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紅的CDR即將登場 對A股影響幾何?

每當A股市場有新舉措、新改革,投資者總是迎來漲知識的時刻。春節後的熱點名詞有:獨角獸和CDR。

獨角獸自不必說,富士康火速過會說明了監管層對以獨角獸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支持的態度。

而CDR則是緊隨獨角獸上榜證券熱搜,那麼,CDR究竟是什麼呢?CDR全稱是中國存託憑證,是指在境外(包括中國香港)上市公司將部分已發行上市的股票託管在當地保管銀行,由中國境內的存託銀行發行、在境內A股市場上市、以人民幣交易結算、供國內投資者買賣的投資憑證,從而實現股票的異地買賣。

CDR推出已箭在弦上!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3月15日表示,CDR主要是解決兩地的法律管轄不一樣, 解決跨境監管等問題,有利於已經海外上市和從海外退市的企業回A。

對於CDR推出時間表,他表示:“這個很快,會選擇一批新經濟的企業,一些獨角獸企業。”對於如何判斷“獨角獸”企業名單,閻慶民指出,這需要多個部委共同篩選,科技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會給出技術參數,要達到才行。

他還表示,實際上現在A股已經迎來了一些新經濟企業,例如富士康,未來還有很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企業等。

而據媒體報道,第一批入圍CDR名單已出爐,共有8家企業,除了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四家之外,還有攜程、微博、網易以及在中國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學,均是中國領先的高科技公司。另一類公司被歸為“新藍籌”,包括富士康、滴滴、今日頭條、美團點評等尚未上市的互聯網和新經濟巨頭。這些“獨角獸”企業的業務基本在國內,但均通過搭建VIE架構在私募市場募集美元資金,故原計劃的上市地點多為海外。

對於是否在第一批CDR名單,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則表示,我們目前還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CDR登場,會有什麼影響?

那麼,CDR的登場究竟會給對A股市場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發表最新中國股票策略報告,分析CDR能否助力科技巨頭和獨角獸公司迴歸。高挺認為,CDR只是為境外上市公司迴歸A股或新經濟公司境內上市提供了一個新途徑,而不太可能徹底改變A股目前的IPO制度。境外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通過發行CDR可以:1)獲得充足的融資來支持其營運和擴張;2)估值提升,因為境內投資者對新經濟成長股具有較高的偏好(A股市場稀缺價值)。

高挺指出,對整個市場而言,發行CDR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這些公司有再融資需求,股票供應將增加,從而使A股市場的流動性和情緒承壓。如果四大中國科技巨頭髮行相當於其當前股本5%的CDR,我們預計A股二級市場將流失3730億元(590億美元)的流動性。這個數字和2017年1.722萬億元的股權融資總量相比也顯得較為可觀。同時,我們認為境外上市優質科技股的迴歸可能在長期提振A股市場總體的風險偏好,但估值過高的創業板股票可能遭到拋售。

廣發證券表示,如果CDR 推出,A股將受以下幾個方面影響:(1)預計CDR推出在短期內會提高市場對成長股的風險偏好,短期利好成長股。我們可以參考創業板推出時中小板的表現,來判斷CDR推出對成長股的影響。2009 年10月30日創業板28家企業正式開市,中小板指在當月和下個月漲幅分別為8.03% 和12.84%,相對上證綜指取得了0.24%和6.18%的超額收益,創業板推出在短期內提高了市場對成長股的風險偏好,使得具有成長性的中小板相對大盤取得超額收益。(2)在防風險大背景下預計CDR會在監管控制下小幅穩步推進,未來即使CDR推出也無需過度擔憂其對股市資金分流的影響;(3)以ADR為鑑,CDR的流動性與普通A股不會有明顯差異,CDR將成為A股的有機組成部分。

中國光大銀行資管部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滕飛指出,首先,迴歸的互聯網巨頭都是龐然大物,那麼其迴歸必然會導致一定資金的分流,短期會對股市資金面造成一定壓力,但是這取決於迴歸A股的CDR流通數量以及各公司迴歸的頻率,如果集中迴歸必然對資金面造成較大影響,但如果循序漸進則相對可控。

其次,從中長期看,有利於A股和國際市場接軌,如果美中概股迴歸A股,則可以直接進行市盈率等估值的比較,有利於衡量兩個市場同一公司的估值水平,反應兩個市場投資者的偏好,但是如果估值偏差太大,則可能會向中間值迴歸,更有助於A股的投資者走向國際市場,瞭解國際市場的信息。

第三,從媒體曝出的名單上看,此次迴歸的中概股均是國內耳熟能詳的互聯網巨頭,中國也是各公司最主要的市場,迴歸A股有利於更多用戶能在境內資本市場上更便捷地分享上市公司快速發展的收益。

龍頭券商料受益

存託憑證發行主要涉及兩大中介金融機構:存券機構和託管機構。金融混業的美國市場,ADR的存券機構主要由商業銀行來承擔,紐約梅隆、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和摩根大通是全球最大的四家DR存券機構。上交所課題研究《NASDAQ中國上市公司發行CDR可行性研究》中指出,相對於商業銀行來講,我國證券公司更適合成為CDR存券機構。

中信證券分析師邵子欽認為,存券機構需要熟悉國內外證券市場運作、具備安排證券發行能力、有上市推薦和擔保能力、具備與託管機構、律師、會計師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協調能力。跨境協調能力強、託管和清算能力強的證券公司將受益。

“我們認為只有龍頭券商能夠勝任這兩個重要的中介角色。”天風證券陸韻婷表示,券商在CDR業務中將賺取掛牌費、託管費和可持續的後續服務費。因此一旦CDR制度推行,大券商等於建立了國內資本市場和境外上市優質中資股的聯通通道,而優質股票具有資源稀缺性,大券商的“護城河”由此而來。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東方財富】,下載中國財經第一門戶手機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