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溯典|魏晉:在乎山水之間也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園林溯典導賞

園林溯典欄目下,我們將為您解讀建築學家王其亨先生的《中國園林創作的解釋學傳統》,一同沿著歷史的脈絡,在園林題名、楹聯匾額中追尋蘊藏其中的美麗典故。本期為您帶來魏晉時期的園林用典解讀。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魏晉時期,玄學的興起、清談思辨之風的盛行引發了士人在山水中挖掘自然情感,修養自然心性,探求山水錶象背後的深意,以實現精神的自由和超越,成為魏晉士人的普遍追求,也由此推動了山水審美的興盛。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蘭亭修禊圖》 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品 陳列於中國古代園林廳第二部分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園林的本質發生了根本轉變,突破了秦漢以來仿效神話、氣勢磅礴的皇家宮苑為主流的傳統,寄託性靈的士人園林蔚然興起,成為了時代審美的典範,中國古代園林精神棲居的本質也由此逐漸顯化和確立。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北宋·王詵《金谷園圖》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品 陳列於中國古代園林廳第二部分

在審美理念和園林本質發生轉折的時代背景下,這一時期的園林用典採用“寄言出意”式的誤讀方式,即對原有典故進行重新改造,以彰顯魏晉士人強調內心情感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時代特徵。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北魏華林園平面圖

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世說新語·言語》

”這是東晉簡文帝司馬昱遊賞華林園時,由眼前的自然山水而生髮出一段“會心”的感慨,在這裡,他將莊惠之辯的故事“誤讀”為人與自然親密無間、其樂融融的情感體驗,從而帶來了過去與現在意義的全新結合。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南宋·李唐《濠梁秋水圖》

自此,“濠濮間想”的園林意象為後世造園者津津樂道,不斷被引為創造原型並加以再現。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北海濠濮間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避暑山莊七十二景之濠濮間想

隨著山水美學的不斷髮展,士人群體越來越要求寄意於園,一個意蘊深刻的“嘉名”往往成為衡量園主精神境界的重要標尺,從而把園林命名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了讓精煉的園名傳達出更為深遠的精神訴求,言簡意賅的典故自然而然被人們用在點景題名上。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元·《東山絲竹圖》 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品 陳列於中國古代園林廳第二部分

如宋齊之際的劉勔(miǎn)造園名為“東山”,是借用了東晉名士謝安“高臥東山”之事;南梁劉慧斐“離垢園”取名是引用《維摩經》“遠離塵垢”一語等,都表明這一時期的園居者通過引經據典的命名來傳達自己的精神意義。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峨眉山離垢園

正是通過這種創造性地引述典故,園居者不僅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自身的精神追求,同時溝通了過去和現在,將歷史意象濃縮於當下園景,啟發觀者超越眼前的物象,從而向傳統和歷史中溯源更深的解讀和意蘊體會。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在中國園林數千年來的發展歷程中,廣泛地存在著引用詩文或典故進行造園的方法。一切景語皆情語,觀園者藉助詩性語言傳達出潛藏在心靈深處的文化歸屬感。築園雅意 | 曲徑通幽見佳名中國古典園林帶有深刻的儒學基因。造園者擺脫既有的秩序和束縛,將曲徑通幽的佈局和引經據典的命名貫穿其中,表現自身的主體精神。這就是中國園林的本質—精神棲居。築園雅意 | 浩茫廣宇棲居處

在中國的文化傳統當中,山水詩文獲得了具有哲思智慧的解讀。知天下無物可久,而惟文字可以傳無窮。藉助山水詩文的張力,文人在浩茫廣宇中尋到了理想國—精神棲居的家園。園林溯典 | 秦漢:神話諸子乍現時在古代園林藝術中,園林命名大多運用典故來表現園居者的追求。在商周至秦漢時期的早期宮苑中,充滿著對於仙境的憧憬和神話傳說的雜糅運用,這些引述文化文學原型而築造的園林環境,開啟了早期園林溯典傳統的濫觴。

*園博館已實行實名制入館,請您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入館參觀(學生請攜帶學生證)。遊客服務中心諮詢電話:010-63915025(週二至週日 9:00-17:00)園博館倡導綠色出行,推薦您乘坐地鐵或公交前往參觀:地鐵路線:地鐵14號線至園博園站,換乘專55路公交車至正門下車。

公交路線:乘坐327路、385路、951路至蘆井站下車,向東步行5分鐘即到。

园林溯典|魏晋:在乎山水之间也

展覽 | 教育 | 文化丨收藏丨學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