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紛紛介入裂變社交領域,神祕“新寵”恐引發資本腥風血雨!

"騰訊、阿里爭奪的社交電商,就是微商升級版?"

前幾天跟同事聚餐,閒暇之餘談及"社交電商"這一火爆話題,畢竟今年以來,以阿里、騰訊為主的資本巨頭的焦點,早就緊緊地聚集在能夠實現裂變式增長的社交平臺上,有了資金的關注,各大社交電商平臺開始扎堆衝刺IPO、融資,風頭正盛。談話期間,同事小A君的觀點讓風聲君印象深刻:社交電商就是微商的"升級延續",看似是"新東西",但是本質無差別,都是打造"低成本爆款流量效應"而已,火不了多久的......真的只是這樣麼?

其實,風聲君並不這麼認為,起碼並不完全認同這一觀點。一切還要從微商跟社交電商的淵源說起。

巨頭紛紛介入裂變社交領域,神秘“新寵”恐引發資本腥風血雨!

巨頭紛紛介入裂變社交領域,神秘“新寵”恐引發資本腥風血雨!

事實上,電商在前幾年便開始探索"社交變現"之路,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加代理、賣產品、拿提成、熟人推薦"等手段進行產品線下的"社交推廣", 因此當時的微商、微店等類似模式應運而生,一時間火爆全國。京東更是跟騰訊達成合作,京東依託微信這一超級流量入口,緩解自身的流量焦慮;騰訊搭上京東這一勢頭強勁的電商平臺,用以和阿里抗衡。似乎當時的互聯網"頭號玩家"們都紛紛把目光轉向這一"電商社交化"的新模式。

然而好景不長,當時的微商、微店等一系列平臺沒多久便開始爆出巨大問題,大量"爆款"信用不佳、假貨橫行、品控傳銷等負面新聞接踵而至,一些"打擦邊球"的平臺大肆利用這一概念遊走在模糊地帶,以至於當時的社會輿論一度質疑"社交電商"本就是個假命題罷了。至此騰訊也開始陷入反思,京東也並沒有實質性的得到任何流量優勢,"社交電商"一度陷入停滯期,以至於廣大群眾一談到"社交電商"總會不由自主把它跟名聲不好的"微商"聯繫在一起,其實"早期微商"只是"電商社交化"進程中的不成熟產物罷了。

巨頭紛紛介入裂變社交領域,神秘“新寵”恐引發資本腥風血雨!

那麼,為什麼社交電商會繼續蓬勃發展呢?

其實轉機出現在電商整體消費環境的鉅變下,此時的傳統電商流量紅利漸入瓶頸期,供給端的線上產品供給過剩,新消費群體迅速崛起,這也就意味著為了生存電商必須有所改變。因此,以"拼多多"為代表的裂變式拼團模式,以極低的成本帶動鉅額的用戶增長的優勢再次打動了各大資本大佬的內心,這種基於口碑相傳的"社交電商2.0"新零售時代悄然而至

同時,再加上移動社交平臺的供應鏈、支付等基礎環節的大力完善,用戶消費決策逐漸傾向於關係推薦以及"爆款"新玩法,這一波的"社交電商"的風吹得格外的猛烈。

巨頭紛紛介入裂變社交領域,神秘“新寵”恐引發資本腥風血雨!

如今的社交電商,可以說是逐漸脫離了原有的"微商"層面,開始基於已有的粉絲流量節點以及口碑流量效應,進而實現產品的變現。因此現在的的"微商"已非彼時那個"微代理加盟商"了,它的本質開始聚焦"新零售"、邏輯逐漸定位"好品質"、運作大幅升級"新思路"。

這麼說吧,一方面,社交電商如今已具備了"零售屬性",這就使得它的品類足夠多,既滿足了用戶的終極消費核心選擇,也實現了存量流量的爭奪;另一方面,現有社交電商也具備了"零售邏輯",即以優質產品為基礎,再融入社交擴展,隨後被愈來愈多的消費人群所接受。

所以,對於小A君提及的"升級延續",升級是事實,而延續卻並不準確,而應該說是"進化",也就是在原有的基因上,優勝劣汰後所演變出的"新物種"。

巨頭紛紛介入裂變社交領域,神秘“新寵”恐引發資本腥風血雨!

