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俠”的誕生

有人說

西方人性格像酒

火熱、興奮但容易偏執

中國人性格像茶

總是清醒理智,不卑不亢,執著持久

“茶俠”的誕生

12月11日

版納下起了進入冬季的第一場雨

告莊西雙景出現了一家歷史悠久的茶葉店

鬥記茶敘

“茶俠”的誕生

這是一家做了二十年的傳統茶葉店

剛進屋內茶香嫋嫋

迎面而來的是鬥記的創始人

陳海標先生(董事長)

“茶俠”的誕生

一位文質彬彬的男子

頎長清瘦的樣子已不算年輕

兩鬢已有些許斑白,眼角有隱隱細紋

鏡片後的眼睛時而溫柔,時而冷峻

笑起來時總帶著一絲純真

讓人感覺十分親切

“茶俠”的誕生

1998年

陳海標先生開始深入瞭解茶葉文化

當時的他年輕懵懂,沉默少言

卻因為一本書愛上了茶文化

《方圓之緣》

這就是他變成茶痴的起源

“茶俠”的誕生

02年時陳海標先生來到易武

當時的交通還不夠發達

每天需要踩著泥濘的道路徒步去到易武

然而不僅僅是交通情況糟糕

易武古茶山上的生活更是艱苦

過慣了小橋流水的日子

哪裡看過這樣接天蔽日的古茶山和古茶樹

想要尋找普洱的繁華世界的陳海標

剛到易武就受到了

來自視覺和心靈的雙重震撼

“茶俠”的誕生

我問他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只見他用深邃的眼眸望著自己的茶葉店

嘴角微微上揚著說道:

“那時候的老樹茶沒人要的,我想要大眾都能夠去接受它,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的。”

一瞬間

我彷彿從陳海標先生的眼裡看到了光

那是對茶葉的執念

“茶俠”的誕生

以前的易武被稱之為“貢茶之鄉”

然而在2002年,易武陷入了

有茶卻無法加工生產的瓶頸時期

當時的古茶根本沒人要

認真到底是陳海標的性格

他下定決心做自己的品牌

一定要讓大眾接受古茶葉

他跑這麼遠就是為了做自己想要的茶

於是對茶痴心的陳海標先生

放下了自己所有的產業

全心全意投入到易武的茶山中

陳海標先生的尋茶之路便正式起航

“茶俠”的誕生

終於在06年

他將自己的茶業正式改名為“鬥記”

以鬥為記

每一片茶葉

都代表了他對消費者的一個承諾

每一份產品的外包裝

都標記上了產品原材料

這就是鬥記的敢作敢為

“茶俠”的誕生

一般的生意人

都希望以最低奉獻得到最大的收入

這無可厚非

但是陳海標先生不一樣

他說:“我做茶是會被人記住的,有一天我人不在了,我的品牌還在,我的茶還在,我不能讓人說我的茶不好,做茶人最講究的就是品質。”

“茶俠”的誕生

2008年

在整個蕭條而平靜的市場氛圍中

陳海標推出了他的手工石模餅系列

及至今飲譽茶界的鬥記王牌系列

上鬥、大斗、玉斗、金斗

“四個鬥”

2009年後又接著推出頗有辨識度的

易武、攸樂、南糯、景邁、那卡、班章

六大純料經典

“茶俠”的誕生

陳海標先生說,普洱茶其實和紅酒很相似

紅酒需要醒,普洱茶也需要醒

普洱茶和紅酒一樣

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密碼

所以他不斷努力尋找著

不做最有名的普洱茶

只做最極致的普洱茶

源遠流長才是他想要的茶葉

“茶俠”的誕生

鬥記成立十三年

陳海標先生什麼都趕上了

入行時普洱茶開始熱

建鬥記時遭遇行業崩盤

還有這兩年山頭茶原料匪夷所思地狂漲

所以鬥記今天的壯大並不是僥倖

最好的才能留到最後

是陳海標先生的一絲不苟

成就了今天的鬥記

“茶俠”的誕生

然而時代是時刻不停在變化的

為了跟上時代的進步

鬥記也在不忘初心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陳海標先生說:“普洱茶終歸是拿來喝的,要讓更多人喝到鬥記、瞭解鬥記、愛上鬥記,促進產品的流通,理解普洱茶的方方面面,培養真正為茶本身而來的消費人群。”

“茶俠”的誕生

現如今的鬥記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品牌

然而陳海標先生卻仍是當年的那個茶痴

“我的茶葉,我不在乎它無法追求利潤,只希望在無盡歲月中,它遇到最懂它也理解我的人。”

多情劍客無情劍

這分明是一個俠客的心聲

品質大過天

這就是陳海標先生一生所追求的

也是鬥記所信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