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價位段的筆記本,揹著你閹割的細節有哪些

在輕薄本市場中,5000價位段被多數初入職場的白領和在讀學生所追捧,大家也稱之為"主流價位段",但實際上,有很多的小白用戶以為購買了主流價位段的筆記本就萬事大吉了,雖然各大品牌廠商對5000元價位段的筆記本下足了功夫,給消費者有著不錯的選擇,但實際上在這些眼花繚亂的誘人條件下,相同配置的筆記本,其實有很多細節的地方被偷偷的閹割掉了,給用戶帶來的使用感卻非常差。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解一下購買輕薄本的時候,哪些問題會最容易出現?

只有兩個接口,何談輕薄便捷?

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大家總會免不了要用到外接設備,而筆記本作為生產力工作,依然是這些設備數據存儲、處理和交換最重要的核心。想象一下,當你需要把相機拍攝的數十G容量的視頻,通過USB-A接口導入電腦,配合外接鼠標進行簡單剪輯處理,然後用HDMI接入投影儀分享給大家。不難發現,即便是這樣一套簡單的操作,電腦在其中就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但如若電腦不具有這些標準的接口,這一切又將會變得多麼的繁雜。

不過在現在的輕薄本市場中,很多的廠商為了能夠把產品做得更輕更薄,不惜犧牲了用戶的使用感受,把筆記本的接口只留下兩個Type-C,說的是為了能夠方便,但是隻有兩個接口,一個要經常連著電源,而另一個就只能被各種插頭來回使用,這樣的設計無疑是給用戶帶來了使用上的負擔,而且還要插轉接器,真的是非常不方便。

5000價位段的筆記本,揹著你閹割的細節有哪些

16:9比例寬屏,追劇才叫真爽

對於職場人士和學生黨來說,日常都會使用筆記本查閱資料,撰寫報告,看看視頻,因此屏幕也是影響用戶體驗的一大因素。更寬的16:9比例屏幕,能讓用戶獲得更大的多任務可視空間,雙窗口並排可同時查看資料並進行內容撰寫,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主流的屏幕比例,觀看視頻和網頁也不會出現上下黑邊,娛樂工作都能更加沉浸其中。

在眾多的輕薄本廠商中,有一些廠商為了能夠在產品力上誘惑消費者,不惜把屏幕做成一些比較特殊的3:2比例,稱之為全面屏,其實就是為了讓屏幕的屏佔比更大,反而是影響了用戶的體驗感受。

其實網絡上也有的人在問,到底需要買什麼比例的屏幕,看完下面的就明白了。

反駁一下網絡上關於3:2 更適合辦公,看豎版文檔能更多地顯示內容的觀點:

1.看更多的內容主要取決於屏幕的尺寸/分辨率還有你能否適應更小的文字,可調節的因素很多,真不覺得3:2會有幫助。相反16:9比例在屏幕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屏幕橫向分辨率要遠高於3:2,因此對於商業用戶來說可以更好的同時在一個屏幕內處理兩個或者更多的文檔,尤其是處理多表格數據對比時,優勢更加明顯。

2.按我自己的工作場景舉例:

5000價位段的筆記本,揹著你閹割的細節有哪些

瀏覽郵件:要看清楚每個郵件的關鍵信息--- 發件人/主題/時間/大小…等等,同時能夠關注左側郵箱各文件夾信息以及右側的會議/日程安排,我們需要一個絕對寬幅的顯示器,更別說在這橫向的三大部分間再擠入一個閱讀窗格了(橫向共4個部分)…… outlook對3:2真的是很不友好。

5000價位段的筆記本,揹著你閹割的細節有哪些

當需要查看/編輯一個複雜的excel文檔時,常常有十幾列的信息要同時看在眼裡,這是又窄又高的3:2辦不到的。在我們的閱讀習慣裡面,需要看完整行然後向下滾動,3:2鼓吹的"能多看幾行"實際上在16:9鼠標輕輕的滾動就解決了, 然而看不到右邊的內容對3:2來說卻是個死穴。

5000價位段的筆記本,揹著你閹割的細節有哪些

16:9的顯示器在處理/閱讀文件的同時,假如左右兩側有空白地區,通常都會被一些懸浮窗所佔領,很少有人在辦公的同時不打開社交即時通訊工具或者隨時用來記錄的便籤又或者別的什麼小東西,總之左右兩側的空地是受歡迎並會被合理使用的。

5000價位段的筆記本,揹著你閹割的細節有哪些

5000價位段的筆記本,揹著你閹割的細節有哪些

(注:左圖來自百度、右圖來自華為官網)

此外,在使用過程中,對於輕薄本,細節非常的重要,有的筆記本能夠配備了2個USB-A和1個USB-C接口,不但能讓外接設備不需要再單獨購置轉接口,而且新老規範的設備都能順暢使用,同時減少用戶外出攜帶物品的負荷。此外全尺寸HDMI接口,外接投影顯示設備會輕鬆方便,出門開會不需要再滿處找轉接線,同時避免了轉接口出現兼容問題的尷尬。與此同時,16:9比例屏幕,保證沉浸使用體驗的同時,也會讓屏幕看上去更加適配,這樣看電腦才是真正的身臨其境。

總的來說,在5000元價位段的輕薄本系列中,註定不會是在各個方面做到極致,但是能夠真心的從用戶角度出發,以用戶的體驗感去著想的輕薄本,註定會成為大眾眼裡的"青年良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