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又作妖啦,拿出“漢字”文物稱韓國是世界首發報紙的國家


韓國人又作妖啦,拿出“漢字”文物稱韓國是世界首發報紙的國家


(首爾9日綜合電)韓國多家媒體1月8日報道,韓國才是世界上首個每天發行報紙的國家。

報道發佈了被指定為韓國慶尚北道第521號物質文化遺產的“朝報”指出,這是全球第一個每天發行的報紙。

該報道指出,在古代朝鮮,每天朝鮮王上完早朝後,會通過“朝報所”發佈當天朝廷的新聞。漢陽(朝鮮時代首都)的貴族、高官和各個政府部門每天會收到這個朝報。地方官員要在5~10天后才能收到朝報。

他們認為當時交通不便,這種報紙是付出了很高成本的,而且十分的有利於地方和中央的聯繫。

“朝報”一詞首次在朝鮮王朝實錄1508年3月14日版出現過。1515年朝鮮時任國王曾表示,朝報很早之前就開始發行。

雖然韓國人始終相信這個用中文製作的報紙是世界上首個每天發行的報紙,但由於沒有實物,1650年德國發行的Einkommende Zeitung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日報。

但到了2017年4月,在韓國慶尚北道首次發現了活字印刷的1577年版的“朝報”實物。此後韓國人認為這個報紙比德國的報紙還要早83年,今年1月2日慶尚北道政府就把這個“中文報”指定為物質文化遺產。

哎,小編已經不想說什麼了,這不就是中國的“邸報”嗎?

邸報,又稱邸抄、邸鈔、朝報、條報、雜報,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主要刊登皇帝諭旨、大臣奏章、朝廷公佈的法令等政府公文。由於邸報最初是由朝廷內部傳抄,後遂張貼於宮門,公諸傳抄,故又稱宮門抄、轅門抄,實際上即為最早的一種新聞發佈方式。

關於中國邸報的起源有幾種說法,最早的是說從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南宋徐天麟的《西漢會要》中有提到長安會“設邸”用來“通奏報,待朝宿”,也就是說更多還是發放到地方的政策或者命令,也可以說是邸報雛形。

另一說起源於唐(公元618年~907年),《全唐詩話》記敘:有個叫韓侂的人閒居在家,一天晚上他的一個朋友說他被委任了官職,他不敢相信,他的朋友堅持說,沒有錯,邸報上已經報道了。這段記載講的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年)的事,與韓侂經歷相吻合,這也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出現邸報名稱的一段記載。

此後,宋、明、清諸朝代,邸報屢見之史冊及私家著述,​就不多說了。朝鮮在1508年,也就是正德3年才開始有記錄,也好意思說是第一個?

先不說其實這種報紙是否符合“日報”的定義,他們真的是可以發明全世界的國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