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小吃」逍遙鎮胡辣湯

「中原小吃」逍遙鎮胡辣湯

胡辣湯,中原知名小吃,起源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和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尤以逍遙鎮胡辣湯出名。

胡辣湯的主要製作材料有胡辣湯料、胡椒、辣椒、熟羊(牛)肉、羊骨高湯、麵筋、麵粉、粉條、黃花菜、木耳等。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傳統湯類名吃。

歷史起源

對於胡辣湯的歷史,說法較多。由於其主料胡椒自唐代才傳入中國,故儘管民間有胡辣湯創於周代和曹魏的傳說,其產生的上限不應早於唐。

胡椒是唐代才傳入中國的。宋代一說就頗為可信,糊辣湯因是民間小食,典籍很少有涉及的。據專家考證,糊辣湯的祖宗應該是酸辣湯和肉粥,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在宋代流傳甚廣來看,在食物里加入辛溫香燥藥物,估計是當時的社會潮流,因此糊辣湯在這兩種食物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成的。取酸辣湯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類恐怕是為了適應更多層次人眾的口味和補氣補虛,再輔以生薑、胡椒、八角、肉桂等調料辛香行氣,舒肝醒脾。故此河南糊辣湯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待到金元時期,中原動盪,長江以北的河山多淪於狄夷之手。北宋定都開封,商品經濟有了長足發展,而民間小吃也隨之興盛,花樣百出。《太平和惠民劑局方》等當時流行的醫藥著作都認為,在食物里加入辛溫香燥藥物有益行氣,故辛辣味食品頗為流行。一種結合了具有醒酒消食功效的酸辣湯的肉粥,成為胡辣湯的雛形。

「中原小吃」逍遙鎮胡辣湯

製作方法

原料

胡辣湯料40克

胡椒20克

辣椒10克

熟羊(牛)肉400克

羊骨高湯3kg

麵筋1.5kg

麵粉300克粉條100克

加粉芡

花生豆筋(切絲)、海帶。

輔料:幹黃花菜(水發開切段)、粉條。

調料

蔥、姜、精鹽、味精、醬油、香油等適量。

製作過程

1、在鍋中放入適量水加入高湯放入胡辣湯料、胡椒、辣椒等,大火讓其燒開。

2、待鍋中水燒開後,放入羊肉、麵筋。待羊肉、麵筋熟後將適量麵筋水倒入鍋中,燒至湯汁變稠時,放入粉條、蔥、精鹽、味精、醬油,文火熬製5分鐘即成。

3、起鍋盛湯,依據個人口味放入適量香油、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