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都是假清高丨論詩人們那些“崩塌的人設”

古代詩人們給我們留下了千古名句的同時,也經營瞭如“痴情專一”、“不畏強權”、“不慕名利”等一系列為人歌頌的“正能量人設”。但是他們真的如詩詞那裡那般言行一致的嗎?當詩人們“人設崩塌”的時候,你還能直視他們流傳千古的名作嗎?


最人渣丨元稹

原來都是假清高丨論詩人們那些“崩塌的人設”

元稹

《離思五首》之一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這首詩以取喻極高,又情深義重的表達來讚美了自己對所愛之人的忠貞與懷念,創造了唐人愛情詩裡絕高的境界。

但是事實真如此嗎?這首詩是贈給一位叫“雙文”的姑娘。元稹22歲時,離開長安到河中府任事時,愛上了一位叫鶯鶯的姑娘並且同居過一段時日,其中該發生的事兒都發生了。而兩年後,元鎮高中,其才華被京都大領導“韋夏卿”所賞識,所以大領導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元稹。此時元稹便拋棄了雙文,搖身一變成了金龜婿。而元稹始亂終棄不說,還刻意中傷文雙說,哎呀,我們這麼久不見,她肯定變心了,跟別人好上了(我自顧悠悠而若雲,又安能保君皚皚之如雪)。更人渣的是,元稹對此還洋洋得意,說:“幸虧我先佔有了她,沒有穿別人的破鞋!”(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終不我奪)。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如此千古名句,出自此等人渣之手,也只能說才華不等於人品了。


最無恥丨孟浩然

原來都是假清高丨論詩人們那些“崩塌的人設”

孟浩然

《望洞庭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首是孟浩然久負盛名的一首詩,前兩句描繪了混雄奇麗的洞庭景象,而後兩句則是急切的表達了他想當官,並羨慕能當官的“徒有羨魚情”。

詩人想出入仕途,封侯拜相本無可厚非,但是為什麼說他無恥呢?孟浩然四十歲的時候,進京考試,與一群詩友們吟詩作會時寫了一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一時才名遠播,而後郡守韓朝宗非常欣賞他,並約了一個時間要把孟浩然推薦給其他高官,為他揚名。但孟浩然臨時爽約,說:我喝酒喝的開心,哪裡管的了別的事兒?。再往後,孟浩然有幸得皇帝召見,又作詩曰: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強行甩鍋給皇帝,以反喻手法說是皇帝你拋棄我云云。皇帝大怒,往後孟浩然便真的與仕途絕緣了。

自己想當官,有人引薦賞識又要裝清高,最後又怪皇帝拋棄他,孟浩然這番操作,可以說是無恥之尤。人設全崩。


最虛偽丨李白

原來都是假清高丨論詩人們那些“崩塌的人設”

李白

《與韓荊州書》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如此耶!

《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自不必多說,人送外號詩仙,又被稱之為“謫仙人”,其詩瀟灑飄逸,不拘一格,同時又以不事權貴為人稱道,然而事實如此嗎?《與韓荊州書》是李白為了求官而寫的一封自薦書,其中這麼說的:“君候製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 .....為了當官阿諛奉承到這種地步,還是大家熟知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詩仙李太白嗎?

為了清高標榜自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又為了當官寫出瞭如此“溜鬚拍馬之文”。原來詩仙也是虛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