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開年點名的9個副省(市)長,都有這件事兒

撰文 | 高語陽

昨天(1月2日),工作日第一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2018“打虎”簡報,總結了2018年共有23名中管幹部接受審查調查,21名中管幹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觀海解局注意到,在中管幹部接受審查調查的人中,有7人是副省長,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人中,有8名副省長(其中一個是天津市副市長),這8人中有6人是與接受審查調查的人重複,因此,“打虎”簡報中提到的副省(市)長共9人。

也就是說,2018年,9名副省(市)長接受審查調查或被處分。而且,記者查看了他們此前的分工,以及每個人落馬的事由,發現其中有很多特點值得一說。

其中有1人被降級處理

先看看是哪9人。在2018年,接受審查調查並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有6人,分別是:

山東省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季緗綺陝西省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馮新柱江西省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李貽煌貴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長王曉光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原黨組成員、副主席白向群貴州省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蒲波

另外3人是接受審查調查的江蘇省原副省長繆瑞林,以及被處分的遼寧省原副省長劉強,天津市原副市長陳質楓。


中央紀委開年點名的9個副省(市)長,都有這件事兒


其中,陳質楓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在2003年1月出任天津市副市長,2008年1月已經轉任天津市政協副主席,2013年退休。

他在被處分前已經離任副市長崗位,而且在退休5年後被查,2018年8月7日,陳質楓被通報給予留黨察看二年處分,按副廳級確定其退休待遇。他是被處分的人中唯一被降級處理的。

3人涉“三大頑疾” 5人被指破壞政治生態

陳質楓的處分通報中提及他在黨的十八大後,仍多次違規打高爾夫球。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評論稱,2018年被通報的中管幹部幾乎都踩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紅線,“吃喝、旅遊、高爾夫”是三大頑疾。

記者注意到,竟然有3人的處分通報中都提到高爾夫。除了陳質楓,貴州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長王曉光在通報中被提及違規推動國家明令禁止的高爾夫球場建設項目;江西省政府原副省長李貽煌公款打高爾夫球。


中央紀委開年點名的9個副省(市)長,都有這件事兒

王曉光


“破壞政治生態”也多次出現在通報中,至少在5份通報中有提及:

江西省政府原副省長李貽煌搞“小圈子”,扭曲選人用人政治導向,破壞所任職的國有企業政治生態;遼寧省政府原副省長劉強長期賣官鬻爵,嚴重破壞所在企業和地方的政治生態;貴州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長王曉光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相互交織、甘於被“圍獵”的典型,其行為嚴重破壞了貴州省的政治生態和市場經濟秩序;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原副主席白向群長期賣官鬻爵,嚴重破壞當地政治生態;貴州省政府原副省長蒲波亦官亦商、“親”“清”不分,嚴重破壞任職地區的政治生態。

除此之外,對抗組織審查,不如實填寫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收受禮品、權錢交易,違規從事營利活動和違規經商辦企業的情況也比較多。

比如,蒲波的通報中就提到他違規經商辦企業,違規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股權和購買定向增發股票,季緗綺也違規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

分管領域和落馬事由密切相關

作為副省長,有各自分管的領域,而他們落馬的原因與分管領域密切相關。

比如,陝西省原副省長馮新柱,他負責農村、農業、扶貧、救災、民政、食品藥品安全方面的工作。

在他的雙開通報中明確提及,他對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落實不力、消極應付,且利用分管扶貧工作職權謀取私利。


中央紀委開年點名的9個副省(市)長,都有這件事兒

馮新柱


作為負責扶貧工作的副省長,利用自己分管的領域謀取私利,他可以說非常典型。

記者注意到,在分管領域中,江西李貽煌、貴州王曉光都負責工業、國有資產管理、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李貽煌的雙開通報中就提到,他利用國有企業的資源謀取私利,違規干預企業決策,而且,還說他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涉嫌濫用職權犯罪。

王曉光則是利用職權為有關企業承攬工程提供幫助並約定收受好處費,違規從事營利活動並獲取鉅額利益。

此外,還有兩人分管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分別是內蒙古的白向群和貴州的蒲波。其中,白向群通報中提及,他在購買住房中侵犯國家、集體利益。山東季緗綺的通報中提到他低價購買住房。

資料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校對 | 羅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