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焦慮影響了我的“學渣兒子”

近日,朋友圈一位學霸媽媽的教育心得火了,這位碩士媽媽分享了自己從準備做母親時就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態,希望培養出優秀的兒子,而當時她對“優秀”二字的定義也主要體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

但就如她所說,兒子的天資有限,不管如何刻苦努力的學習,成效一般,在她接受了孩子並不是太擅長學習這一結果後,她的心態也就轉變了。

她發現了更多的這位“學渣兒子”的其他優秀的方面:我的孩子,雖然語文很糟,可是他孝順父母,懂得父母的辛苦。我想,我的兒子長大後一定會自食其力,不管是做廚師也好、做保安也好、當一名快遞員也好,做完了一天的工作,他回到自己溫暖的家,做一名體貼的丈夫、一位負責的父親,當我們生病的時候,他願意耐心照顧陪伴我們……

我的焦慮影響了我的“學渣兒子”

我的焦慮影響了我的“學渣兒子”

我的焦慮影響了我的“學渣兒子”

我的焦慮影響了我的“學渣兒子”

我的焦慮影響了我的“學渣兒子”

好學家知道,很多家長都有著同樣的問題,在大環境下,為了升學能夠進入好的小學、初中、高中,為了能夠在高考中一朝得志考入好的大學,為了在名牌大學的光環下進入好的企業、公司,為了種種...,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往往,孩子還不能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競爭,這個社會的壓力的時候,家長們就已經籌謀每一步,並在把自己逼的焦慮的同時將壓力也無形中過渡到了孩子身上。好學家住的公寓有很多都是家長為了學區而買的,因此看過太多雞飛狗跳的陪做作業現場,看過太多種種小事被家長唸叨、責備甚至打罵的孩子,往往家長的話語都是:媽媽(爸爸)為了你,一家幾口都擠在這個小房子裡,你為什麼還不努力?好學家也看到很多次鄰居在電梯口質問孩子:這次的考試怎麼就考這麼一點?在週末的早晨隔壁的鄰居高呼:快點!要遲到了,你下午還有英語班,記得帶作業本!作為旁人,好學家看到的更多的是挑燈夜戰的孩子,焦躁的父母。

這些種種,能說孩子不努力嗎?不能,因為他們一週連玩的時間都沒有。所以,就像朋友圈中的這位學霸媽媽所悟,孩子成長期,一味強調成績並不可取,決定孩子一生的不僅有成績,還有樂觀的心態,寬容的精神,直面挫折的勇氣...一個人不是學習的料,但有著堅毅、善良的品性同樣能在其他地方發光發彩。

當然,也在網上網友的評論中看到很多關於“引導”這一說法,有很多人也認為,孩子的學習是在於家長的方法是否用對,有些家長說到自己的孩子小學成績偏下,初中中等,到了高中中上,高三的時候已經能進年級前20。好學家不否認這種情況,畢竟每一個孩子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學到多少吸收多少就在於孩子們自己在哪塊努力對了,是否掌握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以,好學家在最後想說,家長與孩子一樣都得不斷學習,都要不斷的進修,為孩子當好引路人。但,當孩子那麼刻苦還學不進去的時候是方法不對,當孩子那麼努力學不進去且方法都用盡的時候就得接受事實,放下焦慮,讓孩子在一個溫暖、簡單、不攀比的家庭成長比揠著他生長的環境更能使他成功,尤其,他雖是學渣但他也得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