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制度》中的費用和預算支出能分清楚嗎?

《政府會計制度》中的費用和預算支出能分清楚嗎?

費用的概念:

費用是指報告期內導致政府會計主體淨資產減少的、含有服務潛力或者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的流出。

費用的確認計量:

  • 與費用相關的含有服務潛力或者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很可能流出政府會計主體
  • 含有服務潛力或者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流出會導致政府會計主體資產減少或在負債增加。
  • 流出金額能夠可靠計量。

預算支出的概念:

是指政府會計主體在預算年度內依法取得並納入預算管理的現金流出。

確認計量:

收付實現制的計量方式,在實際支付時確認,以實際支付的金額計量


會計要素不同

《政府會計制度》中的費用是財務會計中的會計要素,而預算支出是預算會計中的會計要素

核算原則不同

它們的核算原則各不相同。費用的核算是依據權責發生制的原則,而預算支出的核算是依據收付實現制的原則。

權責發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項的權利或支付款項的義務為標誌來確定本期收入和廢機油的會計核算基礎

就是說:不論是否支付,凡是當期已經已經發生的或應當負擔的費用,都應算做當前費用

收付實現制:是指以現金的實際收付為標誌來確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會計核算基礎。

就是說:只要是當前實際支付的,都當做當前的支出

核算口徑不同

因為核算原則不同,因此費用和預算支出的核算口徑會有所差異。

比如:購入貨物或接受勞務的應交增值稅,財務會計下計入費用的是不帶增值稅的金額,增值稅計入“應交增值稅”可抵扣。而預算支出的事業支出記錄的金額是包含應交增值稅的,它以實際交付的金額為準,這樣產生的差異是永久性的。

會計科目的明細核算要求不同

預算會計中的預算支出科目明細核算側重於資金來源類的歸類核算,而財務會計中的費用類科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行制定資金來源和功能分類的明細核算結構。

費用和預算支出科目的對應關係

《政府會計制度》中的費用和預算支出能分清楚嗎?

財務會計科目下“業務活動費用”“單位管理費用”對應預算會計下的“事業支出”,“經營費用”對應“經營支出”,“上繳上級費用”對應“上繳上級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費用”對應“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其他費用”和“資產處置費用”對應“其他支出”,

費用和支出類對應有一些特別的地方:

財務會計下有在“所得稅費用”,在預算會計下是沒有相應的支出對應,它是和結餘類科目“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對應,

預算會計下“投資支出”對應資產類科目“短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債務還本支出”對應“短期借款”和 “長期借款”

從同級財政獲得的資金收入在實際收到的時候都會確認為“財政撥款預算收入”和“財政撥款收入”,財政和預算核算的內容和範圍相同。

基於對應關係和處理基礎的不同,在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下會產生收入和預算收入、費用和預算支出會形成相應的差異事項,我們借鑑企業會計的原理,歸納為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由於核算基礎的不同,就會帶來這兩類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