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幾分鐘丨小知識系列(九)

原始畜牧業和農業的產生

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原始畜牧業。原始人類通過豢養狩獵所得來的幼崽,儲備以後的肉食食物。而這些動物成年後進行交配可以獲得新的幼崽,即新的食物。因此,肉食食物來源變得穩定,有時還有富餘。

每天幾分鐘丨小知識系列(九)


於是人類開始馴養野牛、野豬等牲畜。與此同時,人們發現這些家畜還可以作為役畜來使用,畜牧業就此產生。據考古學家考證,原始畜牧業的飼養對象主要是豬。

每天幾分鐘丨小知識系列(九)


世界農業發展的初始階段即原始農業。而中國大約早在12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已經出現了原始農業的雛形。當時的農業生產活動完全依賴於自然環境,採用粗放簡單的刀耕火種(指將一塊林地用石刀、石斧砍光,然後焚燒繼而播種)為耕作方式,生產工具(石器、棍棒等)簡陋,集體生產。刀耕火種通過樹木焚燒後的灰燼做肥料,一塊地一般在播種兩三年後失去肥力。於是,開始重新選擇林地進行焚燒播種,農學史上稱為“遊耕”。舊石器時代的採集經濟也是原始經濟的一種,此後原始農業由採集經濟向種植經濟發展。

每天幾分鐘丨小知識系列(九)


原始畜牧業和農業的出現和發展,結束了人類作為食物採集者的局面,向食物的生產者轉變,並且推動了生產工具的改造和創新,生產工具由打磨石器向磨製石器過渡。於是生產力提高,生產剩餘產生萌芽,促進了社會手工業的產生與發展。同時,隨著農業村落的出現,人類結束了居無定所的生活,開始定居。

每天幾分鐘丨小知識系列(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