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欲作一杭州賦,見到另一詩人送來的一篇文章,竟嘆息擱筆

蘇軾欲作一杭州賦,見到另一詩人送來的一篇文章,竟嘆息擱筆

晁補之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和黃庭堅、秦觀、張耒並稱為”蘇門四學士“,一時享譽天下。他生性聰敏,記憶力超群,可以說是天才少年,他剛懂事就會寫文章。十七歲那年,他父親到杭州做官,他隨同前往。在杭州期間,他盡情遊覽,杭州的園林美景、西湖風光經常讓他流連忘返。於是他薈萃了錢塘山川風景人物的秀麗,寫成《七述》一文。當時,大文學家蘇軾正在杭州擔任通判一職,晁補之便帶著他的文章去見蘇軾,請蘇軾評點一下。正巧,蘇軾也被錢塘一帶的山川風景所吸引,準備寫一篇與杭州有關的賦。可當他讀了晁補之的《七述》一文後,大加讚賞,同時讚歎說:"看來我可以擱筆了!"蘇軾又稱讚他的文章寫得博雅雋永瑰偉,很有說服力,超過一般人甚遠,以後一定會顯名於世。有了蘇軾的點評,晁補之很快聲明遠播,從此,人人都知道了晁補之的名字。

晁補之不但文章寫得出眾,詩詞也很有特色,曾被陳師道稱之為”今代王摩潔“。晁補之的詞風近於蘇軾,但缺少蘇軾的豪放、大氣。如《洞仙歌·填盧仝詞》:“當時我醉,美人顏色,如花堪悅。今日美人去,恨天涯離別。青樓朱箔,嬋娟蟾桂,三五初圓,傷二八、還又缺。空佇立,一望一見心絕。心絕。 頓成淒涼,千里音塵,一夢歡娛,推枕驚巫山遠,灑淚對湘江闊。美人不見,愁人看花,心亂念愁,奏綠綺、弦清切。何處有知音,此恨難說。怨歌未闋。恐暮雨收、行雲歇。窗梅發。乍似睹、芳容冰潔。”就是效法蘇軾的。《摸魚兒·東皋寓居》則被公認為其代表作。這首詞的內容是:"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東皋嘉雨新痕漲,沙觜鷺來鷗聚。堪愛處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無人獨舞。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試覷。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功名浪語。便似得班超,封侯萬里,歸計恐遲暮。"這首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當然,說晁補之屬豪放詞家,師承蘇軾,只是就其主導傾向而言,實際上,晁補之全部詞章中,傷春惜別、相思憶舊的作品仍佔約半數之多,並頗具清新蘊藉韻味與柔麗綿邈情調。如他的《引駕行·梅精瓊綻》一詞,全詞用鋪敘手法,章法縝密,不作大幅度跨躍搖曳,率拙間饒見渾厚氣,表現出作者駕馭長調的能力,這一點近似柳永,可見晁補之善於博採眾家之長,而不拘泥於一家。摘錄幾首供欣賞。

水龍吟·次歆林聖予惜春

宋代:晁補之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佔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長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輕孤、芳醪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縱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臨江仙·綠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補之

綠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風靜帆收。垂楊低映木蘭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陽愁。

灞水橋東回首處,美人新上簾鉤。青鸞無計入紅樓。行雲歸楚峽,飛夢到揚州。

梁州令壘韻

宋代:晁補之

田野閒來慣。睡起初驚曉燕。樵青走掛小簾鉤,南園昨夜,細雨紅芳遍。平蕪一帶煙光淺。過盡南歸雁。俱遠。憑欄送目空腸斷。

好景難常佔。過眼韶華如箭。莫教鶗鴂送韶華,多情楊柳,為把長條絆。

清樽滿酌誰為伴。花下提壺勸。何妨醉臥花底,愁容不上春風面。

滿庭芳

宋代:晁補之

鄉物牽情,家山回首,浩然歸興難收。報恩心事,投老拚悠悠。卻笑當年牛下,輕自許、激烈寒謳。成何事,夷猶桂輯,蘭芷詠芳洲。

人生,萍梗跡,誰非樂土,何處吾州。算不須,臨岐惝恍遲留。要看香爐瀑布,丹楓亂、江色凝秋。真堪與,瀟湘暮雨,圖上畫扁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