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015年,看看中國螺桿壓縮機的自強之路!

由於螺桿壓縮機具有高效節能、低噪音、易損件少、維護簡單以及應用環境更為廣泛等諸多明顯優勢,其應用領域益加廣泛。自2002年以來,市場需求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態勢。

2001年-2015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的空氣動力用螺桿壓縮機制造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通過對國外先進製造技術和裝備的持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過程,行業製造技術逐漸實現了國產化。

2002年之前,國內螺桿壓縮機制造行業由於設備陳舊,機器性能差,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螺桿壓縮機市場幾乎被國外企業壟斷。

2001年-2015年,看看中國螺桿壓縮機的自強之路!

這些進口品牌早沒有了曾經的風光,有些已經不復存在

國內螺桿壓縮機制造企業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吸收、消化、再創新,湧現出一批能與國外廠家競爭的企業,逐步形成了多個重要的生產區域,如: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國內螺桿壓縮機制造業和市場需求同步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穩步發展的大環境下,國內螺桿壓縮機行業生產製造技術愈加成熟,經過多年的發展,行業逐步實現由進口機頭組裝為主向自主設計製造為主的發展歷程。

隨著螺桿壓縮機行業的快速發展,螺桿壓縮機的優越性能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和熟知,逐步在國民經濟各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中、低壓,3-40立方米/每分鐘範圍內,螺桿壓縮機更具有明顯的優勢,尤其是伴隨著螺桿主機的國產化發展,螺桿壓縮機生產成本的大幅降低,促使了螺桿壓縮機整機價格的逐年降低趨勢,憑藉其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加大了螺桿壓縮機對其他傳統壓縮機的替代發展速度。

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和製造經驗積累,2005年以來,我國螺桿主機核心技術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在螺桿主機轉子型線、結構設計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主機設計、製造已實現了國產化。尤其是隨著生產設備精密化、數控化發展,信息化技術和模擬仿真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螺桿主機制造業的加工手段(如螺桿轉子專用銑床,特別是磨床的應用)的提高,使主機性能都得到有效保證。

2001年-2015年,看看中國螺桿壓縮機的自強之路!

目前,國內部分壓縮機制造企業已打破國外轉子設計壟斷局面,具備螺桿轉子的自主設計能力的主要有無錫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隆機器廠有限公司、浙江開山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漢鍾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鮑斯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鑫磊壓縮機有限公司、江蘇通潤機械有限公司等數十家企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研技術的廣泛應用,國內壓縮機行業的研發設計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國內螺桿壓縮機國產化的進程。到2015年國內螺桿壓縮機佔據了70%的以上市場份額。

隨著國內螺桿壓縮機制造技術的日益成熟,國內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採用永磁變頻和2級壓縮技術,使螺桿壓縮機的耗能大幅降低,許多產品達到和超過國家一級能效標準。螺桿壓縮機的節能、高效、低噪音、少排放等節能減排優勢愈加明顯,同時在主機國產化的推動下,國內市場價格逐年降低(2008年以前,螺桿壓縮機的價格基本上按1個立方米/分鐘1萬元人民幣,以3立方米/分鐘螺桿壓縮機為例,需3萬元人民幣,到2015年時,3立方米/分鐘螺桿壓縮機只需1萬元人民幣)。

在技術方面,經過多年的技術發展,國內螺桿壓縮機在研發設計水平、加工工藝水平等方面也日趨成熟,特別是高精度的數控轉子加工銑床(磨床)等先進生產設備的應用,使多種型線的加工變得更為容易實現,主機轉子型線開發成果得到不斷推廣,並在應用中取得良好的市場反應。

行業製造水平的提高,也使產品能夠達到較高精度並被市場認同,特別在中低端市場具有明顯優勢,並逐步在高端領域與國際品牌競爭。

隨著行業技術的穩步發展,國內自主生產能力的逐步提高,其產能的提升已超過市場需求的提升。目前,國內螺桿壓縮機制造行業已形成外購主機(螺桿機頭)組裝型企業和自主生產整機型企業並存的局面。到2015年,國內螺桿壓縮機的產能已超過40萬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