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澳巖龍蝦計劃擴產至8000噸,但漁業改革暗流湧動

巖龍蝦漁業要部分“國有化”?這個苗頭可能被扼殺。

澳大利亞漁業部長戴夫•凱利(Dave Kelly)面臨尷尬。此前,反對黨和主要跨黨派議員誓言,要阻止其對西澳大利亞巖蝦漁業的改革計劃。

2019年西澳巖龍蝦計劃擴產至8000噸,但漁業改革暗流湧動

凱利上週宣佈,明年計劃將西澳巖龍蝦總漁獲量從6300噸增至8000噸,這其中增量的80%由政府單獨分配銷售。他表示,政府的這部分配額將用於向當地供,同時幫助創造500個就業崗位。

但是這一決定遭到了行業組織的普遍但對,業內人士表示,這相當於漁業國有化,雖然佔比不大,但是無疑開啟了國有化先例。同時不同黨派及部分議員已表示,他們打算在議會否決這一提案,從而阻止它。

2019年西澳巖龍蝦計劃擴產至8000噸,但漁業改革暗流湧動

漁業副部長伊恩•布萊尼表示,:“這一行動可能會損害我們整個經濟賴以生存的非常重要的財產權。”自由民主黨議員亞倫·斯通豪斯(Aaron Stonehouse)和槍手、漁民和農場主裡克·馬紮(Rick Mazza)表示,他們尚未對該提議做出決定,但傾向於反對政府幹預市場。

2019年西澳巖龍蝦計劃擴產至8000噸,但漁業改革暗流湧動

凱利駁斥了有關政府未能與漁業部門協商的說法,他表示,他上月與漁業委員會(Fishing industry Council)提出,發展改革漁業是為了“提高社會效益”。他還否認計劃在其他漁業領域進行類似的改革。凱利表示:“現有許可證持有人的配額沒有減少。”“事實上,現有漁民的配額明年將增加315噸。“漁民還將通過政府的產業發展計劃獲得更大的准入安全。”

2019年西澳巖龍蝦計劃擴產至8000噸,但漁業改革暗流湧動

西澳巖龍蝦主要捕撈區域

西澳巖龍蝦也稱西澳紅龍或天鵝龍蝦,主要分佈在西澳海岸,由Hamelin 灣至North West Cape與豪特曼群礁(Houtman Abrolhos)等島嶼。它是溫帶物種,只存在於海岸以外的大陸架上,大多數居住在珀斯(Perth)和傑拉爾頓(Geraldton)之間的FAO57區。

在澳大利亞所產的巖龍蝦當中,西澳紅龍(巖龍蝦)屬於較為豐產的龍蝦。

2019年西澳巖龍蝦計劃擴產至8000噸,但漁業改革暗流湧動

近年來西澳巖龍蝦捕撈量

此前該龍蝦的年均捕撈量在8000-15000噸,其中休閒漁業漁獲量約600噸。近年來捕撈量下降較為明顯約6000多噸。在澳大利亞西海岸約有500多艘捕蝦船在該海域進行龍蝦捕撈作業。同時這裡也是全球第一個被海洋管理委員會認證為生態可持續發展漁廠之一。

2019年西澳巖龍蝦計劃擴產至8000噸,但漁業改革暗流湧動

自從中澳兩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後,西澳巖龍蝦漁業成為澳洲漁業主要支柱之一,出口成果顯著。據瞭解,西澳大利亞每年捕撈大約6300噸龍蝦,其中98%出售到中國市場,而且最好的產品能賣到每公斤80美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