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群有大有小、良莠不齊,如何提高仔豬均勻度,看這裡!


豬群有大有小、良莠不齊,如何提高仔豬均勻度,看這裡!

隨著品種的改良及人工授精的升級,母豬的產仔數越來越多,而如何獲得均勻度高的斷奶仔豬又成了很多豬場面臨的新的難題。

針對這個問題,筆者根據問題發生的原因,將問題分為兩類:

一、器質性原因——有效乳頭少,泌乳能力差。

二、管理性原因——初乳獲取不足、調群寄養不到位。

尋根覓源,解決仔豬斷奶均勻度問題就應圍繞產生的原因採取對應的措施。

一、針對器質性問題導致仔豬均勻性差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從源頭上解決根本問題。

針對有效乳頭少,我們應從後備豬的選育做起。

後備豬選育過程中,我們應該選擇有效乳頭7對的及7對以上的,對於6對的只作為備選後備母豬,僅在配種目標達不到的情況下才會配種。

泌乳能力差,我們應關注乳腺發育每一個階段。

母豬的乳腺發育可分為三個階段,90日齡到初情期,妊娠期75-95天,整個泌乳期。這三個階段的任何一個階段飼餵或營養不當都可能造成泌乳能力差。

特別是妊娠75-95天,若能量過高,脂肪沉積,可能造成母豬的“胸大無奶”,同時可能引起其不如的仔豬脂肪粒下洩;哺乳泌乳期,採食量決定了母豬的泌乳力,若採食量低,就會造成母豬的泌乳力差,甚至無奶,從而造成仔豬均勻度差。

豬群有大有小、良莠不齊,如何提高仔豬均勻度,看這裡!

針對該方面問題,我們應該控制妊娠期的採食量,特別是75-95日齡的乳腺發育期,儘量將採食量控制在2.5公斤以內,我們推薦體況正常情況下後備母豬飼餵2.1公斤,經產母豬2.3公斤,其他情況酌情加減飼料量。而哺乳期,我們推薦前5天合理飼餵,5天以後自由採食。

二、除了從器質性原因著手,提高仔豬斷奶均勻度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從管理方面著手。針對仔豬斷奶均勻度的管理措施主要是分為兩個方面,即做好初乳管理與仔豬調欄寄養。

1. 初乳管理方面:

必須確保出生的仔豬能在6小時內吃上初乳。大部分健康豬場在出生後會主動尋找母豬的乳頭,對於一些健康弱,活力差的仔豬會不知道尋找乳頭,這就需要幫助它們及早的吃上初乳。

研究表明:初乳中,分娩後的3小時:免疫球蛋白下降30%;6-7小時:下降50%;12小時:下降70%;24小時:只有初始濃度的10%。對於新生仔豬來說,這些特殊的抗體蛋白,新生仔必須吸收,以提供對各種細菌的防禦,比如大腸桿菌,新生仔豬吮吸不到足夠的初乳會降低其成活的可能性,影響後期的生長均勻度。

豬群有大有小、良莠不齊,如何提高仔豬均勻度,看這裡!

初乳除了能提供大量的母源抗體(母源蛋白)外,它富含能量,提供熱量。降少了因體表面積比過小,散熱大,減少了分解肝糖原的可能,提升仔豬的活力,為後期生長均勻奠定基礎。

不論是免疫蛋白還是初乳裡的能力物質,他們僅僅能在產後18-24小時內吸收。研究表明:仔豬出生24h後空腸的上皮細胞通路關閉。為了生存下來,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初乳被小豬吸收,成功的哺乳管理可保證產後6小時內所有小豬吃到初乳。

2. 仔豬調欄寄養方面

根據仔豬寄養的時期差異,我們大致主要有以下四個階段:

1.出生後12-24小時

2.出生後5-7天(落後仔豬第一階段)

3.出生後10-14天(落後仔豬第二階段)

