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專資本:2018年全球最大IPO上市公司來了

綠專資本獲悉,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移動通信業務子公司“軟銀”11月30日宣佈暫定條件稱,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時的新股售價為每股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90元)。母公司軟銀集團計劃出售逾三分之一的軟銀股份,以暫定條件估算預計最多可從市場籌集約2.6萬億日元資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這一首次公開募股(IPO)規模將是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國紐約

IPO上市後最大。

本次IPO上市將於11月30日開始簿記,12月7日結束簿記,12月10日進行拍板定價,12月19日正式掛牌上市。


綠專資本:2018年全球最大IPO上市公司來了

說起軟銀許多人一定不陌生,在媒體上,軟銀常以投資者的面目頻現,而其董事長兼CEO為日本億萬富翁孫正義(Masayoshi Son),早已是投資界的“世界級網紅”。據《福布斯》(Forbes)統計,孫正義目前身家212億美元,排名日本第1,全球第34名。

1981年由孫正義一手創立的日本軟銀,最開始是一家風險投資商,不過,軟銀所在的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多年,互聯網公司發展緩慢。軟銀在海外撈到了鉅額寶藏,晉升為全球頂級投資公司。其先後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公司擁有多數股份,最著名的案例是對阿里巴巴和雅虎的投資。

軟銀本次發行規模的90%將提供給日本國內投資者——其中20%的份額分配給機構投資者,剩下的80%供散戶投資者認購;而國際投資者的可認購份額僅為總髮行規模的10%。

由於軟銀集團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軟銀股利分配率相當高,Softbank在公開說明書上強調:保證會以淨利85%發放股息來吸引投資人,軟銀的股息率高達5%,高於對手NTT DoCoMo的4.5%。因此極受散戶投資者歡迎。

目前,散戶投資者的意向認購規模高達2.3萬億日元,超過本次總髮行規模的90%,也遠超本次發行總份額中散戶投資人的獲配比例。

將日本電信業務分拆上市,將為軟銀集團帶來更多資金以用於技術投資,也將為軟銀集團提供資金償還債務。

自2013年以來,軟銀一直債臺高築。其2017年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3月,公司的有息債務高達13.2萬億日元(約8140億元人民幣)。而今年9月底的財報顯示,軟銀有利息的負債已經達到18萬億日元(約11052億元人民幣),每年需償還超過5000億日元。

軟銀稱,這些資金部分被用於支付向願景基金投資者許諾的回報。如此算來,為了這隻980億美元的基金,軟銀揹負了146億美元債務。

不過一直以來,此次上市的電信業務才是軟銀的“心臟”,電信業務是軟銀集團最重要的現金流之一,曾為軟銀開拓市場立下過汗馬功勞。

軟銀此前在移動電話網絡方面成功挑戰了日本在該領域雙頭壟斷的局面。據綠專資本瞭解2000年,軟銀開始打入日本電信市場。之後,軟銀斥資31億美元收購日本電信,進軍固網市場。2006年軟銀以15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陷入困境的跨國移動電話營辦商沃達豐Vodafone 日本分支97.68%的股份,成為日本第三大移動運營商之一,進入移動通信領域。

經過多年的發展,軟銀淨增用戶份額多次持續領先,收入份額接近行業第二名的KDDI,日本國內市場佔有率逾25%。軟銀預計,包括無線、寬帶和固話服務在內的日本國內電信業務每年將實現7000億日元的營業利潤,它在日本擁有近3400萬無線用戶,利潤率在日本領先。

長期以來,軟銀都很依賴國內通信事業。電信業務雖佔總營收的三分之一,但貢獻三分之二的獲利,擔當現金流的穩定來源。據軟銀集團發佈的2017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國內電信部門第三財季營收為8779.10 億日元 (約合 80.42 億美元),佔總營收的36.6%;營業利潤為 1787.30 億日元(約合 16.37 億美元),佔總營業利潤的65.2%。

不過,近兩年電信業務發展似乎並不順利。

國際業務方面,隨著日本市場飽和,孫正義瞄準美國電信市場,出資220億美元收購美國運營商Sprint。不過收購後,Sprint虧損不斷增加,客戶不斷流失,2014-15財年,Sprint出現15億美元虧損。

國內業務方面,日本的移動運營商因高昂的電話費和複雜的定價計劃而受到政府的審查,日本政府和官員對電信公司暴利提出批評,要求進行降價,對手市場領頭羊NTT Docomo 表示計劃降費40%,而電商巨擘樂天也計劃明年秋季進軍電信業,明年日本電信市場競爭恐更激烈,這將對其造成較大壓力。

在軟銀電信業務分拆上市之後,軟銀集團仍然將持有66.5%的股權,也就是說軟銀為了融資放棄了三分之一股權。

在過去一年中,軟銀集團已經拋售了大量的股權資產,剝離傳統實體業務,明確母公司與子公司的業務責任,希冀成為類似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那樣的、更為純粹的投資控股公司。

此次IPO上市或許是軟銀徹底蛻變成為全球科技投資者角色重要的一步,是軟銀戰略重組計劃的一部分,未來軟銀集團將不再擁有傳統實業業務,成為一家純粹的科技投資控股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