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中國傳銷密碼三,沒有贏家的萬億“騙局”

(這個文章其實是一個傳銷種類細分列表,這兩張圖做下來花了倆月時間,只是提供一個技術層面的分類方法,不羅列就沒有歸納,可惜的是有些眼瘸的還是假裝沒看見。)

2016年1月,國家層面再提“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針,首先突出的是科學立法,立良法。在這個大原則下最值得改變的法律就是傳銷罪,推動其重新界定涉及千萬家庭,營造全民守法的氛圍,抑制民間資本浮躁,為民資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提供標尺。

改變前提是說清楚其現狀的複雜性和發展性、現有法律的侷限、操作層面的痛點、媒體與大眾的誤解,其後再談修改建議,本文目的如是,同時也是一個傳銷識別與判斷的科普文。

附圖一:傳銷元素週期表(多層次營銷與傳銷的多層次詐騙元素對比)附圖二:營銷漸變傳銷及人群流向簡圖(接盤俠圖)

傳銷,原理上和直銷同出於幾何倍增的人際網營銷,業界將二者形容為孿生性質。直銷以產品利潤作為多層次分配屬於正常經濟行為,傳銷以虛構虛擬、假冒偽劣、無中生有等掩飾騙取資金直接進行再分配。一旦偏離直銷的銷售本質就會演變為拉人頭的涉嫌傳銷,而這個轉變是基於個人格局視野常識及理解不同,以及人際網中口口相傳的誤差積累所導致的漸變,其過程無法量化監管,久而久之這個漸變過程的過度延遲,演變出各種傳銷新花樣,治理難度亦呈現出幾何級增長,而其他國家對這個業態的監管都是難題,無人可以借鑑亦無歷史可以借鑑的狀態下就拖延至今。

傳銷在國外的名字是金字塔詐騙,無限連鎖,龐氏騙局,層壓式,老鼠會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對外移民人數的劇增、中國經濟的國際化進程等諸多因素,不斷交叉感染更新變異,種類及操作手法以一年半為一個週期不斷翻新,而預防傳銷的口號只有餡餅一個,專業方向則更是一地雞毛。

在演變過程中兩個中國特色的變異品種,異地傳銷和資金盤傳銷,兩者均為純粹詐騙手法。異地傳銷即本地本省人不能參與的傳銷,絕大多數以五級三階製為獎金制度,層層保密的多層次詐騙為管理精髓,在大陸歷時十餘年不斷演變,分為“北派傳銷睡地鋪,南派傳銷住別墅”兩種。資金盤則是依賴各種虛構道具甚至沒有道具,空口白牙拿一個所謂的多層次獎金制度行詐騙之實,更簡單的說就是把直銷的產品丟掉,只使用直銷的獎金制度或掛著直銷公司名頭。

同時,頂級智商的互聯網概念傳銷招搖過市,其與詐騙類傳銷不同在於,幾乎具備所有合法身份,無懈可擊的商業模式頂層設計,有利潤有運作有未來規劃有地推,該類共性為:以未來收益作為多層次獎金來源,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為多層次風險融資。其模式複雜到橫跨三五個行業,太平洋直購曾經在央視與數個行業精英公開辯論模式的可行性無人能下結論,儘管崩盤但是無數傳銷公司依舊踩著他的腳印,在描繪一個又一個未來收益的天大餡餅,堂而皇之出現在各種公眾視野裡宣傳暴富。

2011年開始,原始純粹的資金盤基本消失,全部轉移陣地至互聯網,與純詐騙的網絡傳銷結合,以此形成的“‘市場’連鎖反應”,導致境外空殼詐騙公司的資金盤大規模進入國內,其中以WV、MMM首推,姜昆牽連的也是此種類型,因境外公司炒作概念炮製虛假新聞,參與者基數急劇加大,為目前網絡傳銷重點預防對象,此上三種變異形態的詐騙傳銷共性特點是華人騙華人(MMM是特例),絕大多數來自於北美華人圈裡的直銷垃圾堆,以北美企業誇大虛構背景在香港、馬來西亞、泰國等周邊區域召集國內下線開辦會議營銷行騙。而國內網絡傳銷則不斷“學習+創新”在國內不斷更新,MMM的多個國內翻版則再次證明了強大的山寨精神,李逵李鬼攜手縱橫互聯網灰色地帶。被工商總局點名的WV夢幻之旅,在公眾號和朋友圈叱吒風雲兩年有餘無人過問,更有云在指尖的揭露者被傳銷份子圍攻舉報而導致封號,而MMM操作變異而來的類基金按天計息的最新網絡傳銷,已經大量出現,其中混亂可想而知。

大眾認知習慣了碎片化,從預防傳銷的出發點,我們就用簡單碎片化的多線程框架,描述下傳銷認知的現狀,而後結合傳銷元素週期表,為大眾提供一個相對全面的描述:

一、以傳銷操作地分為

境外傳銷,異地傳銷,本地傳銷,互聯網傳銷。境外傳銷多數在境外會銷現場下單,現在多轉型互聯網操作,以舊金山,馬來西亞,香港三個地區最多。

異地傳銷則是傳統類型傳銷,就是所謂的南派北派,跨區域後通過日常管理限制,造成相對或絕對的封閉洗腦環境接受單向信息填鴨式灌輸。

本地傳銷多數是類直銷的傳銷,資金盤兩種居多,類直銷的有法人背景可能有辦公地點,資金盤的則是傳銷游擊隊。這個類型只是相對異地傳銷而言,後面不做贅述,熟人社會的環境變成互聯網+的社交形態後,網絡就模糊了本地這個概念。