4.斷奶不達標仔豬寄養母豬

針對以上四個階段的差異,我們又把寄養分為交叉寄養和奶媽豬寄養兩種形式。

① 交叉寄養

將多窩產期相近且喝過初乳的出生12-24小時的仔豬,根據仔豬的大小、毛色等,將仔豬調整到同窩相對均勻且與母豬的有效乳頭數量相匹配的狀態。

隨後持續關注確保寄養的母豬接受寄養過來的仔豬,同時保證每一頭仔豬都能獲得充足的奶水,若有寄養後持續的觀察中發現仍有仔豬出現“掉隊”情況需要重新選擇奶媽豬並尋找失敗的原因。

豬群有大有小、良莠不齊,如何提高仔豬均勻度,看這裡!

要想做好交叉寄養需要注意以下原則及注意事項

交叉寄養的原則

1. 交叉寄養在出生後12-24小時內。

2. 選擇寄養的幾窩,分娩時間相近,一般是同一日內分娩的。

3. 交叉寄養後母豬所帶的仔豬數不超過母豬的有效乳頭數。

4. 為了促進1胎母豬乳腺的發育,讓1胎母豬帶較大的、與其有效乳頭數相當的仔豬;若產仔數較少的分娩日,1胎母豬要比平均帶仔數多帶。

5. 讓母豬儘可能多的帶自己的仔豬(寄養出去的仔豬數量不要超過本窩仔豬數的30%)。

6. 儘量保證窩內仔豬的均勻度良好,但不能將仔豬按照體重、體格大小排序分群。

交叉寄養需要注意的事項

1. 場內應無傳染性疾病爆發,如TGE, PED 等。

2. 藍耳陰性場或藍耳穩定場可以進行仔豬寄養。

3. 選擇被寄養的仔豬時要認真仔細。

4. 清楚每一頭母豬的有效乳頭數。

5. 禁止把所有將要被寄養的仔豬集中到一起後再寄養。

6. 儘量充分利用每一頭母豬的有效乳頭(特別是一胎母豬)。

7. 在寄養之前仔豬必須吃足初乳。

② 奶媽豬寄養

將生長落後的、或者可能斷奶不達標的或者超過母豬有效乳頭仔豬寄養給一頭體況好、奶水好、母性好的低胎次母豬從而重新組建一窩。

在寄養後需要評估母豬的母性、母豬的泌乳力及母豬的採食量。同時寄養之後,定時的查看寄養效果,對寄養不成功的,需要及時換奶媽豬。

奶媽豬寄養要想做得成功,同樣需要做根據一定的原則注意一定的事項。

奶媽豬寄養原則

1. 奶媽豬寄養剛出生的仔豬時,仔豬必須在吃足初乳後寄養(出生後12-24小時內)。

2. 奶媽豬須在能夠哺乳好自己仔豬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寄養。

3. 選用的奶媽豬必須性情溫順,泌乳能力強,體況好。

4. 奶媽豬最好選用低胎次(二胎或三胎的母豬)的哺乳母豬。

5. 奶媽豬要能夠接受所寄養的仔豬。

6. 奶媽豬被寄養的仔豬數一定不能超過其之前所帶的仔豬數。奶媽豬的整個哺乳期不要超過30天。

豬群有大有小、良莠不齊,如何提高仔豬均勻度,看這裡!

奶母豬寄養注意事項

  1. 選擇的奶媽豬必須母性好、體況好、泌乳能力強,之前所帶的仔豬長勢好。
  2. 在寄養個體非常小的仔豬之前,首先評估一下它們是否有寄養的價值。
  3. 寄養時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落後豬儘量不要混合寄養。
  4. 寄養之後,奶媽豬的飼餵量要適當減量,以防止奶媽豬過量分泌奶水,仔豬吃不完,導致奶媽豬乳房問題或停止泌乳。
  5. 有疾病的仔豬不能進行寄養,但應該注意營養不良和患病仔豬之間的區別。
  6. 如果沒有合適的二胎母豬作為奶媽豬,那麼可以選擇3-5胎次的母豬作為替代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