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資本的博弈,脆弱,堅韌又無奈的創業者

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高樓塌。

在資本的浪潮沖刷下,無數創始人退場。畢竟在巨頭之中博弈是一件艱難的事情,能夠獨善其身的創業公司少之又少。那我們看看那些與資本博弈後退場的創始人們。

釋然退場的創始人

在2018年的最後,胡瑋煒宣佈離開摩拜。她說她會依然在出行領域投入精力去創業。2019年初,胡瑋煒被爆出出任WKUP單車董事的消息,當初面對資本的詢問,胡瑋煒則選擇全身而退。她將自己一手創辦的摩拜賣給了美團,在合併前的股東大會現場,她對合並投出了贊成票。

與資本的博弈,脆弱,堅韌又無奈的創業者


現實中,這些富有理想的創業者們往往身不由己。

落寞離席的創始人

大家都還在提起胡瑋煒,可是現在卻很少有人提起王曉峰了,作為摩拜聯合創始人的王曉峰在合併前的股東大會上投了反對票,他堅持摩拜獨立發展,合併後,王曉峰率先出局。

楊浩湧花了整整十年時間來打造趕集網,最後還是贏不了姚勁波。趕集網與58同城宣佈合併的時候,楊浩湧的很多老部下都哭了。合併後很長一段時間,楊浩湧都深陷其中出不來,直到創辦瓜子二手車,他才從那段陰影中走出來,並換掉了58趕集聯席CEO的頭銜。

與資本的博弈,脆弱,堅韌又無奈的創業者


張旭豪用了近10年,將餓了麼帶成外賣行業的一隻獨角獸。2018年4月,阿里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麼,這家公司就開始慢慢地去張旭豪化。

與資本的博弈,脆弱,堅韌又無奈的創業者


早在2016年4月,張旭豪就失去了主要的戰友——大眾點評。大眾點評在騰訊的主導下於2015年10月和美團合併,張濤很快出局。創業12年,一度接近上市,也曾想大幹一場的張濤在內部告別會上,留下和同事抱頭痛哭的畫面。

魚死網破的創始人

2015年下半年,周航選擇接受樂視7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樂視成為易到的控股股東。這加劇了易到的衰亡,2017年4月,周航發佈公開信,爆出樂視挪用易到13億資金,導致易到陷入了嚴重的資金斷裂。三天後,他和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集體辭職。周航用一種魚死網破的方式收場,趕走了樂視。結果,樂視離開了,周航也變成了世俗眼中的失敗者和局外人。

與資本的博弈,脆弱,堅韌又無奈的創業者


這是一種無奈的抵抗,榮光消散後的疲態一覽無遺。在它的道路背後還有無數的創業者步入這難堪的後塵。

抵死掙扎的創始人

畢竟在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遊戲規則裡,創業者想要獨立運營權沒錯,但前提是創業者不能犧牲投資人的利益。

不想認輸的戴威堅持到了現在,但沒人相信他能贏,現在他步履維艱,面對著供貨商的要款,用戶的退款。一有風吹草動,ofo就上熱搜,被爭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們已經對他判了死刑。戴威曾有機會將ofo和摩拜合併,他也曾幾乎快要拿到軟銀的救命錢,他也並非沒有考慮過將ofo賣給滴滴,但這些可能讓ofo走出困境的方法,最後戴威都沒有選。

與資本的博弈,脆弱,堅韌又無奈的創業者


直線管理諮詢的專業營銷顧問認為:創業不以成敗論英雄,但是許多創業者們親手將自己的“孩子”奉上的痛苦都來自於戰略的失誤。楊浩湧與姚勁波兩敗俱傷,周航不願打價格戰,喪失先機,被滴滴與快的後來居上、ofo與摩拜瘋狂燒錢後遭到資本的反噬,在經歷了融資、合併、出售各種關鍵抉擇後,這些創始人們一步步做出了選擇。

創業者最擅長的,永遠是打破常態。他們的榮光與屈辱,失敗與偉大,都將成為推動時代進步的新動能。

很多人都會疑惑,創始人退場後的境遇,直線管理諮詢的營銷顧問表示:成為投資人是大多數退場者的選擇。周航在離開易到之後也以投資合夥人的身份加入順為資本,去哪兒的創始人莊辰超則直接自己創立了斑馬投資。這位驕傲的創業者一向視創業為遊戲,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過,也不是每一位創業者都能像莊辰超這樣四次創業,三次功成身退。張濤在離開大眾點評後漸漸淡出人們視線,王曉峰也依然在蟄伏。

是遺憾還是釋懷,這個答案也許只有創業者冷暖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