互聯網傳銷最為多樣化,其中又分為互聯網純詐騙傳銷,發展對象為陌生網友,以網資傳銷、mmm傳銷為代表,傳播媒介主要是網絡論壇及各種即時通訊工具;另一種是以互聯網概念為噱頭的複合型傳銷,多有真實法人背景迷惑參與者,其發展下線多數還是在傳統社交範圍內,後期蔓延時才會利用網絡媒介(社交的自然衍生),這個區別方法上主要在於:前者以個人為主體的詐騙破壞互聯網誠信基礎,後者以法人為背景的忽悠互聯網虛擬產品更接近於傳統傳銷,主管部門現在還是粗暴統稱為網絡傳銷,並未區別對待。以網絡網友為下線來源是網絡傳銷,還是以網絡概念為暴利噱頭是網絡傳銷,矮矬窮和高大上擁有同一個馬甲,這也確實是互聯網帶來的糾結。

----------------------------------------------------------

二、以載體分為

依託產品的類直銷傳銷;製造各種虛假商業概念的概念類傳銷;無產品無公司頂多有個網站的純詐騙傳銷(異地、資金盤、境外盤);境外空殼公司的傳銷從本質上來說也與詐騙沒什麼分別,類比的話就是街頭詐騙與商業詐騙的區別而已;單純以產品為區分,則更是無奇不有,包治百病十全大補沒人相信了,各種專家訪談科學檢測方式的忽悠卻真假難辨。直銷的產品傳銷都有,直銷沒有的傳銷更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遊的,這些還是你能看得見的,還有看不見的各種虛擬資產,虛擬貨幣,虛擬概念,甚至虛擬資格,紙條都沒有空口白牙的一個說法(1040傳銷的無中生有非常強大吧),或者兩千元開個臨時網站給你畫幾個圈兒的“點位”,畫在紙上的樓房,都是讓你心甘情願交錢的一個道具,為了傳,挖空了心思,其創新能力在三百六十行裡無人能及,沒有底線更沒有邊界,顯然是一個最具“想象空間”的夢幻級行業。

直銷以產品為導向以獎勵為輔助,而類直銷的傳銷則是產品弱化甚至消失,以輔助性獎勵為主導。比如直銷以境外旅遊作為輔助性獎勵,而傳銷則以旅遊為主力產品,添加各種虛假元素就能在國內大行其道,以WV夢幻之旅為登峰造極的代表。直銷監管現狀裡也許為了避免過度監管抑制業內創新,間接導致這一層面的監管基礎理論目前依舊是空白期,而從表面看起來則是監管部門缺乏足夠專業水準。監管和治理缺乏新意,甚至看不到有較專業的新觀點發表,實在令人遺憾。希望未來新的治理思維,能把以產品為導向以法律法規形式量化落實到實處,管不住他們的嘴,管產品和獎金制度總可以吧,談到獎金制度,請不要回避多層次的現狀,以往的迴避模糊了多少本質,該懂的都懂。

吐槽下,以產品為導向這句直銷業第一原則下,各種原始股獎勵嫁接入獎金制度,更有違背經濟原理的的靜態獎金制度廣泛流行,很顯然有些部門的右手放在了左臉上。更不必談直銷產品虛高價格,有些直銷企業核心產品十幾年未變,只創新獎金制度不創新產品的現狀,應該是左手放在右臉上了。我們是不是應該明令禁止在獎金制度中、宣傳中,添加任何不可預測的未來預期收益,這種不可預測性很容易演變為欺騙甚至主觀詐騙,多數直銷系統都曾經明裡暗裡有過這種操作違規,卻無法可依,時過境遷的直傳兩條例讓人疼的要命還喊不出口。

----------------------------------------------------------

三、以獎金制度來分類

依次是這幾類居多(都是多層次),五級三階制(異地傳銷的特徵之一),級差制度,分盤矩陣制度,雙軌制度,混合制,太陽線;還有玩動態靜態的多層次外的獎勵,領導獎的等等花樣,制度類也是一年半一個翻新週期,以此為判斷傳銷與否的標準其實已經時過境遷,這裡略過不談。

在國內治理傳銷現狀的盲區裡,還有個龐氏騙局,該類騙局多數情況下並沒有多層次獎金制度甚至可能是單層次,而且沒有清晰明確的團隊計酬獎金制度,其收益一般不會高於20%沒有傳銷的幾何倍增概念和拉下線賺錢的操作,本質上與傳銷都是擊鼓傳花,遊離於目前傳銷罪法律之外以非法集資定義居多,多指高息攬儲後低息放貸這樣的非法集資,有關部門應該予以重視了。該類騙局多出現於就業不充分的二三線城市周邊農村,群體事件頻發。大家所熟悉的案例莫過於萬里大造林,吳英案,嚴格來說現在的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也屬於,而國外最出名的莫過於納斯達克創始人麥道夫的龐氏騙局。

----------------------------------------------------------

四、以資金流動方式來源分類

異地傳銷是赤裸裸的擊鼓傳花資金再分配,當然他們肯定不會承認,口頭宣傳中各種投資各種項目都是來自於國家安置的二平臺,臆想國家賺錢了給他們花,從現金操作轉變為銀行轉賬操縱,現在南派已經開始大規模利用網銀及第三方支付來規避法律,更有奇葩的北海傳銷冒充當事人填寫真實資料申請支付寶,悄然轉走上當者的錢,以此宣傳銀行自動轉賬證明國家行為。

類直銷和直銷一樣有產品,但是產品價格虛高嚴重,以次充好的市場質疑從未平息。

互聯網詐騙傳銷以支付寶及微信錢包為途徑,電商傳銷等概念傳銷則與直銷類似走會銷現場下單模式,資金流動渠道多樣化;

