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每年歲末,中華讀書報編輯部都會梳理一年內的優秀出版物,從中遴選出“百佳”圖書,再優中選優評出“十佳”。2018年度“十佳”圖書此前已發佈(戳:中華讀書報評出2018年十大好書),另外的90種包括文學20種、歷史和傳記20種、學術和文化20種、童書15種、科學藝術教育15種。以下為歷史和傳記類好書20種(按書名音序排列)。

“重寫晚明史”系列(之二《新政與盛世》,之三《朝廷與黨爭》),樊樹志著,中華書局2018年8月第一版,56.00元、62.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樊先生寫歷史著作有他一貫的風格,胸有全竹,運用大量的史料包括生動的細節繪出了風雲變幻的晚明大局,並且深刻地提供了歷史的教訓。宏觀著眼,微觀入手,此法極得我心。文字清新流暢,如瓶瀉水,讀來令人歡喜讚歎,不能釋卷。宏微兼備,雅俗共賞,他豎立了一個很高很高的標杆。(顧農)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齊錫生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一版,118.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在《劍拔弩張的盟友》中,齊錫生對珍珠港事件之後的中美關係作了精彩梳理。本書可視為上一本書的“前傳”。作者認為,從盧溝橋事變到珍珠港事件,美國在中國外交中的位置經歷了從邊緣到中央的變化。這一變化是如何發生的?本書對這一問題作了深入探討。對於蔣介石、胡適、宋子文等人在中美外交中的表現的分析評騭予人以深刻印象。

《大國糧倉: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實錄》,朱曉軍、楊麗萍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年11月第一版,39.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在1970年代末的知青返城大潮中,只有不到5%的知青(80萬人)選擇留在農場和農村,其中兩萬餘人紮根北大荒。在知青上山下鄉運動50週年之際,本書講述了19位北大荒留守知青的人生故事。他們選擇留守的緣由也許並不足為外人道,他們大多也並沒有了不起的人生成就,但這就是他們真實的人生,他們身上散發出的小人物才有的光彩亦足以奪目。

《鼎革以文:清季革命與章太炎"復古"的新文化運動》,林少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78.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本書中的“革命”並不僅指“武裝革命”,而具有更豐富的內涵,作者稱之為“複數”的“革命”。作者指出,章太炎代表的以“文”為手段的革命,與孫中山代表的武裝革命派,以及溝口雄三強調的地方力量,在清季革命中鼎足而三。本書還不僅是一部章太炎論,也是以章為中心展開的近代中國思想史論。其中新見迭出,勝義紛呈,在近年來同類著作中堪稱罕見。

《東京百年史:從江戶到昭和1867-1989》,[美]愛德華·賽登施蒂克著,謝思遠、劉娜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8年9 月第一版,89.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賽登施蒂克這部名作細緻梳理了東京是如何從幕府將軍的古老都市,歷經明治、大正時代的滄桑鉅變,轉變為現代化大都市的,一直講述到漫長的昭和時代的結束。東京的變遷史堪稱日本近代史的一個縮影,是我們探究日本現代化奧秘的一扇窗口。作者著意寫一部社會文化史,對東京社會風貌和文化現象的刻畫十分生動,大量細節的呈現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發現永安:被忽略的抗戰文化中心》,張在軍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50.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地處閩西山區的永安交通閉塞,抗戰中卻因此安寧。當年隨著福建省府機關遷來,省內大中專院校、文化團體等隨之而來,令永安短時間內聚集雄厚的文化力量。序章和尾章外,本書主體部分共計八章,分別講述了福建師範與福建師專、省立福建大學與福建農學院、福建音專、省立研究院、戰時永安圖書出版業、戰時永安新聞報紙、戰時永安期刊以及若干文化社團遷入永安前後的一系列史事,是一部難得的抗戰文教史。

《南北戰爭三百年:中國4-6世紀的軍事與政權》,李碩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59.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這是從軍事角度聚焦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曆史的學術力作。作為一位專事中古軍事史、歷史地理、邊疆問題研究的歷史學者,李碩在本書中立足於這一時期的歷史背景,從兵種、戰術、騎射器物細節乃至士族與遊牧政權等方面寫起,充分利用大量中外相關史學典籍、文獻資料,將如此久遠的歷史風貌在書中呈現,顯示出紮實的學術根基和清晰流暢的寫史文筆。

《南京大屠殺研究——日本虛構派批判》,程兆奇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第一版,128.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多年來,作者對日本虛構派否定南京大屠殺的言論長期不懈地進行收集整理,逐一批判,撰寫了大量有影響的論文,得到中外(包括日本)學界認可。本書是作者2002年同名圖書的增訂版,新增內容近七成。怎樣才能阻擊日本右翼勢力的翻案活動?政治層面、國家層面的聲討當然重要,但從學術上展開正面交鋒,戰而勝之,則更具根本意義,此書價值正在於此。

《袍哥:1940年代川西鄉村的暴力與秩序》,王笛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11月第一版,69.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依據一份獨特文獻,本書帶領我們走進袍哥的世界。這份文獻是1940年代沈寶媛在成都郊區所做的田野調查報告《一個農村社團家庭》。通過對這份報告的解讀,並參考其他各種文獻,王笛為我們呈現了袍哥組織從起源到覆滅的大致歷史,他們的信仰、隱語系統、儀式和規範等。尤其難得的是,由於有沈寶媛報告的存在,我們得以瞭解袍哥“日常”的一面。

