又被趕至限位欄內,直到產前1周又調到產房,上床分娩。如此循環,母豬的一生都是被囚禁在“欄”中生活,直至生命的終結。

這種因限位欄飼養導致母豬無法自由活動、犬坐增加,母豬缺乏運動,腸肌無力、腸蠕動緩慢,體況下降;由於免疫力下降,母豬難以承受各種病原的侵襲,發病率升高,特別明顯的就是限位欄飼養使母豬肢蹄病增多。

三、五步防控策略

1、第一步精心選種選育

選種引種時要選擇四肢強健,高矮、粗細適中;站勢良好,行走雄壯有力,無肢蹄病(包括無臥系)的種豬;查看系譜,拒絕引進有遺傳缺陷的種豬;本場選種留種,嚴防近親交配。

2、第二步加強營養供給

母豬在不同的生產階段需要的營養不同,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給母豬提供與之對應的營養豐富而平衡的全價配合飼料,保證飼料中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供應量;特別是要適當補充生物素、維生素D和亞硒酸鈉維生素E;飼料中鈣、磷比例適當,必需氨基酸配比平衡,有條件的可以讓母豬適當曬曬太陽,可以促進鈣、磷的吸收。嚴禁飼餵黴菌汙染或變質的飼料。

參考飼餵標準(新希望六和):

你有頸肩腰腿疼,母豬也有肢蹄病,最全面肢蹄病病因剖析與防治!

3、第三步改善地面結構

目前多數豬場懷孕母豬舍的地面基本上都是水泥地面。因此,要求地面既不能太粗糙,也不能過於光滑,地面摩擦係數以0.2-0.4為宜;並且要確保一定的坡度,前後落差15-20釐米,水能很順暢地流到豬後面的糞溝內,不能有積水的地方。當然,有的豬場地面為全漏縫地板,可使地面達到保溫、防積水和堅固的效果。

4、第四步合理加強運動

設置大欄進行群養,4~5頭母豬混養,每天3次飼餵。比較先進的豬場可以採用電子自動飼餵系統飼餵,每欄設置30頭母豬,每天2次飼餵。此外,在場內設置露天運動場,採用黏土地面,設置充足的飲水,讓斷奶後母豬能夠得到充分的運動。採用上述方式的豬場母豬肢蹄病的發病率明顯降低。

對於已發生肢蹄病的母豬要根據發病原因採取對症治療、標本兼治。

細菌感染:輕者肌肉青黴素(2萬-3萬單位/千克體重)或注射用阿莫西林鈉(1支/50千克體重),頭孢噻肟鈉;並結合肌肉注射萘普生,緩解疼痛症狀。蹄部化膿潰爛者,用雙氧水清洗乾淨後,塗上龍膽紫水,防止再感染。也可以用青黴素和普魯卡因分點注射,進行封閉治療。

病毒性疾病主要是做好口蹄疫和乙型腦炎的疫苗免疫,發病後採用對症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風溼性肌肉疼或風溼性關節炎:肌注或靜脈注射萘普生注射液;或肌肉注射對乙酰氨酚注射液;同時配合頭孢菌素或者阿莫西林進行治療。

缺鈣:由於缺鈣引起的母豬肢體軟弱無力,可每頭靜脈滴注:①10%葡萄糖水溶液500毫升+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0-150毫升,混合靜脈滴注;②生理鹽水500毫升+維生素B1200-400毫克。

綜上所述,隨著養豬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做好母豬肢蹄的綜合防控,對提高豬場母豬使用效率,增加母豬利用年限,降低種豬的淘汰損失,穩定豬群生產,提高豬場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