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的統計口徑變動

自1994年推出貨幣供應量統計指標以來,在2018年的本次貨幣統計口徑調整前,中國人民銀行共對貨幣供應量統計口徑進行了四次調整。這四次調整的內容均為存款類機構的負債端,並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廣義貨幣供應量的統計規模。在我國金融市場不斷髮展,交易主體範圍不斷擴大,交易工具不斷豐富的大背景下,

貨幣統計口徑調整的主要目的是扭轉貨幣供應量被低估的狀況,更好地調控宏觀經濟的運行。我們總結髮現,央行貨幣統計口徑的變動均為調整M2口徑,因此對於M1增速的影響不大。

貨幣統計口徑的第一次調整為自2001年7月起,將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計入廣義貨幣供應量。

本次調整主要由股票市場的迅速發展而引起。據人民銀行統計,證券公司存放銀行同業款項(其中絕大部分是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1999年末為1643億元,到2000年末上升為4162億元,2001年4月末達到4669億元。由於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主要來自於居民儲蓄和企業存款,加上認購新股時,大量的居民活期儲蓄和企業活期存款轉為客戶保證金,客戶保證金迅速增加,造成貨幣供應量的統計數據被低估;新股發行結束後,未中籤資金又大量流回上述存款賬戶,使未調整前的M2波動過大,因此央行對廣義貨幣的統計口徑進行了調整。2001年6月準貨幣中的其他存款從2001年5月的5968.9億元迅速上升至2001年6月的10379.51億元。

貨幣統計口徑的第二次調整為自2002年3月起,將在中國的外資、合資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業務,分別計入到不同層次的貨幣供應量中,增加了納入統計範圍內的機構。

本次調整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國2001年正式加入WTO的背景下,國務院簽署第340號令,重新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對外資金融機構的管理和業務許可進一步擴大,外資銀行的准入得到了進一步開放。外資銀行的進入會導致相應人民幣存款規模的上升,因此需要本次調整以提升廣義貨幣統計指標的準確性。外資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季度數據顯示,2002年第一季度外資銀行納入廣義貨幣中的企業活期存款、企業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分別為77.90億元、64.40億元和1.20億元,而2002年3月的M2存量為164064.57億元,外資存款的佔比較小,因此此次調整時點對廣義貨幣的影響較小。

貨幣統計口徑的第三次調整為自2011年10月起,在貨幣供應量中加入住房公積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

按完善後的口徑,2011年10月M2餘額為81.68萬億元,2010年10月M2餘額為72.35萬億元,其同比增速為12.9%。隨著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工具創新,公眾資產結構變得日益多元化,尤其是2011年以來商業銀行表外理財產品的迅速發展,使儲蓄存款的分流加快,如果不將替代性的產品計入貨幣供應量,則會使M2的統計被低估。本次新增的兩項全部計入準貨幣的其他存款中,使該項從2011年9月7315.32億元上升至2011年10月的43412.19億元,增加幅度近5倍。

央行第四次調整發生在2018年1月。2018年1月,人民銀行完善貨幣供應量中貨幣市場基金部分的統計方法,用非存款機構部門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取代貨幣市場基金存款(含存單)。

完善後,本期M2餘額擴大1.15萬億元,去年同期M2餘額擴大8249億元,數據可比;本期M2餘額同比增長8.6%,2017年末M2餘額同比增長8.1%。按完善前方法統計,2018年1月末M2增速為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