《清華簡與古史探賾》,杜勇著,科學出版社2018年5月第一版,129.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從古史研究的角度,本書深入發掘、介紹了清華簡的文獻價值。書中上編為“辨偽篇”,著重文獻的辨偽工作,具體探討清華簡《尹誥》《說命》《耆夜》《保訓》四篇;中編“徵史篇”則重點研究清華簡《厚父》《皇門》《祭公》《芮良夫毖》所反映的西周早、中、晚期政治史;下編“稽古篇”意在通過對清華簡《尹至》《尹誥》等篇記事內容的分析進一步發掘說明古史真相的材料。

《沈從文的前半生:1902-1948》,張新穎著,上海三聯書店2018年2月第一版,68.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繼四年前出版《沈從文的後半生》之後,作家、評論家張新穎基於不斷出現的新材料“續寫”此書。書中時間跨度為1902-1948年,其間中國社會變遷劇烈,沈從文經歷了出生、成長、求學、輾轉京滬等地、開始寫作等人生歷程。整部傳記資料豐富、敘事從容,在尊重傳主生平事實的前提下也不乏作者適度的信息取捨與得體評價。

《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英]彼得·沃森著,胡翠娥譯,譯林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248.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彼得·沃森是思想史寫作的大家,向以大格局的寫作風格聞名。沃森著迷的歷史,不是帝王將相征服與統治的歷史,而是人類如何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歷史。本書上自人猿揖別和火的使用,下至粒子物理和精神分析,囊括了人類思想到20世紀初為止的全部歷程,加上其前作《20世紀思想史》,可以說收錄了人類有史以來已然確立影響力的所有重要思想。

《宋徽宗》,[美]伊沛霞著,韓華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118.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在宋代歷史乃至中國古代史上,宋徽宗都是頗多爭議的人物。積聚了美國曆史學者伊沛霞對宋史及宋徽宗其人多年研究成果的本書以紮實的資料蒐集和嚴謹的學術態度、富於技巧的表達,努力接近宋徽宗的視角來看待他所面對的世界,他身處的困境以及對權力的追求,還有文學藝術的美好。這並非是一部非此即彼的翻案之作,而是從人文主義角度儘量客觀看待歷史和還原人物的有誠意的歷史寫作。

《宋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梁]沈約撰,王仲犖點校,丁福林主持修訂,中華書局2018年5月第一版,480.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由王仲犖先生完成的點校本《宋書》(1974年出版)以北京圖書館藏宋元明三朝遞修本、明北監本等互校,擇善而從,在校勘、考證等方面成就很高,受到讚譽。本次修訂改變王仲犖先生“不主一本,擇善而從”的辦法,選擇商務印書館百衲本為底本,更為符合古籍整理規範。在校勘、標點等方面都有所改進。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為當代古籍整理工作樹立了標杆。

《鐵血儒將鄭洞國:中國抗日名將鄭洞國圖傳》,鄭建邦胡耀平著,團結出版社出版,2018年2月第一版,98.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傳主為抗日名將、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鄭洞國先生,作者鄭建邦和胡耀平為其後人。本書以嚴謹而流暢的文字、翔實而珍貴的史料和圖片帶領讀者走進傳主傳奇奮鬥的人生。該書持論公允客觀,富有人文特質,是一部難得的傳記文學作品。出版後受到讀者們的肯定,並獲評“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長篇)”。

《新加坡華人通史》(上下),[新加坡]柯木林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第一版,198.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作為首部記錄新加坡華人歷史的通史,由新加坡歷史學者柯木林主編的本書從1819年新加坡開埠又追溯了500年,以華人為主線,對華人在不同時期的新加坡社會的特點、成就和貢獻有所介紹,政治、教育、經濟、文化等領域都有涉獵。值得一提的是這部著作由海內外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代學者參與撰寫及編輯。

《漩渦裡:1990-2013我的文化遺產保護史》,馮驥才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1月第一版,42.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全書完整、真實而又細膩地記錄了馮驥才人生的第二次重要“轉型”——從文學跳到文化遺產保護的心路歷程。馮驥才始終沒有離開作家的身份和作家的立場,這種立場不僅是思想的立場,還帶著一份濃厚的情感,而一件件具體的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故事,體現出了他作為知識分子對文化的敏感與自覺,責任與擔當。

《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鄭天挺著,俞國林點校,中華書局2018年1月第一版,156.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日記起止時間為1938年1月1日至1946年7月14日(中間有少量缺失)。在此期間,鄭天挺先後擔任北京大學秘書長、西南聯大總務長等行政職務,所歷所見所聞,繁多具體,並較為詳細地記在了日記中,因此,本書不只是一部“個人史”,更是一部西南聯大史,還為研究抗戰時期的社會經濟生活提供了很多第一手材料,具有多方面重要價值。

《中國鄉村:19世紀的帝國控制》,蕭公權著,張皓、張升譯,九州出版社2018年2月第一版,158.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蕭公權先生的學術代表作之一《中國鄉村》初版於1960年,原用英文寫就,這是其首個簡體字版。作為政治學家,作者關注的主要問題是,清王朝是如何確保其對鄉村居民的控制的。具體來說,控制手段包括:作為治安監控工具的保甲體系,作為稅收工具的裡甲體系,應對饑荒問題的糧倉體系,由鄉約講習等構成的思想控制體系等。書中的政治學分析深具啟發性。

《追尋“我們”的根源: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與國家意識》,姚大力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1月第一版,69.00元

中華讀書報:2018不可錯過的歷史和傳記好書

這是姚大力先生分量很重的一部文章集,所收文章分為四組:第一組凡七篇,泛論中國歷史上的族群認同、國家認同以及二者的關係問題;第二組五篇主要聚焦於如何認識歷史上各少數民族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積極貢獻;第三組五篇主要關注蒙古帝國與元朝;最後一組的四篇論文,則分別考察族群認同在回族、滿族形成和鮮卑拓跋部早期歷史書寫之中的作用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