境外傳銷裡的一個典型代表是香港亮碧斯傳銷,香港旅遊香港下單甚至辦香港銀行卡,規避了所有國內法律能依託的取證環節,WV夢幻之旅等則明確要求境外銀行卡及美金交易。這種複雜的局面,顯然不是四部委六部委八部委聯席會議能解決的,沒有長效機制,不提高協調機制在技術層面上是很難打擊傳銷的多樣性,而且這個問題完全就沒有人研究對策,空白一片。

-------------------------------------------------------

五、以歪理邪說的理論基礎來分類

雖然這些理論可能與傳銷本體風馬牛不相及,投機心態下各種“創新”“先機”“潛規則暗箱操作”就在理論中體現。上至國家行為、暗箱操作、抵抗外企、扶持民企等高大上,下至民間互助、慈善、PE私募、基金、理財、眾籌、微商、旅遊,乃至雲概念、微營銷、O2O、B2C、B2B、C2C,未被主流認可的消費資本論等,各種概念都可以召之即來,來之能傳,沒有傳銷人不敢用的概念,曾經有個解決全球糧食危機的葛根粉產品傳銷,奇葩多的就差星辰大海了。

當然,很多傳銷開盤者看起來是有心做事,比如養老傳銷模式,模式本身基本符合經濟學,可是一旦多層次團隊計酬裡出現暴富收益的偶像,從事者的瘋狂就徹底打破了開盤者的節奏。人性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的東西,傳銷裡的人性最富表現力,用最短的時間讓人的善,不知不覺之間轉變為惡,而我們很多時候不去研究深層原因,簡單用“洗腦”一詞就一筆帶過,無人能表達清楚傳銷洗腦的概念。

傳銷利用人性趨利性讓其自行瘋魔,直銷要抑制人性惡之花的潛移默化避免傳銷化,中國直銷在這裡還是一片空白,但是不開誠佈公的承認多層次,這些研究都將是非法行為。

言論開放在互聯網的窗戶打開後形成價值觀多元化,管控這個角度來治理傳銷是沒有可操作性的,只能無謂加大相關部門的糾結,也進一步混淆大眾判斷傳銷的難度,所以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做好相關科普吧,有人失職我等民科就能借機上位。

-----------------------------------------------------

六、以肉眼所見的第一印象來分類

恐懼、神秘、奇葩、弱智、高大上、矮矬窮、境內外、史上最新最強最快,這些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感覺,都與傳銷各個種類有直接關聯,我們還能用“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這樣簡單的一句話來預防傳銷嗎?最熟知的沒收手機限制自由,聚眾講課,到不限制自由、一對一洗腦、感情暴力、世紀佳緣上相親色誘等方式,再發展到整個城市具備整體配套的洗腦環境氣氛這種奇葩現象,再到互聯網網站論壇即時通訊裡各種廣告,以及躺槍的微商,那些赤裸裸公開宣揚拉人分錢絕不遮羞的各種廣告,甚至還能登上一些較有影響力的網站炮製招商炒作新聞。完全是無法預計的一種事態,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爆發的傳銷種類會用什麼姿態出現在世人腦海裡。

圍觀最新傳銷模式,聽他們講課或者會銷,會感嘆騙子的智商如果用在正途,而且也如傳銷般執著,那實在無法想象會是一種什麼場景。很多私企業主對此震撼不已,試圖以此嫁接至傳統行業提高效率,但是沒有洗腦後的餡餅理論,哪裡來的主觀能動性呢。

鳳凰新媒體網站的視頻裡,有個傳銷人新制作的視頻節目上傳且廣泛傳播,名字是《沒有硝煙的戰爭》時長24分鐘,瞧那配音配樂的半專業範兒,最低級的傳銷也有這麼高大上的表達能力,缺乏判斷力的人瞬間就被迷惑,這些監管治理的空白之處,也實在讓人無奈。

--------------------------------------------------------

七、以傳銷群落周邊衍生現象來描述,寄生、共生性質的現象,是因為傳銷人群巨大的數量導致的消費,最熟知的是類似北海這樣的拉動整個城市的消費,凡是傳銷人生存所需、精神所需都能演變為城市經濟的常態,傳銷飯店,書店,廣場,KTV,劇場演出,網站宣傳,微信公眾號,地攤非法書籍,公開洗腦的旅遊大巴,配合洗腦出租車黑車甚至摩的,圍著傳銷群落銷售聯通集團網電話卡、傳銷名稱的酒、傳銷撲克牌、傳銷掛曆、高利貸及代刷代辦信用卡、房地產房屋中介及銷售中介,一個完完整整的生態鏈條構築這個城市的洗腦大環境,當地老百姓、相關行業和傳銷難民一起營造了逼格極高的傳銷氛圍。

類直銷傳銷的各種工具流,招搖過市的傳銷微信公眾號及大型招商會,在互聯網搜索五級三階制軟件,1040工程軟件,製作各種獎金制度等等廣告,各種公司多到你選擇綜合徵爆發,更有淘寶裡大肆出售的連鎖銷售非法書籍,查封一批又開一批,實在令人無奈。

以上這些是共生現象,而小強一般的反傳銷的商業化暴力化甚至詐騙化趨勢則是寄生現象,整個就是一個群魔亂舞的局面,我就不自己打自己臉了。

境外傳銷最常用的噱頭就是境外旅遊,當然目的不是旅遊而是境外會銷,大規模會銷才能發揮群體效益,邀請旅遊多數目的都是如此。不交錢那能賺錢,不交錢他如何有錢開戶這麼鋪張。這也是為了躲避國內法律監管,同時開境外銀行卡規避風險,一舉多得。

--------------------------------------------------------

八、以人群屬性來區分

從無業小青年聚集的睡地鋪原始傳銷,到三高人群聚集的1040傳銷,再到網絡遊民參與的網資類白痴級詐騙傳銷,專攻退休老年人的假冒偽劣產品傳銷,發展到公務員、白領、富二代成群結隊的電商傳銷、WV旅遊傳銷,完整包含了中國各種層次的人群屬性,各個群體的屬性,已經超越了群體這個詞彙的含義,筆者因此將其稱之為群落。

