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

窗外寒風一夜,

小夥伴們準備好

迎接今冬的第一場雪了嗎?

想在溫暖的室內

煮一壺清茶

茶香飄滿整個空間

連呼吸都晴朗

想在寧靜的雪夜

就著小夜燈

讀一本天馬行空的書

我的宇宙裡有萬畝茶田

今日大雪

值冰封時節

念天寒地凍

讀茶送暖

01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尋訪千利休》


“尋覓無心之美,點滴積累,始成靜謐堅韌的一服茶。” 枯冷清寂並非寂茶的全部,勘破生死的圓融如意,才是永恆的美。

《尋訪千利休》是山本兼一先生的集大成之作。作者用極其唯美的筆觸,用清雅的文字,帶領我們穿越數百年的時光,走進那一處庭院,那一方茶室,在千利休的理想中的寂茶裡,尋覓無上的美的足跡;用極為巧妙的結構,漸漸顯現出利休其人的輪廓,其經歷的脈絡,其思想的核心。

書中的千利休美而且前衛。茶禪一味,茶是形式,禪才是靈魂。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02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大觀茶論》

宋代茶書和茶人的世界,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細膩講究也無可比擬。從這些茶書中,我們看到了宋人創造的複雜瑰麗的茶世界。論茶技、茶藝、茶道之餘更透露著當時茶道的巔峰審美。全文短小精煉,書裡詳細描述了宋代鼎盛的飲茶之風,也展現了當時主流的茶道藝術。

一杯酒,一杯茶,

江山依舊在,皆歸塵與土。

掃雪烹茶,紅泥火爐,古茶之妙盡在淺淺的一杯。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03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茶館》

《茶館》是一部三幕話劇,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通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芸芸眾生。話劇中人物眾多但性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茶館中人物的命運也暗示著當時社會的走向。

劇本中,舊時老北京茶館獨特的文化氛圍躍然紙上。舊時的茶館是市民們幾乎僅有的公共空間,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混雜其中,上層人物與平民百姓一桌喝茶聊天。然而同桌不同命,越是苟且躲避以求自保,就越是被各色無賴欺壓魚肉,一輪輪地盤剝搜刮,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茶不分貴賤,可這是個什麼世道呢?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04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茶葉大盜》

這是一部描寫大英帝國東印度公司僱員羅伯特·福鈞在華經歷的歷史故事書,情節非常吸引人。寫法像小說,將羅伯特·福鈞個人的“冒險故事”講述的異常精彩。羅伯特·福鈞的故事核心是受東印度公司在利益和社會需求驅動的商業行為資助,憑藉著自己的植物學才華和強烈興趣在中國尋找優茶種的故事。

百年以降,茶葉是古老中國的經濟支柱之一。福鈞深入當時沒有外國人涉及的中國茶區,學習中國茶葉的栽培、育種和製作,將中國茶引種到印度,從而改變了世界茶葉的格局。

本書格局略小卻也具體而微,一系列微小的改變卻能推動世界發展的進程。雖然距離樹立的世界已經過去百餘年,但書裡描寫的的商業鬥爭,以及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放到今天也依然適用。這也是從茶身上看到的另一種悲哀。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05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茶,湯和好天氣》

吃貨福利,深夜報社,減肥殺手。

這是一本由很多篇名家寫就的關於美食的散文合集。一份很小很小的食物,帶來很多很多的安慰。

中國向來是“民以食為天”。這本美食散文集描寫了大江南北的民間小食,讓人一邊看一邊流口水。書中描寫的民間小食貼近生活,這種深刻的美食記憶最為致命。儘管食物描繪很誘人,但更多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文化、故鄉、思念。

在教科書裡讓人背誦到厭倦的文字,也能如此有趣,它們飽含了超越時空的共鳴與感悟,這些值得你聆聽的喃喃細語,竟不是生澀難懂的道理,而是我們直麵人生的力量。

若得浮生半日閒,便是人間好時候。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一壺好茶,一碗湯,在山中偷得半日的閒情逸致。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對雪讀茶書,適合雪天讀的經典茶文化書籍


坐對尤宜雪煮茶

願每個冬天

有茶陪伴

萬山春意

綿綿於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