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來源公眾號:曲一刀(ID:welovequyi)

兩天前,大學同學阿強被公司裁員了,離過年只有一個月,離他35歲生日還有六個月。

“沒有一點點防備,HR一對一約談之後,讓我第二天就離開公司。”

阿強的被辭退,在這個冬天並不是一個特例,他只是在這個寒冬無數被辭退的其中之一。

如果說要有不同,那可能是,他還有6個月就35歲了,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貸,有車貸,

他的未來,比別人更難一些。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這個寒冬,有多少人被辭退了?

有人說,這個冬天是某些行業的冬天。

據統計,從京東、知乎、錘子、到近期的美團、ofo等,不少大型互聯網企業都傳出了裁員消息。

“知乎員工刷知乎發現自己被裁員。”

“滴滴高管集體不拿年終獎,員工年終獎的力度比去年縮減一半。”

“網傳新浪微博成都部門全部被裁......”

。。。

微博、知乎和脈脈等平臺,關於“裁員”和“被辭退”的消息更不少。

而在沿海地區的工廠區,“提前休無薪假”、“提前過春節”等消息,不絕於耳。

我們無法統計出,這個冬天,到底有多少人被辭退。

但通過一些簡單的數據和新聞,我們就能知道,這個寒冬,在沉默寂靜的空氣中,真的有不少人被無聲地辭退了。

根據新榜數據,從12月21日到12月27日,關於“裁員”的微信文章有8946篇,涉及到6605個公眾號,其中,閱讀量達到10萬+有24篇。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與此同時,根據百度指數,從7月1日到12月27日,“裁員”的搜索指數從11月起就居高不下,在12月達到了頂峰。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更為扎心的是,關注“裁員”的人大多位於北上廣等發達地區,其中又以30歲到39歲的中年人為主。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大數據反映了“裁員”、“辭退”等話題,已經成為今年最大的“年關”之一,在QQ、微信群、微博裡更是若隱若現很多大公司裁員的消息,雖然最後都被闢謠刪帖,但此起彼落的裁員潮,潮水未到,浪聲已聞。

(在這裡我就不發那些裁員傳聞的圖片了,原因大家都懂)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是的,我被辭退了”

假如,你的被辭退來得突如其來,猝不及防,是意外中的意外。

假如,你的被辭退,不是你能力有問題,也不是工作出了錯。

假如,被辭退是無法扭轉的結局。

面對被辭退,你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坦然面對吧,直視被辭退的結果,敢於接受被辭退的事實。

我想,這是最基本,也是第一應該做的。

被辭退就是被辭退,沒什麼大不了,重新找一份工作不就可以了嗎?

“聽說你被辭退了?”

“是的,我被辭退了。”

你應該並且能夠坦然和直接,沒有迴避,沒有戀戀不捨,沒有心有不甘,沒有成為一個“怨婦”地,接受被裁員。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呵呵,說得輕鬆!

顯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坦然面對被辭退的結果。

有的人,將自己的工作視為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對公司投入了很多感情。

有的人,一畢業就入了公司,勤勤懇懇,面對跳槽的誘惑勇於說不。

有的人,從公司成立之初就跟著一起幹,看著公司越來越好。

.......

這樣的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被辭退,難免不能接受,難免心有不甘。

2012年,深圳巡防員卿三正因為無法接受被辭退而選擇跳樓身亡,年僅44歲。

今年,在杭州一家企業呆了13年的女銷售主管,被公司開除後,在公司割腕。

我有個朋友,去年被辭退之後,一直耿耿於懷,無法從被辭退的現實中走出來。他成了一個“怨婦”,每次聊天都會抱怨,抱怨前公司將其辭退。

他自認為能力不錯,工作上也沒有出過什麼大問題,怎麼說辭退就辭退,他可是公司的“老人”。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不管是自己有問題,還是自己沒問題,當面對被辭退的結果之時,接受才是最重要的。

不接受,又有什麼辦法呢?

有的公司會對你說,公司就是你的家,要努力讓公司變好,讓家變好。

可是,現實是什麼?

聰明的員工絕對不會將自己的公司當做是自己的家,他們努力工作,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為了養家餬口,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單純地讓“公司更好”。

上面這一句話,在形勢大順時,說出來會讓人覺得是自私自利,不為公司著想;但在裁員潮來臨時,很多人才發現,那才是至理名言。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認清你自己,我們只是普通人罷了

“認識你自己!”——這句刻寫在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經常被後來的哲學家們引用來規勸世人,認識自己真正的價值。

同樣,這句話也適用於職場。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有的年輕人,一畢業就順利通過校招進了互聯網名企或者各種主流大廠,拿著高薪,享受著極好的福利,成了無數人羨慕的對象。

可是,日子久了,有的年輕人就無法正確認識自己。

他們錯將公司的平臺當做是自己的能力,藉著平臺,他們或許和CEO,和大咖有過交流,還得過對方一聲“老師”的稱呼。

他們會沾沾自喜,會以為這是自己的本事,會覺得自己牛逼轟轟,厲害過人。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可是,倘若有一天,他們離職了,那些人還會搭理他們嗎?還會有曾經的“輝煌”嗎?

所謂的本事,不是被介紹時,被冠以“某某公司”的誰誰誰,而是直接介紹說,這是誰誰誰。

人生不要有錯覺,別以為世界離開你,就無法運轉。同樣,沒有一個公司離開誰,就不能運作,尤其是大公司,哪有不可替代的崗位,只要想裁,誰都可以裁。

我們都是普通人,最多,是個優秀的普通人,哪能真的做到讓整個公司都仰仗自己呢?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舒適區”,可能會讓你再次被辭退

被辭退,能避免嗎?

世界上沒有百分百可以避免的事,但正確的方向卻可以讓你減少被辭退的幾率。

走出舒適區,是你的第一步。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舒適區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在這個區域裡,每個人都會覺得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這個區域,人們就會感到彆扭、不舒服,或者不習慣。

下班之後,拋開工作,追追劇,打打遊戲,這是不少年輕人的選擇,也是他們用來放鬆的方式。

“工作就是工作,休息就是休息”這是很多當下年輕人的理念。他們不希望自己的上司在下班時間找自己談工作,也不願意用休息時間來工作。

這無可厚非,但是,就在你追劇和打遊戲的那個瞬間,你的同齡人,你的同事,你的競爭者,也許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他們會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學習更多的技能,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不停止的學習,是他們的狀態。

離過年只有一個月,我被辭退了

長年累月後,原本同一起點的你們,有了很大的不同。

你除了年齡的增長,毫無長進,3年的工作經驗等於3個月的工作經驗。

而他,技術越來越強,能力越來越好。

這時候,假如公司要裁員,你的上司會裁誰呢?

我想,這個答案並不難回答。

這個世界有天才,但哪裡來得那麼多天才和天賦,更多的,只不過是努力和不斷學習罷了。

誰都想有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可事實上,這樣的工作並不存在。

即使有,那誰能保證它一直都存在呢?

現在的輕鬆,是你未來將要流的淚。

跳出舒適區,挑戰安逸,才是聰明人的選擇,這是保證不被淘汰,不被辭退的底氣。

來源公眾號:曲一刀(ID:welovequyi)

-END-

更多職場資訊,請關注國際人才網

找工作,首選國際人才網 www.job001.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