其中諸多直銷人在從事直銷的同時,不同程度的、有意無意的參與各種傳銷,直傳兩者除了核心產品之外,其他很多表象看起來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嚴格來說,從人群屬性是無法區分的,當事人可能同時在參與直銷和傳銷,甚至多個盤子同時操作,蘋果不放在一個籃子裡,也是他們的圈內共識,你在各種直銷語境裡都很難感覺到直銷人對傳銷的鮮明立場。這麼複雜的層次豐富的人群,老舊的預防及治理,還能收到多少效果,抑或我們繼續搖頭晃腦的唸叨“沒有餡餅”的說辭。

北京燕郊的49800傳銷裡,居然有國字號直銷企業的系統領導帶頭進入;綿陽新時代異地傳銷屢屢被爆光,參與北京新時代直銷會議現場的照片多如牛毛,甚至傳銷人還能見到該公司副總聊天,且提及綿陽“暗線”;遊走在廣西傳銷裡的那些直銷人,在直銷裡吹噓自己做異地做網資如何賺錢的人,這裡面的曖昧和無恥,常人確實無法理解,這兩者一直就是陰陽魚般你中有我,這是常態不要奇怪,記住他們是一個群落,不是兩個!!!

境外傳銷多以美國舊金山,馬來西亞,香港,臺灣,加拿大華人為主,今年泰國緬甸的也逐步介入,新加坡近幾年基本較少出現。因為美國加拿大法律相對完善,會銷及下單多在中國周邊區域,以香港和泰國,馬來西亞最多。最典型的特徵就是華人圈,這些水平低劣的傳銷在美國本土人群裡基本上是騙不到人的,只有極少數境外傳銷會找西方面孔來站臺演講(MMM是特例)。

------------------------------------------------------

九、以各種傳銷語境來區分

傳銷人群,直銷傳銷跳蚤人群基本上是互通甚至並存的,因此各種傳銷語境多數都是脫胎於直銷語境,聽起來與直銷毫無差別。類直銷語境人群,該群體內以考察各種 項目為紐帶,來回穿插過程中傳播各種新的傳銷直銷項目,對他們而言項目本質是直是傳不重要,獎金制度方便自己賺錢就是好項目,多數體現在類直銷及資金盤境 外盤一類傳銷中。

詐騙傳銷語境人群,這個人群有的是完全沒有法律概念的赤裸裸詐騙分錢,更多則是披著各種外衣進行詐騙事實的,當然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赫赫有名的1040傳 銷,該語境最具特點的就是非黑即白的邏輯,各種簡單的打比方舉例子迷惑參與者思想,看似破綻百出就是無法反駁,長時間的存在感和封閉培訓體系扭曲正常認 知,唯利是圖的口頭表達卻是“發展是硬道理”,國家啊民族啊各種虎皮披掛整齊,“宏觀調控”是其最具迷惑性的創造性說辭,各種打擊傳銷揭露傳銷都被這四個 字抵擋的風雨不透無法下嘴。

最難識別的則是互聯網新概念傳銷,以創新名義出現在世人面前,其語境與常態商業幾乎沒有區別,強如太平洋直購這樣的傳銷居然還能在央視公開辯論,其運作模式 裡需要對每一個細節進行仔細甄別才能判斷,而甄別則需要對幾何倍增的各種慾望驅動後果有足夠預見性,也需要對相關行業有足夠專業認知寬度和深度,其組合疊 加後判斷難度非常大,有時候確實需要一個時間段觀察。但是在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觀察期間接的形成放水養魚的局面,此過程中之糾結導致執法部門的各種無奈 難以言表,這裡略過無數敏感痛點不談。

----------------------------------------------------

十、以洗腦深度來區分

忽悠概念的高科技傳銷多以複雜概念及操作來迷惑人,精神洗腦的成分最少,對人的思維影響最少;純互聯網詐騙傳銷以相互匿名為前提發展網友,騙一個是一個,最 簡單直接也是最弱智類型,能相信這一類傳銷的人也非常無腦,洗腦程度淺到幾乎沒有,因為本來就符合他自己價值取向和智商底線;

境外傳銷則是各種華人(舊金山、溫哥華、馬來西亞、香港)騙子操作只騙大陸人,欺騙手法雖然不高明但是跨境很難驗證更難追責,操作層面裡欺騙多於洗腦,管理和發展方式接近於直銷,多數情況也流行與直銷及周邊人群,所以洗腦深度其次;

類直銷的傳銷和資金盤則是藉助於直銷教育方式扭曲銷售商品的商業本質,需要不斷的重複的灌輸才能鞏固下線認知,所以洗腦很深;

異地傳銷裡南派1040傳銷則是全封閉洗腦培訓,以軟硬兩種手段禁止接觸外界信息,以抓住千萬的機遇改變現狀,反抗一切試圖阻止自己的人,不惜代價,離婚、分手、親人反目幾乎是家常便飯,自己以“成功”“國家行為”兩個藉口抵抗一切,以“宏觀調控”無限給自己找託詞,洗腦非常深;

異地傳銷裡的北派,即最老舊的傳銷種類,人群多數是缺乏社會閱歷的年輕人,各種暴力及違揹人性的操作都是“成功”的必然手段,一旦建立扭曲的價值觀體系,再改變則是太難了,對人的整個價值體系幾乎是徹底的摧毀,在一張白紙上畫再歪的理都是真理,所以洗腦最深。

這種精神層面的傷害,誤導,是否也可以以法律形式來界定,很顯然我們的法律界對此也是空白一片,當然這種定性的技術層面,對執法人員要求更高,也不知是否是現下具備可操作空間,面對這種中國特色的現象也確實無從下手,作者無此能力只能略過不談。

