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破五叫“送窮”

大年初五是“破五日”。舊時的正月初五,人們看的和小年(冬至)一樣重要,因為春節期間有“封刀”、“封剪”、不做家務活的習俗,到了此日,這些禁忌就全打破了,謂之“破五”。“破五”還叫“潑汙節”,可在這天倒掉五天來積攢的垃圾和灶灰,放鞭炮驅邪,寓意新的一年送出窮困,迎來富裕和幸福,謂之“送窮”。這天有全家吃水餃、有生意開張等等,以求新的一年“福、祿、壽、財、喜”。“破五”還含“送年”意思,過了這一天,工作生活就慢慢恢復了常態。

為何破五叫“送窮”

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禁忌,例如不得用生米做飯、父母不得動針線、不得倒垃圾、不得打碎東西等等。初五之後,這一切就解禁了。清末詩人馮文洵在詩中就吟道:“新正婦女忌偏多,生米連朝不下鍋。杯碗捧持需謹慎,小心破五未曾過。”

為何破五叫“送窮”

“送窮”的日期,有幾種說法。宋人陳元靚說,在人日(正月初七)的前一天,即正月初六,而持初五說者卻居多。具體儀式,《歲時廣記》載:此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置通衢,以送窮。”這是說,送窮時要為“窮鬼”準備一些行當,特別是要帶上乾糧,讓其順順利利離開。

“送窮”習俗反映了人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在新的一年能過上幸福生活的美好心願,在各地有著強烈的地域特色。在長時期演變中,“送窮”習俗也在與時俱進,一些低俗部分,如用紙造婦人,“送窮媳婦出門”;這一天要吃的特別飽,以“填窮坑”等,都漸次淡出。

為何破五叫“送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