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再用7年“幹”出一個全省經濟副中心

達州:再用7年“幹”出一個全省經濟副中心

會議現場

四川在線達州消息(記者 徐洋 文/圖)1月8日,中共達州市委四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召開。“達州經過努力,完全有希望建成與主中心相呼應、帶動區域共同發展的經濟副中心,我們必須更加鮮明地朝著實現‘兩個定位’、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方向努力奮鬥。”會上,達州市委主要負責人代表市委明確提出2025年將達州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會場響起熱烈掌聲。

據悉,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支持達州建設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和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支持包括達州在內的7個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是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達州市委認真貫徹省委全會精神,召開四屆六次全會,與時俱進豐富完善“12335”總體部署,分“三步走”對達州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階段性細化,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為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撐;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後,“全省經濟副中心”成為四川7個區域中心城市競相發展的目標,成為全省理論界深入研討的重點,全省上下對“建設什麼樣的經濟副中心”“怎樣建設經濟副中心”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認識更加統一,路徑更加清晰。2018年11月15日,《四川日報》組織專家對省域經濟副中心進行研究分析,並刊發4組文章進行詳細闡述,明確提出爭創經濟副中心不僅要看經濟“噸位”,還要看經濟質量、看經濟腹地、看交通“集輸力”等多種要件,受到高度關注。達州市委系統梳理出建成經濟副中心的“十大要件”,即:必要的經濟實力、良好的地理區位、適中的空間距離、廣闊的經濟腹地、發達的交通網絡、合理的城市規模、豐富的戰略資源、穩定的承傳功能、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優質的服務能力。通過認真分析研究,達州市委認為:達州在地理區位、空間距離、經濟腹地、交通樞紐、戰略資源、承傳功能,包括地域文化、國家支持政策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在經濟實力、城市發展、創新能力、服務能力等方面具備後發潛力。

會議認為,實現“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和“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兩個定位、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首先要明確二者關係,把握方向不動搖、鎖定目標不懈怠;關鍵要深入解放思想,勇擔使命不退縮、超常努力再攻堅;重點要拿出務實行動,立足當前補短板、著眼長遠夯基礎。

達州市委主要負責人指出,實現“兩個定位”、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是省委賦予達州的歷史重任,是加快達州發展、重塑達州地位的現實選擇,其實現途徑唯有突出“幹”字,“敢想敢幹、真抓實幹、幹成幹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