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靠譜的人,到底難在哪兒?

全文 2083 字 | 建議閱讀 4 分鐘

文 | mickjoust

做一個靠譜的人,到底難在哪兒?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現在網上有人對寫作有這樣的觀點,認為,越寫什麼就是越缺什麼。

我不是很贊同。

假設自己能做到,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況且,到底缺不缺,其實真沒有多少人真的關心。

不要把自己想得過於重要,放平心態。

這讓我想起最近一個朋友在職場上遭遇的事情,他是一個非常努力勤奮的人,卻在一次競爭升職的過程中,敗給了另一個人。

而他自己的總結是,論經驗,論資歷,論能力,這個人都不如他。

我當場就有點氣憤的反駁他,你怎麼就知道別人一定不如你?

他一下就懵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說,我怎麼一下激動了。

其實,倒不是我激動,而是能不能升職的關鍵點不在於自我怎麼看待自己,而是你在別人眼中是不是一個真正靠譜的人?

1

對很多人來說,一定思考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做一個靠譜的人,到底難在哪兒?

的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靠譜的人。

你一定見過這樣一種人,他們特別能說,也很聰明,經常都有一些好點子出現,但是卻在辦一些小事頻頻出錯。

他們最愛說,這次自己沒有注意,下次只要用心一點就好了。

柳傳志曾說過,他一生並沒有做什麼特別大的事,做的只是把一些小事做到極致。

而能不能成為一個靠譜的人,其實就是從小事做起。

有多少人都是敗在小事上,卻整天說自己靠譜?

做一個靠譜的人,實際上就是做一個值得被他人信任的人。

俗話說,建立信任需要十年,而毀掉信任只需要一分鐘。

而現實中,我們可能正在不知不覺的毀掉辛苦建立起來的信任。

我們也知道在別人眼中靠譜的人,通常能獲得更多機會,更多資源,人生也會更加幸運。

實際上,靠譜的重要意義,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

因為靠譜不只是自己認為自己靠譜就夠了,需要與他人建立起這個聯繫。

而我們頭腦裡明明有這樣強烈的願望,可怎麼卻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別人眼中不太靠譜的人?

做一個靠譜的人,到底難在哪兒?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2

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能遇見整天抱怨自己很有才能,卻得不到別人賞識的人。

就像開頭那位朋友一樣,自以為別人不如自己,最後卻敗給了別人。

他可能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努力並不一定都會讓人看見,而結果一定是體現努力的一種方式。

就像一個人準備考試,期間可能吃了很多苦看了很多書背了很多知識點,但最後卻沒有通過考試一樣。

這是最常見的自我陶醉式的努力論,認為自己的才華一直沒有被人發現,只要更努力,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

但是,自我陶醉展現出來的行動卻是,容易眼高手低,做事頻頻出錯。

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厲害的人,就能發現,他們同樣很努力,但是他們不會自以為別人有義務就要認可自己的努力。

進一步說,自以為很努力的人也能有很多靠譜的想法,但是行動上卻因為習慣表現得出不靠譜不專業,最後反而更容易不靠譜。

人類都是結果導向型的,頭腦裡再多好想法,需要通過行動來表現出來。

奧運會上我們能記住的第二名有多少?

不用力想,真的很難記住。

這就是現實。

還有一種對靠譜的錯誤理解是,既然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又需要獲得別人的認可,那就做爛好人吧。

孔子都說,鄉愿,德之賊也。

我們卻還想著要一味的討好別人。

認為只要自己不斷討好和妥協,就是一個靠譜的人?

剛開始,這樣做,的確能收到有點效果,畢竟每個人都不會拒絕笑臉相迎的人。

但是,時間長了後,就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實際上是在不斷壓抑真實的內心想法。

換句話說,沒有真心想要成為一個靠譜的人,會慢慢體現在行動上。

就像婆媳關係之所以是世界難題,就在於當媽的潛意識裡是不能忍受自己的兒子被另一個女人搶走的,而媳婦在潛意識裡也會認為有人在搶自己心愛的矛盾。

為什麼成功的婚姻是兩個人共同成長?

就是因為調和矛盾需要很多時間和智慧一起。而兩個人不僅僅指的是夫妻兩人,還有雙方父母。

或者說,婆婆想要一個靠譜的媳婦,媳婦也需要一個靠譜的婆婆。

這種信任,可能需要幾十年的不斷磨合才能做到。

所以說,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不過做一個靠譜的人是非常值得的,那到底有沒有一種靠譜的方法呢?

做一個靠譜的人,到底難在哪兒?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3

有。

什麼叫做靠譜?其實很簡單,就是做到三句話:事事有迴音、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當你給你的合作伙伴釋放出確定性之後,你所有周邊的人就知道,未來我可以相信你。未來在某個方面,我可以相信你到什麼程度,只要他對未來有預期,你的很多價值就已經可以在當下兌現。

這段話,我聽過很多遍,最近一次是在羅胖的電視節目裡聽到。

事事有迴音、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

不僅在工作中,生活中也同樣如此。

只要能做到,你就是一個靠譜的人。

換句話說,靠譜是一種最需要學習的才能。

正確理解靠譜,就是,不自己單方面的以為自己很靠譜,而是結合外在的反饋評價,綜合得出一個對自己的認知及行動方式。

雖然我們可以有一點儒家的原則精神,但是稍不留意就會變成自以為是的阿Q。

靠譜的人一定是從認知開始。

記住,讓靠譜的想法落地,需要一個有效的時間過程。

世界上從來不缺好的想法,缺的是能把想法變成現實的人。

想想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敬佩馬斯克?就是因為他不僅敢想,還敢真的努力做到。

最後補充一點,做一個靠譜的人,需要回歸真實,從零開始。

一個人從來就不是一直討好,就能獲得信任的。

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做到。

持續踐行

每天堅持完成一篇文章到底有多難?

2018年的第318天,你的持續踐行,還在繼續嗎?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