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秒視頻帶你瞭解“嫦娥四號”27天太空之旅都經歷了什麼

齊魯網1月3日訊2019年1月3日上午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54秒视频带你了解“嫦娥四号”27天太空之旅都经历了什么

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

54秒视频带你了解“嫦娥四号”27天太空之旅都经历了什么

圖為嫦娥四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54秒视频带你了解“嫦娥四号”27天太空之旅都经历了什么

圖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為何要落月球背面?

目前,全球已進行過一百多次探月活動,對月球背面開展過地形地貌影像圖的編制和載人環月飛行對月球背面的觀測。1959年蘇聯的“月球3號”首次編制出第一幅月球背面影像圖,1968年美國的“阿波羅8號”第一次實施了載人環月飛行,觀測月球背面的地形地貌,但是從來沒有一個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進行軟著陸。於人類而言,月球背面仍猶如一個“秘境中的秘境”,有許多未知等待探測。

“通過對月球正面的探測,人類基本掌握了月球正面演化的歷史,而月球背面則記錄著月球更古老的歷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說,“月球背面的地質情況與正面有所不同,研究這裡的地質演化歷史,對探索月球的形成和長達40多億年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來自宇宙空間的電磁波只能被地球接收到一部分,而地球的電離層又對低頻輻射電磁波產生嚴重干擾,低頻輻射電磁波難以在地球表面和月球正面被人類接收到。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希望找到一個地方,去研究來自宇宙空間的低頻電磁信號。

為何要在太空飛行20多天後著月?

“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8日發射成功,不久後就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始了向月球飛行的旅程,但為什麼還需要經過20多天的太空飛行才能著陸月球?

歐陽自遠說,“嫦娥四號”實現的是月球背面著陸,需要找準合適的時機與角度,而這合適的時機是指月球背面的晝夜時間。

地球有晝夜之分,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也是有晝夜之分。“‘嫦娥四號’發射時,我們看到的月亮是個新月,也就是說月球的正面剛‘天亮’。從上弦月到滿月再到下弦月,月球的背面也從黑夜轉向白天。” 歐陽自遠說,“嫦娥四號”發射和發射後的一段時間,月球的背面則是寒冷的黑夜,不能實施軟著陸月球的背面,一定要等到月球背面陽光普照的白天,才能實施背面軟著陸。

報道顯示,據科研人員精確計算,算出在2018年12月30日的時候,太陽將再次照射到預定落區,而“嫦娥四號”還需調整角度,等真正著陸的時候,已經是2019年的1月初。

此外,在繞月飛行的這段期間內,“嫦娥四號”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變軌調整,使得自身處於最佳的降落軌道。

時間軸回顧“嫦娥四號”

2016年1月

嫦娥四號任務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實施,包括中繼星和探測器兩次任務。

2018年5月21日5時28分

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18年5月25日21時46分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轉移軌道。

2018年6月14日11時06分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

2018年8月15日

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對外公佈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著陸器和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時23分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

2018年12月12日16時45分

54秒视频带你了解“嫦娥四号”27天太空之旅都经历了什么

嫦娥四號探測器到達月球附近,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順利完成“太空剎車”,被月球捕獲,進入近月點約100公里的環月軌道。

2018年12月30日8時55分

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準備軌道。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

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