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發佈“自帶流量”手機,“手機流量”已悄悄發生很多變化

2018年12月24日,小米發佈了一款新機-小米Play。該手機搭載聯發科P35處理器,採用水滴屏設計,4GB+64GB版本售價1099元。從配置以及價格來看,平平無奇,讓人感覺非常“不一樣”的是其所謂的“自帶流量”。

小米發佈“自帶流量”手機,“手機流量”已悄悄發生很多變化

小米Play是如何“自帶流量”?

其實,也就是送了一張卡,一年的免費流量,每月10/GB的高速流量,超過則限速。不使用這卡打電話發短信,無需再支付其他費用。

小米發佈“自帶流量”手機,“手機流量”已悄悄發生很多變化

未免有點失望,原以為是支持eSIM卡,又或者直接內置了SIM卡。結果,只是附贈了一張小米移動卡,辛虧這機子是支持雙卡雙待。

小米移動卡,又是什麼卡?

小米移動,屬虛擬運營商,與移動、聯通、電信這三大基礎運營商不同,並沒有建設基礎基站,而是依賴三大基礎運營商而存在。不只有小米移動,還有多家虛擬運營商,如京東、阿里、海航、蝸牛等。

虛擬運營商,也不是2018年新出現的,大概在2013年便有了。只是,此前的限制很多,虛擬運營商並沒有很大的優勢。

2018年7月23日,工信部正式向小米、阿里等多家虛擬運營商發了牌照。流量漫遊,也是於7月1日正式取消。

小米發佈“自帶流量”手機,“手機流量”已悄悄發生很多變化

流量的資費,本就有大幅的降價。除此之外,“套餐”的變化也使得流量變得更便宜了,比如,套餐內流量可轉到下月,可靈活的更改套餐等。除此之外,還出現了“攜號轉網”。

流量降價,流量無漫遊,不限流量等一系列的流量降價,也意味著給虛擬運營商帶來了很大的機會,三大基礎運營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此前,便有出現“互聯網卡”,有很多優惠的套餐,而這種卡和虛擬運營商卡還是有區別的,終究還是聯合三大基礎運營商合作推出。虛擬運營商卡,是有自己所屬號碼段的。

小米Play+小米移動卡,合約機新玩法?

很多人都覺得小米Play這種“自帶流量”玩法,很像合約機。顯然,最終目的肯定是和曾經的合約機差不多的,但有個比較大的區別,以前的合約機核心還是在“電話卡”,話費是核心,手機是贈品。

如今的小米Play,其“手機卡”是贈品,免費流量,不用白不用,最少1年內不會多出費用。現在,為了手機去辦張新卡,很多人都不願意了,即使月基本套餐不貴,也不是很樂意。所謂的“自帶流量”,不需要額外費用,這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小米發佈“自帶流量”手機,“手機流量”已悄悄發生很多變化

流量變得越來越便宜,甚至是免費,且速度越來越快,這是未來發展趨勢,如今,很多人都使用的是“不限流量”套餐,雖然,用到一定流量會限速,但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當下,5GB在即,更快更便宜的網絡也馬上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