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產業園發展方向及典型案例分析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園尚在摸索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及政府的不斷重視,文化園區已不僅是以文化為主題的生產集聚空間,是文化休閒與消費活動的空間,更是革新與創意的空間。文化產業園區作為經濟發展轉型、產業規模化和細分領域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在促進產業集聚產生規模效益的同時,對國家和城市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起到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近3000家。其中,文化部、工信部、旅遊局、科技部、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其他國家部委認定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共140家。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還有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34家,全國版權示範園區(基地)18家,國家動畫產業基地23家,國家新聞出版產業基地31家,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12家,旅遊局認定的文化旅遊園區13家。

中國文化產業園發展方向及典型案例分析

全國省級(含直轄市)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接近500家。其中,東北部地區32家,東部地區261家,中部地區152家,南部地區78家,西部地區50家。

中國文化產業園發展方向及典型案例分析

園區發展方向:

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特點是集聚發展,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得到普遍認同及推廣的主要形式是文化產業園區,園區憑藉著自身的發展需求和特色與城市整體發展佈局緊密聯繫。

中國文化產業園發展方向及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盤點:

1.廣西現代聯華文化產業園

園區簡介:

廣西現代聯華文化產業園位於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南側興工路,是南寧市重點工業園示範項目。項目集團實力雄厚,總資產約16億元人民幣,年產值約1.2億元。園區佔地面積120畝,建築總面積為113401.18平方米。

園區區位:

現代聯華文化產業園位於三塘興工路,毗鄰火車東站、高速路口以及地鐵5/7號線。南寧外東環建設——埌東收費站東移15公里,鳳嶺、仙葫、崑崙大道3大區域將連為一體,成為南寧新“城中”;以火車東站為圓心輻射四周的高鐵經濟,迅速帶動三塘片區經濟發展和地塊價值的提升。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現代聯華文化產業園得以迅速發展。

中國文化產業園發展方向及典型案例分析

園區佈局:

園區周邊旅遊商務氛圍濃厚,附近有嘉和城溫泉谷、九曲灣溫泉、鄉村大世界等著名景區,是南寧的RBD中心。

園區配套科學合理,分為標準廠房區、生活區、辦公區,園區內設置有9米和4米寬的環通道組成交通網絡,充分滿足生產運輸和消防需要。園區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廠房要求進行規劃——廠房首層層高6.0米,第二、三層層高均為4.5米.建築面積均為2700平方米;每棟廠房兩端均設置有2部電梯,電梯設計承重3噸;廠區綠化追求均質,精心設計空間綠地和步行綠地,力求自然簡約,清新悅目,四季有花,終年見綠;建設上採用節能環保材料及設備,設計合理先進的排水排汙系統,是配套完整的現代化工業產業園。

2.廣弘國際影視文化產業園

園區簡介:

深圳廣弘國際影視文化產業園是由廣弘集團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產業項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平湖平新北路富安大道交界處,區域內交通快捷,毗鄰機荷高速華南城出口,距離深圳市區中心20公里,東接惠州,南靠香港,西鄰東莞鳳崗鎮,與深圳羅湖、鹽田、寶安三區相鄰。廣弘國際影視文化產業園項目佔地4.5萬㎡,總建築面積約15萬㎡,總體建築為地上一層,地上五層,建築主體高度為26米。

中國文化產業園發展方向及典型案例分析

功能分區:

產業園分為五個區:國際影視產業區、港澳臺影視產業區、廣深影視產業區、影視科技體驗區和綜合配套服務區等,全力打造中國影視產業發展重要載體。同時,產業園採用中國元素,結合美國好萊塢模式,傾力打造一萬多平米的電影主題廣場,這也將成為深圳新的旅遊景點。

影視產業區設有影視公司總部、營銷總部、影視導演、明星工作室、影視後期製作、影視設備租賃、出版發行、藝人經紀、廣告傳媒、院線服務、版權代理、品牌運營等多功能影視全方位區域,同時還設有影視人才培訓、明星夢工廠、影視名流私人會所、電影節組委會、電影協會、動漫協會、媒體協會、創意產業協會、電影博物館、出版權交易中心等國內多個影視權威機構。

影視科技體驗區設有:3D影院、名人蠟像館、星光大道、音樂聽吧、電影節、動漫節、音樂節活動場所、見面會、發佈會、首映式、演藝活動、廣告宣傳活動場所等,常年將舉辦國際時裝秀、演藝培訓、模特走秀等。

綜合配套服務區設有:電影主題酒店、國際紅酒吧、銀行、咖啡廳、工藝精品店等時尚消費空間。產業園還將打造3萬平米劇組接待中心,與珠三角周圍影視片場無縫連接互動,同時配備演播廳、錄影棚,讓您盡情享受視覺盛宴。

3.蘇州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

園區簡介:

蘇州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位於蘇州市相城區京滬高鐵新城東側,於2011年6月獲批“江蘇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園區,2013年12月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佔地面積465畝,採用創新A區、B區雙輪驅動發展模式,成立1.5億發展基金、荻溪文化創意產業投資中心平臺、遊戲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及蘇州市首家版權工作站。蘇州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是蘇州高鐵新城打造“高鐵樞紐、創智樞紐”產業引擎,探索城市新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園區定位:

通過企業化運作為園區提供基地運營、企業服務和產業投資等服務:

基地運營:負責基地開發、運營與管理,推進基地各種平臺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基地規劃、物理空間開發、招商引資,等等。

企業服務:努力成為連接政府與企業的橋樑,強化軟環境建設,為入駐基地的各類企業提供創意、技術和人才方面一流的、全方位的專家式服務,形成“鳳引百鳥”的“溫室效應”。

產業投資:形成價值發現、價值培育和價值實現的獨特能力,在數字出版領域對有前景的項目、企業、產業進行投資,夯實產業和盈利基礎。

遵照省政府建設“專、精、特”的數字出版樣板園區的發展目標為指導,以數字出版產業為核心,重點發展遊戲、電子商務、應用軟件、互聯網產業,初步形成了“1+X”產業發展模式。

中國文化產業園發展方向及典型案例分析

中商產業研究院是一家“產業大數據+研究+規劃+招商+基金”的一體化產業諮詢服務機構,致力於為企業、地方政府、城市新區、園區管委會、開發商提供產業規劃、產業空間、產業平臺、產城運營、產業金融、產業申報及產業升級轉型領域的諮詢與解決方案。核心業務包括: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規劃、產業項目包裝策劃、產業園區升級轉型規劃、產業地產拿地策劃、特色小鎮申報及規劃、田園綜合體申報及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以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編制、行業研究報告及定製化調研報告、產業白皮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