明面上,搶佔"社交電商"領域的公司五花八門,可是當風聲君細細分類之後才發現,這盤棋局終究還是"雙馬"之間的的博弈,而眾多類型的平臺,只是大佬們手中用來對決的"王牌"。

巨頭紛紛介入裂變社交領域,神秘“新寵”恐引發資本腥風血雨!

Jack馬,手裡的"牌 "

·淘寶特價版

——從"升級"到"分級"

阿里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深入打擊拼多多給淘寶帶來的威脅,事實上,面對拼多多的迅速崛起,阿里明著暗著多方面的針對就從來都沒斷過,而特價版的上線,也意味著"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淘寶直播——從"直播"到"內容"

面對大量的商品信息,消費群體的需求已經不僅限於"爆款推薦",而是需要用更多的輔助信息進行決策助力,在此基礎上,直播營銷的直觀性、互動性、針對性、全方位滲透等優勢,在阿里的佈局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抖音——從"針對"到"反擊"

三月份,腹背受敵的抖音得到了阿里的支持,同時,抖音上開始出現了關聯淘寶的商品鏈接,其實早在其火爆之初,"抖音同款"好貨就已經滲透進整個淘寶。這次雙方更為直接的互聯,是阿里給騰訊基於"微信"這一社交巨頭髮展電商體系的有效反擊。

·微博——從"流量黑洞"到"強強聯合"

去年底,微薄正式開通內容導購平臺,直接對接"阿里媽媽"的巨量商品庫,用戶在微博閱覽內容時,既能通過跳轉至淘寶店上完成交易,也可以直接在微博界面購買商品,這一過程大大簡化了用戶的購物流程,"強強聯合"的效果不容小覷。

·陌陌——從"視頻社交"到"視頻電商"

投資陌陌,本就是Jack馬布局社交電商的重要一步,阿里通過陌陌的社交優勢、用戶粘性以及內容創意,即實現了自身的電商紅利,同樣也很大程度實現了自身的消費模式轉化升級,處處彰顯了阿里的野心。

Pony馬,手裡的"牌"

·拼多多——淘寶最大的"敵人"

提及"社交電商",終究繞不開拼多多這一時代黑馬,目前拼多多的估值直逼150億美元,背靠騰訊的微信,拼多多接觸的都是主流互聯網人群,在前期幾乎沒有任何廣告投入的前提下,拼多多充分的利用社交媒體的渠道優勢,織成了一張用戶粘性極高的"社交電商"之網。

·京東——走在前沿的電商平臺

兼具供應鏈優勢以及社交屬性的京東,整合了各類社交電商模式,背靠綜合性電商平臺資源,同時擁有成熟的貨源以及物流,具備強大的線上線下聯動實力,京東的地位不可動搖。在於騰訊達成合作之後,使得京東得以建立真正的"社交電商帝國",而實現雙贏的局面,也是騰訊直擊阿里最有效的"武器"。

·唯品會——重新定位的新玩法

通過與騰訊、京東合作,唯品會打開了龐大的流量入口,此後的唯品會將重新定位於微商體系基礎設施服務商,深耕年輕用戶群體,實現從"引流思維"到"裂變思維"的質變。

·蘑菇街——"直播+電商"雙輪驅動

如果說阿里投資陌陌打開了"直播營銷"的大門,那麼騰訊對蘑菇街放開微信流量池也就表明了騰訊在此方面不落於阿里之後的決心。

·口袋購物

——騰訊直系的電商佈局

曾幾何時火爆的口袋購物,是騰訊最早佈局"社交電商"重要一步,但是隨後的各種運營問題、以及同業競爭過後,口袋購物已成了過去式,但是它確是騰訊系進軍"社交電商"的標誌性舉措。

巨頭紛紛介入裂變社交領域,神秘“新寵”恐引發資本腥風血雨!

總而言之,現在"雙馬"的戰爭可謂是"腥風血雨"。騰訊憑藉自身流量優勢,大力扶植新生態實力電商平臺;阿里更是寸步不讓,大力佈局高流量多家社交平臺。

在風聲君看來,不管是拼多多也好,淘寶低價版也罷,"社交電商"的核心,終歸只是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罷了。所以說,這場戰爭最終受益的還是消費者,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