-------------------------------------------------------

十一、以精神狀態和價值觀變異來區分

高科技傳銷表面上是新商業形態的逐利性投資,與普通人沒什麼太大區別。互聯網純詐騙傳銷則是和電信詐騙的騙子一樣,精神上沒什麼太多異常,價值觀完全垃圾化但是不亢奮。

異地傳銷裡則是隨著參與時間拉長,逐漸在價值觀扭曲過程中情緒卻逐漸淡定下來,當然多數極端行為都是發生在參與初期時遭遇反對,這些行為是我們在新聞裡頻繁 所見的那些,看起來就和邪教的洗腦結果一模一樣,六親不認、自殘、跳樓威脅等等。在這個層面,媒體基於吸引眼球的惡性報道誤導了很多人對傳銷的理解,很多 人一旦發現沒有暴力及惡性因素,恐懼感一消失就會誤以為不是傳銷,賭一次暴富的心態無法壓制,這種誤導結果間接促進了新類型傳銷的泛濫。沒危險就看看聽 聽,聽著聽著就相信(相信產生力量),就幾萬塊錢甚至幾百塊錢而已玩玩嘛,這種心態更多體現於較新類型的傳銷中。同時,社會對傳銷的恐懼氣氛,令當事人脫 離傳銷後很難面對親友迴歸現實,巨大的壓力導致心理陰影,形成特有的傳銷後遺症。

直銷類直銷行為中,過分強調直銷模式的先進性等魅力,久而久之當事人在不斷填充下淡化了其他知識的補充,而預防傳銷的知識也被有意無意的淡化(左手不會打右臉),所有1040傳銷裡的人都知道,誤導有直銷經歷的人,遠遠比給普通人洗腦要容易的多,這就是價值觀的培養缺失,直銷業需要反省自己的地方還很多。

------------------------------------------------------

十二、以傳銷對社會大眾的傷害痛點來區分

異地傳銷的保密管理及“善意謊言”對親友信任的顛覆性無疑最為恐怖,讓很多人失去了對社會最基本的信任,官方語言稱之為破壞社會誠信基礎。媒體尤其喜歡報道導致的惡性事件,2013年 春季曾經有個時間段,連續爆發多個少女失聯新聞,其中兩個是因為傳銷,廣東中山東莞等地的暴力傳銷則屢屢上頭條,陝西渭南的傳銷甚至能把公安副局長打的頭 破血流,山東河北的暴力傳銷更是此起彼伏,傳銷等同於暴力的潛意識就這樣通過媒體持續曝光,一直存在與我們記憶中,多年如此我們卻無力改變。

廣東高州茂名的傳銷則長期斷絕參與者與家人的聯繫,很多家長抱團駐紮在這裡尋找被傳銷控制的孩子,對當事人及家庭是一輩子的痛,香港亮碧斯傳銷對廣東人而言也是噩夢一樣揮之不去,諸多受害人屢屢去香港遊街卻毫無進展。

而互聯網上關於1040傳銷的鋪天蓋地的憤怒,也讓很多人對執法程序的嚴謹與公平,產生了極大的失望情緒。

直銷業作為一個商業模式容納數百萬的就業人口,其違規後也被戴上傳銷標籤,不瞭解的老百姓對直銷從業人員也自然而然因為這個“冠名”帶來的恐懼感。多數傳銷 是暴力的詐騙的行為,直銷則是正常商業形態偏離違規也定義為傳銷,如何理解其中的技術性區別,避免誤解又能將其解釋清楚,又如何避免越描越黑的窘境,是上 千萬直銷從業人員心底無法描述的痛。曾經認識一個五十歲的直銷員,面對家庭成員的不理解,把自己在直銷系統黨支部的視頻及入黨申請書給家裡人看,才勉強頂 住了家人的感情威脅,這其中的無奈誰能理解,這個糾結的根源又是那裡。

這些傷害用什麼樣的言辭來表達,都是乾澀的,空洞的,無力的,傳銷這個定義帶給我們的負面衍生,已經泛化到接近意識形態鬥爭的地步,不得不改必須要改。

----------------------------------------------------

十三、以傳銷對社會負面影響大小區分

驚悚的暴力、跳樓的瘋狂、喪失基本倫理的標題是傳銷題材的共性,已經審醜疲勞形成固化的符號。父母下跪都不願意回家的傳銷人,少女失聯疑似被騙傳銷,逃離傳 銷跳樓致死,等等最惡性最負面的新聞,總是會不經意出現在大眾面前,這個恐懼感就因此而深入人心,而非暴力傳銷則以此證明自己不是傳銷。可即便暴力傳銷聚 集地如東莞,屢見報端的傳銷命案,多年以來依舊是無解之局。

2014年多起少女失聯新聞連續報道後,有媒體調查泰安暴力傳銷村,村民說只要有新成員被騙進來的晚上,都能聽到毆打謾罵的生意,而因為證據不足地方執法操作,只能坐等其非法拘禁構成才行抓捕,這其中的無奈如何面對,這些不足三十個人的小型傳銷團伙因無法定罪,肆意妄為無人問津。

廣西傳銷歷史之長蔓延之廣,與當地社區群眾生活簡直是水乳交融的狀態,形成的巨大的負面效益為廣西阻擋了多少真正的投資者,損失到底有多大無法計算。曾經有 一傳銷家屬公開謾罵:去廣西之前賣好所有生活必需品,能在廣西花一塊錢絕不花兩塊錢,讓你們發展傳銷經濟,我就不在廣西消費…..那幾個被傳銷深度綁架經濟的城市,一旦打擊傳銷全城經濟指標恨不得腰斬,這事情顯然超越法律層面無法評論。

