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重現火災前的巴西國博:文物不再,但記憶永存

去年,巴西國家博物館遭受火災,約2000萬件文物損毀,其中包括原住民手工藝品、恐龍殘骸等等。這些損失難以彌補,而與此同時,人們正努力通過數字技術再現這些文物。最近,由谷歌藝術與文化平臺(Google Arts & Culture)推出的虛擬訪問博物館計劃利用其街景技術,將博物館中曾經的展品和展廳呈現在人們眼前。平臺項目經理錢斯·科夫努爾(Chance Coughenour)寫道,“即使圖像無法取代失去的東西,但技術至少提供了一種途徑讓我們去記憶。”

去年9月,一場大火襲擊了巴西國家博物館,毀壞了其長達200年的收藏中大量的世界級藏品。大火之後的錄像片段顯示了被燒黑的牆面以及滿是灰燼和碎片的地板。1784年發現的渥拉斯頓環形山隕石成為這場災難中的倖存者,這塊巨石重達5噸,依然牢牢地位於其基座之上,而它下方的物體已經被大火燒成了碎片,難以辨認。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大火後的巴西國家博物館俯拍圖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火場中倖存的隕石

對於這場災難所造成的損失仍在記錄當中,不過,一些文物已經受到了修復。10月,研究員們對1.15萬年曆史的人類頭骨露西亞(Luzia)所留下的化石碎片進行了篩查,這是美洲大陸上已知的最早的人類化石之一,發現於1970年代。12月,博物館研究員們表示,他們已經從火災留下的殘骸中拯救了1500餘件文物,據美聯社報道,這些文物包括本土弓箭、一隻秘魯花瓶和一個前哥倫布時代的骨灰甕。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研究人員展示露西亞化石碎片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從火災中搶救出的動物陶器

與此同時,巴西政府撥款1000萬雷亞爾(約合260萬美元)用於重建。“我們只能期望能夠在灰燼中找回我們的歷史,”博物館的一位研究者毛利里奧•奧利維拉(Maurilio Oliveira)曾就露西亞頭骨碎片向《紐約時報》表示。

這顯然是個漫長的過程。而在研究人員們繼續在瓦礫中搜尋、統計“傷亡人數”的同時,由谷歌藝術與文化平臺(Google Arts & Culture)自2016年發起的博物館電子導覽已經推出,這一計劃邀請人們來到虛擬博物館中“漫步”。2016年,谷歌藝術與文化平臺和巴西國家博物館合作,將其藏品數字化。這一合作的初衷是“讓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人們都能看見並瞭解加這些古代文物。”而隨著火災的發生,這一項目顯然擁有了更大的用途。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從谷歌藝術與文化平臺上看到的博物館空間

網絡訪客們能夠“進入”博物館,360度地參觀其中的文物,其中包括原始面具、陶器以及色彩斑斕的蝴蝶標本。由於這一計劃運用了虛擬街景技術,因此能夠產生“親眼所見”的體驗,彷彿你自己在展廳中穿過,走過一個個拱形的門洞,俯身凝視玻璃後方的花瓶。通過此外,這一項目還包括一些電子展覽,如展示幾千年前巴西沿海捕魚文化所產生的貝殼、工具、武器等等。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花瓶

這隻花瓶由瑪拉究阿拉(Marajoara)文化的工匠製作,這些人生活在公元約400至1400年間巴西亞馬遜河沿岸。瓶身上螺旋、流動的圖案讓人聯想到波浪和漣漪,據說,這件文物曾經和許多前哥倫布時代的瓷器同處博物館的同一間展廳。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古埃及石棺

這個由石膏和木頭製成的石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約750年,對於石棺主人的生平,研究者們在研究石棺上的象形文字時苦苦思索了許久。基於這些文字,他們推測她是一名領袖,或是在廟宇中為阿蒙神獻歌的歌者。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19世紀非洲國王的木椅

這把19世紀的木椅具有精心雕刻的側邊,它是約1770年至1780年達荷美共和國國王Kpengla的王座的複製品。在巴西國家博物館,它曾與其他非洲藝術品共處一室。

事實上,谷歌的這一項目已經不是第一次利用數字技術來保護博物館的收藏了。在大火發生後,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學生們呼籲人們提供在博物館中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並收到了成千上萬的回覆。類似的,維基百科請求曾到訪博物館的遊客將照片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平臺上。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遊客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平臺上的照片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遊客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平臺上的照片

谷歌重现火灾前的巴西国博:文物不再,但记忆永存

遊客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平臺上的照片

“技術進步,比如高清攝影、攝影測量法、三維激光掃描以及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不只帶來了新的藝術形式,也幫助我們守護珍貴的世界遺產,”谷歌藝術與文化平臺的項目經理錢斯·科夫努爾(Chance Coughenour)在一篇博文中寫道,“即使圖像無法取代失去的東西,但技術至少提供了一種途徑讓我們去記憶。”

(本文編譯自mymodernmet、smithsonianmag、theguardian等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