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種野草,曾是饑荒時的“救命糧”,如今淪為田裡的“惡草”

在我國的農村野外,有著豐富的野生植被資源,特別是野草一類更是多,隨便去農村野外走一圈,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野草,無論是房前屋後、路邊、田邊及荒野山林都有,無論是長的、短的、有刺的等也都有。有不少野草在過去無人重視,如今卻成了寶貝,如魚腥草、馬齒莧、莧菜、香椿等,在過去就是隻有窮苦人才吃的野菜,如今卻成了“高檔野菜”,當然,除了這些之外,也有些野草很多人很喜愛,但如今卻淪為了田裡的“惡草”,下面筆者就介紹這麼一種。

農村一種野草,曾是饑荒時的“救命糧”,如今淪為田裡的“惡草”

8月對於許多種田的農民朋友來說,算是一個農忙的季節了,有的農民朋友忙著收第一季水稻,接著要把第二季水稻插秧,有的農民朋友忙著收玉米曬玉米,有的農民朋友忙著收花生曬花生,除了這些之外,就是要除田裡的雜草了,以免這些雜草影響秋冬季農作物的生長。

筆者這段時間一直在叔伯家幫忙,先是收玉米接著收花生,然後就是要除雜草,而今天去幫忙的時候,就除了一種過去許多農民朋友很喜愛的一種野草,它就是“野黍”。

農村一種野草,曾是饑荒時的“救命糧”,如今淪為田裡的“惡草”

說到野黍這種野草,很多人可能沒沒見過,甚至都沒聽過,只有老一輩經歷過饑荒年代的農民朋友,才知道它價值,這野黍的外形看起來很像麥子,每年到了8月分之後,它就會開始結果,其果實也是非常像麥子的。實際上,在過去的時候鬧饑荒的時候,這野黍就成為補充食物的來源之一,被當作野生穀類食物來吃,在《救荒本草》中就有記載,“野黍,生於荒野中,其味甜,若是饑荒,採其子舂去粗糠,或搗爛或磨面,蒸成糕點食用,甚甜”,說的就是野黍的食用價值,因此野黍在過去也被稱作“救命糧”。

農村一種野草,曾是饑荒時的“救命糧”,如今淪為田裡的“惡草”

不過隨著食物豐富的時代到來,人們也不缺吃的,而野黍以其產量太低而失去了商品價值,特別是還它很喜歡生長在稻類、穀類等農作物田裡,搶食這些農作物的營養,且很難除掉,因而逐漸從可食用野生植物,慢慢的淪為了田裡的“惡性雜草”,讓如今的人們開始討厭它。

當然了,這野黍雖然如今沒什麼人吃了,地位也不行了,但是它依然還有著它的價值,那就是它還可以用來餵馬、牛、羊等家畜,也可以刈割調製成乾草。

農村一種野草,曾是饑荒時的“救命糧”,如今淪為田裡的“惡草”

各位朋友,你們以前吃過這種叫做野黍的野草嗎?你們那裡現在是否還有這種野草呢?歡迎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