而那些高額入門費的傳銷,比如太平洋直購傳銷案,或煽動或自發形成維權群體,屢屢與執法機關對峙,這是所有群體事件裡最複雜最無奈的,因現有法律不保護傳銷 投資,群體的情緒難以安撫,更多問題則是出在該傳銷早期未能及時制止,而這則與直傳兩條例多層次的現實矛盾性有說不清的關係。搞不清這個淵源的大眾自然以 為法律罔顧公平為既得利益斂財背書,令其投資失敗。傳銷的對社會管理來說,其原始基因就是涉眾型犯罪,怎能如此簡單粗暴自相矛盾。

與以上兩種情況對比,氾濫在互聯網和微信裡的小額詐騙傳銷,網資,mmm,雲在指尖,WV之流,長期無法根治,比牛皮癬還牛皮癬,極大破壞了互聯網誠信基礎;更有借貸寶這樣的惡性炒作,把這一潭水攪得更渾濁,讓人無法看清,長此以往談什麼預防傳銷都是胡言亂語。

---------------------------------------------------

十四、以投資傳銷失敗的“痛感”來區分

互聯網詐騙傳銷金額最小,基於網友的低信任度,多以小額入門費,多種入門費從幾十元到萬餘元,2012年後隨著打擊異地傳銷力度加大,傳銷難民轉移陣地到互聯網,入門費金額也逐步提高,偶有數萬入門費的詐騙性傳銷。

類直銷與直銷基本保持一致水平線,幾百至五萬這個區間。

異地傳銷北派多數在三千元上下,南派基本都升級為69800,個別貴港南寧有20萬入門費的。

電商馬甲的互聯網傳銷,多數在五千至20萬之間,種類多跨度大,每一個都是新模式,最難判斷也最難預防。

龐氏騙局相對比而言,上不封頂,幾十萬數百萬的投入,與傳銷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高息攬儲低息放貸這樣的老套騙局依舊存在,偶爾會見諸報端,坑騙的卻是農民血汗錢。

一 般而言以這樣的入門費判斷,很少人認為傳銷會傾家蕩產,但是大眾並不瞭解傳銷初期入門費之後,往往被深度洗腦,投入資金深度套牢,要回本就需要不斷拉人入 夥,更致命的是根據傳銷獎金制度、遊戲規則進一步加大投入。讓貪婪者死在貪婪裡,傳銷確實就是一個愚蠢貪婪者的絞肉機,牽連更多無辜者被動捲入,循環往復 生生不息。

1040傳銷裡看似只有69800的 投入(扣除返還實際投入五萬),而規則裡三條經理線的隱蔽規則,讓很多家庭在成員重複投入二十萬後被迫追加投資,甚至高達百萬元,一旦遭遇打傳風暴團伙崩 盤,直接步入傾家蕩產行列。在分析傳銷群體心理的時候,這種傾家蕩產的選擇之下,毫無疑問是生存邏輯優先,他們絕不會考慮道德邏輯,法律的敬畏感蕩然無 存,更何況這個法律判罰力度只有三五年而已,即便如此逃脫成功率遠高於被判刑的比例,這就是1040傳銷最深層的犯罪心理。

當我們的法律都沒有尊嚴的時候,執法者又何談尊嚴,科學立法的重要性確實是法治中國夢裡第一位的要素。

傳銷重災區每一個執法人員在解釋傳銷為何氾濫時,每個人臉上的無奈幾乎就是統一標誌性表情,慎之思之才能變之,何其難啊!傳銷何止是痛在傳銷者家屬心裡,傳銷人,執法者何嘗不是有苦說不出,這明明就是一個沒有贏家的萬億賭局。插個備用標題:沒有贏家的萬億賭局。

-----------------------------------------------

十五、以被打擊力度,預防力度來區分

國內的互聯網詐騙傳銷,尤其是小額傳銷,查處力度非常小,法律對這個人群幾乎就是一個玩笑。09年 北海公安抓獲幸福的港灣為幌子的網資傳銷後,網資傳銷模式呈現出爆炸性發展,時至今日依舊還較大面積存在,大量的網絡遊民被網資流水線製造成網絡騙子,轉 戰於各種網絡詐騙傳銷群體之中。他們都是用網名,境外服務器,從模式到制度到服務器租用的一條龍服務,最低只需兩千元,這個犯罪成本低的一塌糊塗。

即便央視也播放了預防網資傳銷的大篇幅新聞,我們依舊沒有看到什麼網資傳銷被查獲的案例,資金量不大,取證難度大,幾乎沒辦法形成有效證據鏈,甚至還要跨國取證,這麼大的代價查獲案值可能只有幾十萬甚至幾萬,這種案子誰願意辦誰腦子有問題,這種傳銷的治理上,執法部門的痛點無人訴說無人理解。而正因此,類似這種詐騙傳銷也確實在互聯網呈爆炸性發展,筆者思考幾年也沒有什麼好的建議,目前主管部門只能採取屏蔽關鍵字的方式,於是乎很多無辜關鍵字被躺槍,也許互聯網大數據及雲概念這些新技術是未來的希望吧,互聯網犯罪當然用互聯網技術解決,請相關部門出面牽頭的這種可能性太渺茫,為此等小事再來個多部位聯繫會議似乎不值,也許只能圍觀看他們繼續傳銷。

