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平治」陳新華:學習貫徹新預算法 依法深化財稅改革

「学思平治」陈新华:学习贯彻新预算法 依法深化财税改革

陳新華:學習貫徹新預算法 依法深化財稅改革

學思平治

「学思平治」陈新华:学习贯彻新预算法 依法深化财税改革

第一,關於完善政府預算體系。結合新預算法的規定,下一步要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將政府性基金預算中用於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以及主要用於人員和機構運轉的項目收支列入一般公共預算,對繼續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的支出,加大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統籌安排使用。加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的比例。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統籌使用。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編制。研究將金融企業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報範圍。加強一般公共預算各項資金的統籌使用。結合稅費制度改革,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取消城市維護建設稅、排汙費、探礦權和採礦權價款、礦產資源補償費等專款專用的規定,統籌安排這些領域的經費。

第二,關於積極推進預算公開。進一步推進財政預算公開,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預算公開到經濟分類,轉移支付預算分地區公開,並公開地方政府債務預算情況。進一步推進部門預算公開,進一步擴大部門預算公開範圍,部門支出預算公開到經濟分類,並按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公開。

第三,關於改進預算控制方式。收入預算從約束性轉向預期性,允許地方政府經批准舉借債務。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各級一般公共預算執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於衝減赤字或者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預算執行中出現短收的,經報本級人大批准,通過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減少支出或增加赤字發債解決,其中地方增加的赤字在下年預算中予以彌補。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財政部門會同各部門研究編制三年滾動財政規劃,強化其對年度預算的約束。

第四,關於改革和完善轉移支付制度。一是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屬於中央事權的,主要通過中央本級支出安排,少量通過專項轉移支付委託地方管理;屬於中央地方共同事權的,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擔支出責任,中央分擔部分通過專項轉移支付承擔;屬於地方事權的,由地方承擔支出責任,中央主要通過一般性轉移支付給予支持,少量的引導類、救濟類、應急類事務通過專項轉移支付予以支持,以實現特定政策目標。二是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清理整合一般性轉移支付項目,建立一般性轉移支付穩定增長機制,加強一般性轉移支付管理,將一般性轉移支付納入重點支出統計範圍。三是從嚴控制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清理整合專項轉移支付項目,逐步改變列收列支專項管理辦法,嚴格控制新設專項,採取一個項目一個資金的管理辦法。四是規範資金分配,取消地方資金配套,嚴格資金使用。五是逐步取消競爭性領域專項轉移支付。取消部分競爭性領域專項,研究用稅收優惠政策替代部分競爭性領域專項,探索實行基金管理等市場化運作模式。六是調整優化中央基建投資專項。在保持中央基建投資合理規模的基礎上,劃清中央基建投資專項和其他財政專項轉移支付的邊界,著力優化中央基建投資專項支出結構。

第五,關於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賦予地方政府適度舉債權限,明確舉債主體,規範舉債方式,控制債務規模,嚴格舉債程序。規範地方政府債務資金使用,限定債務用途,納入預算管理。認真落實地方政府償債責任,劃清償債責任,建立風險預警,完善應急處置。妥善處理存量債務和在建項目後續融資。降低政府利息負擔,妥善償還存量債務,確保在建項目資金。

第六,關於增強預算執行的規範性、嚴肅性。在預算執行中,各級政府一般不制定新的增加財政收入或者支出的政策和措施,也不制定減少財政收入的政策和措施;必須作出並需要進行預算調整的,應當在預算調整方案中作出安排。預算執行中增加或減少預算總支出以及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的,都需報人大審批。各級預算的收入和支出實行收付實現制,特定事項按照國務院規定實行權責發生制的有關情況,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國務院相關文件還進一步規定,地方各級財政除國庫集中支付年終結餘外,一律不得按權責發生制列支。

(陳新華:長安街讀書會成員、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

「学思平治」陈新华:学习贯彻新预算法 依法深化财税改革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近千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直機關及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青聯委員、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書友以書相聚,以學養才。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