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這個名字咋來的?

在唐山,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地方,曾發掘過新石器時代物件,修築過唐代建築,有戰爭遺留的防空洞,還曾有過動物園、鳥語林……可謂是集歷史文化、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旅遊勝地。它,就是大城山公園。

三十九年前的今天,1979年12月21日,大城山公園正式開工興建。

今天, 大牌哥將與你共同揭秘大城山公園建立之前的故事……

它才是真正的“唐山”

大城山在清末之前一直被稱為“唐山”。傳說唐朝年間,唐太宗李世民率軍東征高麗,途中路過於此,並在這兒駐軍休息,所以賜山“唐”姓,隨後山上便興建起了興國寺,殿宇巍峨,壯麗宏敞,香火不斷。

“唐山”這個名字咋來的?

1942年大城山上的興國寺(清朝翻修)

“唐山”就這樣佇立在“唐山”。清朝時期,人們在開平附近發現了大量煤炭資源,彼時的喬屯鎮也改名為唐山鎮。

“大城山”的故事由此開始

20世紀30年代後,唐山作為工業重鎮,越來越被世人熟知。為避免地名與山名相撞,“唐山”更名為我們今天熟知的“大城山”。後唐李嗣源曾在山上修築過石城,人們在命名時便參考了這段歷史,取“城”字。

“唐山”這個名字咋來的?

1936年的大城山

據相關資料記載,唐山細綿土廠就修建在大城山南側,並以附近的石料為工業原料;不久後修建的唐山制鋼所(唐鋼)也選址於陡河附近,臨近大城山,便於就地取材進行工業活動。

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報請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批准,利用唐山石灰石為原料,在唐山大城山南麓,佔地40畝,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建成唐山細綿土廠,這是我國第一家立窯生產水泥的工廠,生產了中國第一桶水泥。——《城市記憶》唐山細綿土廠篇

大城山公園內曾有過諸多古遺址。較為著名的有唐代的興國寺、古石城、姜將軍墓等。這裡時常還會舉辦傳統廟會,大城山因此而成為一代唐山人心中的“許願聖地”。

大城山的人類遺址遠不止千百年,1955年,政府在大城山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陶、石、骨、蚌、銅器五百餘件。經專家鑑定後,確定其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並最終被命名為“大城山龍山文化遺址”。

“唐山”這個名字咋來的?

由於建國前的社會不穩定,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大量工廠在此開山採石,砍伐樹木,過度的開採最終令大城山逐漸成為了一片荒山。

“唐山”這個名字咋來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城山,植被破壞嚴重

考慮到要保護環境,為城市增綠,1963年,唐山市園林部門宣佈將大城山收歸國有,進行封山綠化,截止到1976年,共造林30多公頃,樹種繁多。地震後,根據唐山市總體的規劃建設,政府決定大力開發大城山。

1979年12月21日,大城山公園正式開工興建。建成後的大城山公園面積達118萬平方米,融紀念區、植物區、動物區、遊樂區為一體,是當時市內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唐山”這個名字咋來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過造林後的大城山

如今,大城山中的鳥語林、動物園都已搬離,但風景如畫的大城山仍為唐山人民貢獻著自己的“綠”量。

“唐山”這個名字咋來的?

今日大城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