異地傳銷作為最老舊的種類,預防最為充分,大篇幅連篇累牘的新聞曝光,也僅僅是扼制其快速膨脹而已,經驗豐富如廣西警察,每每在新聞中也只能說壓縮傳銷生存空間,絕口不敢提根除二字,這裡面的信息太豐富不能聯想,法律現狀的各種難點痛點槽點敏感點,廣西已經都說完了吐槽都麻木了,然後就是派人到各地公安廳教授打傳經驗。從新聞報道就能看到1040傳銷從廣西開始大量外遷,09年百日打傳行動時,就有人嚷嚷著說治理傳銷要九省聯動,1040已經氾濫到不止九個省份了,還沒聯動起來。我問及的很多基層工商都說有構建傳銷人員信息庫,這個數據庫聯動起來是不是技術上太難了,六年時間花兒都謝了。當然,對於每個地級市工商局打傳辦來說,人手不足是實際情況,打傳辦一般只有兩三個人,而且往往還掛著消保科或者公平交易的牌子,要麼添加人手要麼就別管了,讓大眾看起來難免有奇怪的胡思亂想。曾經遭遇某省會1040傳銷氾濫,省府批下來打擊傳銷專項經費,我們努力工作的工商卻一門心思想抓直銷涉傳企業,具體原因是不是打傳機制有問題看客自行體會。

異地傳銷裡的暴力北派傳銷,相較於南派其資金少,人員結構年輕話容易被蠱惑,執法時被攻擊風險大,單個傳銷團伙人數較少。這麼老舊的傳銷還有這麼大生存力,保持極高的媒體曝光率,也確實誤導了大眾傳銷等於暴力。只要沒有足夠的傳銷證據,簡直就是合理的打人關人限制自由,若是執法部門人來的少捱打也是家常便飯,只能驅趕,或者等他們打傷人打死人以非法拘禁處理。

這還沒完呢,屢屢見被傳銷綁架逼當事人問家人要錢,不給錢就在電話裡威脅,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合理綁架勒索;而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我們有些法律專家居然還可以振振有詞的說“綁架勒索都是為了參與傳銷,所以還是以傳銷罪為主體”之類的神邏輯,大有人不死絕不鬆口的架勢,我建議這些法律專家去臥底傳銷十次再來論證,人民群眾生命是什麼?法律是無情的,但也要視犯罪現實來衡量。這種無產品無公司的暴力游擊隊,讓工商人員去執法,簡直就是無視工商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還大談什麼傳銷擾亂市場秩序的傳銷定義,是胡說還是“傳”說公道在你心中。

公安部門執法呢,只能驅趕,重災區的基層民警對這些傳銷也是頭痛不已,我要問所有執法過暴力傳銷的民警同志們,當你無法有效治理這些暴力傳銷的時候,當你面對求助的受害者親屬的苦苦哀求,,如何面對派出所裡高懸頭頂的公安部三項紀律第一條“

公安民警決不允許面對群眾危難不勇為”,請你們思考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在那裡。

想起執法人員的另類無奈,桂林公安曾經在治理傳銷中,對屢教不改多次被抓的傳銷分子以教唆罪定罪且勞教處理,這種創新性不知道法律界怎麼看,只是勞教形式撤銷後又被打回原形,也真是絞盡腦汁了。

最麻煩的在這裡,大多數境外傳銷都是來自於國外華人圈子,設計高明的多出自於美國舊金山華人圈,最近相聲演員姜昆那事兒就是如此。老舊的境外傳銷通過回國面對面發展下線,現在則是通過網絡聯繫境內親友在國內發展下線,做這些傳銷還要兌換美元甚至辦境外銀行卡。中美還沒簽訂引渡條約,貪官汙吏的引渡還沒談妥,這些境外傳銷之痛連隔靴搔癢都做不到,撓都無處可撓,苦也。

香港特區有個亮碧斯傳銷,佔據天時地利發展國內廣東人數年時間,一直無法解決,廣東受害者去港府請原油街數次,均無功而返,更讓人難受的則是一直沒有一個較為正式的官方預防公告,幾年來亮碧絲已經從廣東開始逐漸滲透至江西和湖南。

這些境外傳銷明明就是未經許可在境內非法經營,為什麼要被傳銷罪束縛羈絆,那裡還需要那麼多顧慮。即便是國外正規直銷,其人員也是兼顧消費者和經營者雙重身份(這是直銷基本常識),只要國內沒有報備沒有分支機構,本來就是證據確鑿的非法經營的事實,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法律專家們在那裡,這時候需要你來分析分析了,他只要發展一個下線就形成經營行為,咱就不能把非法經營罪創新性運用運用嗎。如果不能,那是否需要單設一個部門處置境外傳銷,然後先把所有相關國家的引渡條約來一遍嗎?你能說句公道話這個科學嗎?

--------------------------------------------------

十六、最後,我們順帶提一下所謂的精神傳銷,即類傳銷靈脩,以及類傳銷低俗成功學培訓,雖然和多層次團隊計酬、拉人頭毫無關聯,但是其精神層面上與傳銷沒有任何區別,靈脩類多偏向於宗教成分,我沒有調查過。

低俗成功學在大眾認知裡,這種雞湯過度演變為雞血的現象就是傳銷特徵,所以筆者將其歸類為精神傳銷。與此同時請注意,雖然這一類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傳銷,但是其受眾卻多為傳銷參與者及潛在參與者,而這些低俗成功學培訓是傳銷群落的精神支柱,相當比例的傳銷人員都階段性的參與此類培訓,而這些培訓從來也絕對不會普及預防傳銷知識,這種自斷“市場前途”的事情他們絕對是不會做的,這個領域監管完全就是空白,能不能監管怎麼監管還需更深入的調查,但是很有必要監管,以遏制其進一步垃圾化的趨勢。

偶有以培訓為產品的傳銷種類,則是將兩者合二為一,前不久國內頂級“成功學大師”神棍陳安之的弟子在南京落網的微信傳銷,就是這類傳銷的變異組合,這類傳銷的存在時間已經比較長了,因為比較隱蔽很少被曝光。順便八卦一次,陳安之信徒群體中傳播一個事情,黃曉明黃教主拍創業題材電影與其合作,諸多陳安之的相關微信文章裡都有提及,還配有不少照片,兩教教主聯手看來挺有噱頭。我覺得還真不如去拍傳銷人“創業”的那些“酸甜苦辣鹹”來的直白,我故事成噸而且出口成劇本,起碼還有N多傳銷人群的觀眾群體對吧!!!弟子無德師之過……..莫非思想品德課是幾何老師教的,這老師腦子裡只有幾何倍增吧?

