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隻咬耳咬尾可不僅僅是好玩,瞭解原因和防治措施,綜合防治!

豬的咬尾咬耳症是許多豬場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行為惡癖。近年來,隨著養豬生產集約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飼養密度的增大,這種惡癖的發生有上升趨勢。發生嚴重咬尾咬耳症的豬群,其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要比正常豬群降低20%以上,也可能發生感染死亡或降低肉質的情況,從而嚴重影響豬的健康和生產性能。

豬隻咬耳咬尾可不僅僅是好玩,瞭解原因和防治措施,綜合防治!

一、豬咬尾咬耳症及其危害

任何引起豬不適的因素都可能引起豬的咬尾咬耳現象。輕者把尾巴咬半截,耳朵邊緣部位咬傷,重者把尾巴咬光。被咬傷部位如不及時處理治療, 機會性感染增加,可引起傷口感染,造成癱瘓和跛行,降低胴體品質,甚至因治療不及時而死亡。因此集約化豬場如發生豬群的咬尾症,其危害是相當嚴重的,必須採取相應措施制止。

二、原因分析

國內外大量試驗分析認為,豬咬尾咬耳症為豬應激綜合症的一種病理表現,能誘發或促進咬尾咬耳行為發生有的營養、環境、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1、營養性因素

單純的營養缺乏不一定引起咬尾咬耳,但在其它不良因素已經存在時,營養缺乏或比例不當可加重咬尾咬耳。營養缺乏或比例不當—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煩躁,攻擊性提高。

① 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缺乏/蛋白/能量不平衡。

② 礦物質/微量元素:如Cu、I、Mn不足,Zn缺乏—異食癖;Mg缺乏—神經肌肉興奮性升高,打鬥;鈣/磷不足、比例不當—也可引發咬尾。

③ 維生素:B族維生素缺乏—代謝紊亂,味覺異常,異食癖。

④ 水缺乏:咬尾、咬耳更嚴重。

2、環境因素

① 品種和個體差異:不同品種豬生活特點差異,相互矛盾,相互爭雄而發生撕咬。個體之間差異大,在佔有睡覺面積和搶食中,常出現以大欺小現象。

② 環境不適:

影響休息,導致煩躁不安(北方冬春季節、南方夏季高溫悶熱—咬尾增加)。

通風不良—豬圈潮溼,空氣差,有害氣體蓄積(目標:NH3< 20ppm,H2S<10ppm,CO2<3000ppm )

光線較強—咬尾增加。

溫度—舍內溫度過高或過低,晝夜溫差過大。

3、管理因素

① 轉群:避免頻繁轉群、並欄。

② 密度:同欄豬數過多、秩序混亂,社會地位低下者不能得到槽位。

③ 管理:一旦有咬尾,如不盡快控制,將蔓延。

④ 尾巴長度:長短不一。

⑤ 應激因素:衛生狀況不良或並欄飼養,豬群整齊度不佳等。

⑥ 溼度:最佳50~60%。

4、其它原因

① 疾病—體表寄生蟲—癢—摩擦—出血—咬尾

體內寄生蟲—容易攻擊

胃腸炎、貧血、佝僂病、氣喘病等

飼料中添加喹乙醇、痢特靈等—促進

② 缺乏玩具—生活環境單調,仔豬活潑好動,互相"玩弄"耳朵或尾巴

③ 性別—閹割後的小公豬咬尾嚴重,體重超過30kg豬咬尾多

④ 遺傳—杜洛克雜交一代、純種長白咬尾嚴重

豬隻咬耳咬尾可不僅僅是好玩,瞭解原因和防治措施,綜合防治!

三、防制豬咬尾症的綜合措施

引起豬咬尾症的應激源不同,應激反應又是非特異的,因此這種異常行為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且發生於不同的飼養階段。所以防制豬咬尾症的措施應是綜合性的,並應貫穿於養豬生產的始終。

1、培育抗應激豬品種:咬尾現象在長白豬、哈白豬較多,民豬少見。不同豬的品種對應激的敏感性不同,利用育種方法選育抗應激豬種群,以從根本上解決豬的應激問題。

2、改善飼養管理:在豬的飼養、購銷、運輸和屠宰的全過程中改善飼養管理,為豬的生長髮育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2.1、滿足豬的營養需要:飼糧營養水平要能滿足豬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飼餵全價配合飼料,增加食鹽濃度到0.9%,定時定量飼餵,不喂發黴變質飼料,飲水要清潔,飼槽及水槽設施充足,注意衛生,避免搶食爭鬥及飲食不均。

2.2、給予良好的環境條件:豬舍建築工藝(場址選擇、場區佈局、豬舍類型)和環境工程設計(通風類型、糞汙處理方式等)以及舍內設施選擇(飼槽、飲水方式選擇等)都要符合豬正常生理要求,儘量為豬的生長創造比較適宜的小氣候環境,以避免酷暑嚴寒、賊風侵襲、糞便汙染、空氣渾濁、潮溼等因素造成的應激。

2.3、合理組群:把來源、體重、體質、性格和吃食等方面相似的豬組群飼養。每一豬群頭數的多少,應依豬舍設備,圈養密度以及飼養方式等因素而定。同一群豬個體的體重相差不能過大,在小豬階段群內體重差異不宜超過4~5kg,在架子豬階段,不超過7~10kg為宜。分群后要保持豬群的穩定,不應任意變動。

2.4、適宜的飼養密度:豬的飼養密度以不影響豬正常的生長、發育、繁殖,又能合理利用豬圈面積為好。一般豬場一頭3~4月齡的肥育豬所需要圈欄面積以0.6平米為宜,4~6月齡為0.8平米,7~8月齡和9~10月齡則分別為1和1.2平米。但因我國南北氣溫相差較大,圈養密度也應因地制宜。

2.5、仔豬斷尾:在離尾根大約2.5cm處將尾巴剪掉。對仔豬斷尾是控制咬尾症的一種有效措施。

豬隻咬耳咬尾可不僅僅是好玩,瞭解原因和防治措施,綜合防治!

2.6、玩具設施:利用豬隻的好奇性行為,在豬欄內設置適當的玩具,可以有效分散豬隻的注意力,緩解豬隻的咬尾咬耳現象。生產人員在咬尾的豬圈掛鏈鎖、繩子或在圈內放置廢紙箱、塑料等供豬拱咬、玩耍,都能有效減輕咬尾現象。試驗表明添加秸稈、木塊的圈內豬隻用於探咬同伴的時間明顯小於未添加組。

豬隻咬耳咬尾可不僅僅是好玩,瞭解原因和防治措施,綜合防治!

1、咬尾咬耳症最重要的是要及時發現,立即分析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控制。將惡癖的豬及時從豬群中挑出,單圈隔離飼養,還可肌注鎮靜劑;對被咬傷的豬及時隔離並用0.1%高錳酸鉀清洗消毒,塗上碘酊等,以防化膿感染;對咬傷嚴重的,還可用抗生素治療,以防感染。

2、藥物防治:豬隻要定期驅蟲,以防制寄生蟲誘發的咬尾症。

為防止應激誘發豬咬尾症的發生,可通過飼糧和飲水或其它途徑給予抗應激藥物(如氯丙嗪,桿菌肽鋅、檸檬酸、溴化鈉,微生態製劑,維生素製劑,中草藥製劑等)。其有效性尚應給予更多關注。

豬隻咬耳咬尾可不僅僅是好玩,瞭解原因和防治措施,綜合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