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海王》12月7日在國內上映,不少觀眾都在當天走進電影院,品味《海王》帶來的奇幻魅力。上映當天,《海王》就在國內拿下1.56億的好成績。

截止到12月10日,短短4天時間,《海王》便取得了7億多的票房。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對於DC粉來說,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畢竟近幾年,幾乎都是漫威的超級英雄霸佔著電影院的大銀幕。

自從諾蘭離開以後,DC幾乎沒有任何代表作,唯一值得一提的也只有《神奇女俠》。《海王》如果能在北美地區繼續贏取高票房的話,對於整個DC來說,迎來的可能是事業的第二春。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海王》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不得不感謝其背後最大的功臣——溫子仁。

溫子仁對於《海王》的處理,這並沒有同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一樣,作為英雄的solo而出現。

而是構建起一個全新的世界,構架起一個全新的海洋世界、一個當下的神話空間。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這種構建就如同《指環王》的中土世界;《哈利波特》裡的霍格沃茨,帶來的是一種史詩感的觀影體驗,加上精緻的畫面呈現,整個電影就如同古羅馬神話一般,美輪美奐。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光是這一點,溫子仁就已經領先於其他超級英雄。但整部電影看下來,似乎又不太像溫子仁的電影。

熟悉溫子仁的觀眾都知道,溫子仁年少時因為父親過世的打擊,對於恐怖片頗有興趣。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王家衛曾說過,年輕導演一開始可以試試恐怖片,如果恐怖片都拍不好,就可以考慮改行了。溫子仁就是靠低成本恐怖片起家的,顯然作為年輕導演的溫子仁在這方面做得非常不錯。

04年,溫子仁和自己的好友沃納爾合手打造了恐怖電影《電鋸驚魂》,該片僅僅耗時18天,用120萬美元的成本,在全球取得5000萬美元的票房,可謂是盆滿缽滿。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電鋸驚魂》成功之後,溫子仁便沒再去執導這個系列,全部交給其他人來執導,自己則以製片人的身份出現。

溫子仁之後的《招魂》、《潛伏》等恐怖片,無一例外,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擅長恐怖片的溫子仁,最拿手的便是電影給人的代入感。

《速度與激情7》中兩大肌肉男巨石強森與傑森·斯坦森那場近身格鬥的戲份就是典型案例。

攝影機近距離跟隨角色的運動,傑森被打翻在地時鏡頭跟著他一起翻轉,在打戲中常規的動作便被拍出了身臨其境的現場感。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海王》中,溫子仁繼續將這種手法運用其中。電影一開始,妮可·基德曼飾演的海特蘭蒂斯女王便有一場精彩的打戲。

移鏡頭追隨著妮可·基德曼的動作,在狹小的房間裡卻拍得人眼花繚亂,緊張而又刺激。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除此之外,溫子仁還將自己密集恐懼的元素放置在《海王》,各種海洋生物匯聚一起,莫名有種“群鳥”般的恐懼,這些細節處總是能見到溫子仁的風格。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然而就《海王》整部片子來說,卻極不像溫子仁的作品。全片更接近古典神話敘事,和漫威的敘事風格如出一轍,暴力和和平的二元對立、父權社會中王子們為權位的爭鬥,整個故事簡單清晰。

絲毫沒有DC以前的暗黑風格,以及跟多反思的東西。沒有太多思想包袱的《海王》更像是一部閤家歡電影,老少皆宜。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人物的性格也被裹挾在劇情當中,一件又一件事情層出不窮,人物似乎都沒有任何思想上的爭鬥,成為人類某一種品質的符號化產物。

海王亞瑟勇敢不羈、湄拉果敢強大、奧姆則是邪惡殘暴,這種人物的處理,讓觀眾不會有太多的包袱,不用考慮人物的內心感受,簡單分清好壞即可,讓整部電影更加單純的好看。

《海王》票房口碑雙豐收,挽救低谷期的DC,背後的功臣原來是他?


雖然《海王》少了溫子仁自身的作者印記,但卻更具商業價值,讓影片能為更多受眾所接受。這一點也是溫子仁的智慧之處,在各種類型片中游刃有餘的他,拿捏著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比例,成功挽救了低谷期的DC。

有些導演,並不是不懂高雅,有時候,為了能夠盈利,不得不去捨棄自身的抱負。

畢竟電影在作為藝術的同時,也是大工廠運作下的一種文化商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