-----------------------------------------------------------------------

以上是傳銷認知的真實混亂形態,而預防傳銷的層面這麼多年依舊是停留在“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這樣簡單粗鄙的方法,這兩年甚至連公安部年度十大傳銷預警信息都沒有了。曾有人在太平洋直購最猖狂的時候電話12315,可12315只能一遍又一遍重複禁止傳銷條例,絕不正面回應太平洋直購是不是傳銷,權威的窗口都如此模糊,這種回覆你讓老百姓如何判斷呢。

一方面因為直銷現狀的模糊性,一方面傳銷和直銷的類似之處太多,區別之處非常隱晦,甚至微妙。我們目前的法律環境下只能從表象上來簡單描述。本質問題從長遠來看,早晚是要面對的,但是這個本質問題很多情況下變成了一個不能言的高壓線,整個業界及學術界都是顧左右而言他!不開放多層次,不成立直銷行業協會,這所有的傷口都會繼續腐爛,只消炎不正視傷口的客觀事實是不行的。

社會整體投機心理的大環境:相比傳銷受眾少很多,影響不大的龐氏騙局及其發展跡象,都更讓人擔心。產能過剩及經濟高槓杆率導致的還貸信用危機,讓資本的心態越來越謹慎,而企業通過炒作宣傳未來盈利進行不得已的滾動融資,看似解決上一個貸款,實則製造了新的包袱。整體創業大環境氣氛下,夾雜著社會整體性的投機心理,經濟趨勢不能迅速起色好轉,在資本的催促下企業投機心理逐漸增強,這種非主觀欺騙的龐氏融資被投機氛圍干擾,逐步演變為主觀欺騙的龐氏騙局,進一步惡化了整體社會誠信環境。石家莊的卓達事件中,龐大的房地產企業在房地產高峰期滾動融資至今十餘年問題並不嚴重,政府給予這種民間資本行為生存空間,但是在大環境鉅變後,企業還貸壓力結合多年成功還貸的心理慣性,炮製虛假項目進行更高利率的融資,無疑就是自我毀滅的開始。其龐大的實業基礎證明企業初衷還是實幹型,市場惡化及資本的謹慎卻讓企業在民間資本上找到融資途徑,進一步提高利率維持運轉則漸變為主觀欺騙的龐氏騙局,對整個民間資本的引導和未來規範都造成無法彌補的創傷。在這裡提醒所有滾動融資民間資本的企業,預判市場前景後做規模可控的融資規模,及時警醒自己不忘實業初心,不要因為民間融資來的太快太順手讓自己忘乎所以,你的每一個判斷都涉及幾萬甚至幾十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投資者,請為社會誠信的基本建設添磚加瓦。股市的逐步規範化堵住了很多企業解套途徑,感謝2015股市風波給我們這個社會整體投機心理的反面教育。

P2P小額貸款,微商等剛剛起步的行業,負面信息也是洪水一樣,這些與傳銷一樣都是由社會整體投機浮躁心理驅動致偏離初衷。

所有投機客都認為自己的投機早,後面有接盤俠,就這樣週而復始循環往復擴大整體人群,而誘惑接盤俠群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投機成功的現實誘惑,一旦形成群體則產生法不責眾的心理,非理性狀態就會把投資失敗原因針對社會和政府釋放情緒,這種尋找替罪羊自我平衡心理的巨大能量,就是製造整個接盤俠群體的最重要的群體心理因素,他們在各種盤子裡來回尋找機會投機,是社會誠信最大的破壞者,一句“天上不會掉餡餅”刻板宣傳如何能有效抵消呢!巨大的維穩成本和社會資源佔用這些只是眼前能看到的,對社會和資本市場的負面效應無法想象。

----------------------------------------------------------

綜上所述(本文轉載自:傳神渡),線性邏輯是無法描述傳銷的,三維立體也不夠,加上時間軸的四維似乎也不足,老舊傳銷與創新性傳銷同時存在且同時交叉變異,如果讓筆者加上人性逐利的不可預測性為第五維,也許能較為清晰表述吧。這只是筆者自己的解構方法,僅供參考。

作為一個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龐大人數形成的社會群落,人性因素是研究傳銷起因發展及趨勢判斷的第一要素,簡單籠統的治理方法是不足以解決這個社會問題的。各種職業傳銷客在不停變換傳銷種類賺快錢的同時,宏觀經濟、就業形勢、社會管理、網絡社交等各層面也在飛速變化的新常態前期,不斷創新組合且“與時俱進”,疊加法律現狀留下的各種漏洞,形成整體群落內細分群體的交叉感染導致變異種類倍增,各種傳銷相關現象也呈現出幾何級的事態。

執法部門以傳銷罪來被動應對已經是捉襟見肘,不瞭解的人認為他們抱殘守缺甚至放水養魚,瞭解的人看到的則是疲於奔命甚至避戰厭戰,這個傳銷陰影就在各種不瞭解、不理解與無奈之間揮之不去,也讓普通大眾無法釋懷。無鑑可借、無史可鑑的局面下,面對“中國特色”的問題只能尋找中國特色的方法。

揭秘:中國傳銷密碼三,沒有贏家的萬億“騙局”


揭秘:中國傳銷密碼三,沒有贏家的萬億“騙局”


揭秘:中國傳銷密碼三,沒有贏家的萬億“騙局”


看大圖,自己百度或者作者博客上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