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單口相聲已經被郭德綱登記版權了,是否合規?

對於相聲的復興,郭德綱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經過他整理的傳統相聲、評書、地方小曲小調多不勝數,很多都在德雲社的舞臺上一一亮相。

之前,我們寫過一篇郭德綱與德雲社在商標保護方面的文章。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郭德綱與版權保護的事。

這些單口相聲已經被郭德綱登記版權了,是否合規?

聽過郭德綱單口相聲或者評書的朋友都知道,他對於單口相聲與評書的區別做過系統的評述,咱們今天就不在這裡贅述了。以下我們均以單口相聲來指代這種曲藝種類。

通過查找相關的版權信息,我們會發現在版權中心,以郭德綱的名義登記的版權共有19項。而這19項均為經過老郭整理並表演的傳統單口相聲。比如,我們熟知的《醜娘娘》、《濟公傳》、《張廣泰》、《大話劉羅鍋》等,均在列。

這些單口相聲已經被郭德綱登記版權了,是否合規?

這些被登記版權的單口相聲大多在德雲社的舞臺演出過,也有一些是在老郭的其他綜藝節目上表演,比如《坑王駕到》等節目。

聽過郭德綱這些單口相聲的朋友都知道,他在整理這些文本的時候,有的是借鑑傳統單口相聲的素材,有的是借鑑相關的評書片段,有的則是借鑑其他曲藝種類,從而形成了現有的版本。正如郭德綱所說的那樣,他挖了那多的“坑”,你從百度或者其他渠道是很難自己“填平”的,只能通過他的表演才能知道“後事如何”。

這些單口相聲已經被郭德綱登記版權了,是否合規?

《小神仙》、《西遊記》、《隋唐演義》

無論是《大話劉羅鍋》、《濟公傳》還是《張廣泰》、《隋唐演義》,郭德綱登記版權的這些單口相聲作品,前人或者其他同行都或多或少的表演過其中的片段,憑什麼郭德綱可以把這些作品的版權歸為自己?

這些單口相聲已經被郭德綱登記版權了,是否合規?

支持郭德綱的人,肯定會說,這些都是郭德綱採用不同的曲藝種類綜合整理的,和其他人說的不一樣;而反對的人,則會說,無論郭德綱是否整理這些曲藝作品,但故事的大概及情節卻早已有之。

如果陷入到這種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式的爭論的話,我們很難從中判斷出誰是誰非,看似說的都有理。

那麼,要終結這種“打嘴仗”式的探討,我們應該回到規定版權所有的相關法律法規上來。

這些單口相聲已經被郭德綱登記版權了,是否合規?

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我們會發現,第二節裡講到的就是著作權的歸屬問題。其中,第12條裡提到“

改編、翻譯、註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註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

這樣的話,綜合兩種不同的觀點,我們會發現,郭德綱對於傳統單口相聲進行了“改編、整理”,故而,因其“改編、整理”的這些傳統單口相聲的版權是歸屬於郭德綱

在這類案例裡,郭德綱並非是最典型的

經過“改編、翻譯、註釋、整理”其他人的作品,而形成自己版權的,郭德綱不是最具代表性的。最具代表性的則是被稱為“西北歌王”、“西北民歌之父”的王洛賓。

這些單口相聲已經被郭德綱登記版權了,是否合規?

王洛賓

在提到王洛賓的時候,通常會提到他的幾首代表作品——《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阿拉木漢》、《在銀色的月光下》等。而其中最為知名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在創作過程中吸收了青海藏族民歌《羊群裡躺著想念你的人》其中的一些“音素”,而《達坂城的姑娘》則是直接改編自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則是在甘肅河西走廊採集的維吾爾族民歌《亞里亞》。

針對王洛賓改編和整理這些西部少數民族的民歌是否擁有其自己的版權,業界一直存在著爭議。直到國內第一部《著作權法》頒佈出來,這一爭論才算塵埃落定。

最終,認可了王洛賓對於這些歌曲的版權擁有。

同樣的,郭德綱所整理、改編的這些單口相聲與王洛賓所整理、改編的那些民歌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擔心郭德綱可能“侵權”的“鋼絲”們可以放心大膽的支持老郭了。

恩/輝/知/識/產/權

商務:enhuilaw

恩輝知識產權力爭打造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產業服務平臺,致力於連接全球知識產權人,用戶匯聚了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成長型科技企業IP高管、研發人員、法務、政府機構、律所、事務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30多萬產業用戶;同時擁有近百萬條高質量的技術資源+專利資源,通過媒體構建全球知識產權資產信息第一入口。

這些單口相聲已經被郭德綱登記版權了,是否合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