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藝術團:堅守正能量節目 傳播家鄉文化名片

【導語】在我們隨州,有這樣一個家庭演藝團體,他們用一個個富有代表性的節目,不僅贏得了本地觀眾的歡迎,還常常受邀赴外地演出,把歡樂帶給全國各地的觀眾,它就是劉秀藝術團。

【同期聲】動作一定要轉整齊,這樣才好看。

一個不算寬敞的客廳,就是劉秀藝術團的排練場地,演員們正在排練新的節目,下個月他們將前往深圳演出,為了能把精彩的節目呈現給深圳的觀眾,大家正抓緊時間排練。劉秀是藝術團的團長,他出身文藝世家,爺爺和父母都從事文藝工作,受家庭的薰陶,他從小就愛好音樂和文藝表演。1998年,他組建了劉秀藝術團,除了他自己和擅長唱豫劇、黃梅戲的妻子,以及兩個吹、拉、彈、唱、主持樣樣精通的女兒外,再加上選拔的幾名隨州藝校和女子職高的畢業生。劉秀給藝術團定了個規矩:不演媚俗節目,不演低級趣味的節目。劉秀通過對周邊的人和事進行嫁接改造,自編自演的湖北大鼓《婆婆與媳婦》、小品《家和萬事興》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在為群眾送去歡樂的同時,既宣傳了國家的政策法規,又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劉秀藝術團:堅守正能量節目 傳播家鄉文化名片

【採訪】劉秀:很多觀眾說,劉老師啊,看了你們節目以後,我們特別開心,我就問為什麼哪方面呢?他說關鍵是你們的節目都是正能量的,比方說孝敬父母的,贍養老人的,還有一個怎麼樣讓下一代的兒女尊敬老人,婆媳之間怎麼調的特別好,圓滿,處的這麼好,你們一邊在上面演的我們很高興,很開心,有時候你們演員哭的時候我們跟著一起哭,所以說我們就覺得你們這個小品真的是正能量的,我們真的愛看。

十幾年間,劉秀和他的藝術團表演的吹拉彈唱跳、自編小品等精彩節目一直深受群眾的喜愛和歡迎。從大到城市慰問慶典,小到鄉村百姓婚喪嫁娶,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為了能讓節目得到各個年齡層觀眾的認可,團裡的兩位主要成員,劉秀的女兒劉盈和劉藝也花費了不少心思。

【採訪】劉盈:因為有很多的傳統節目,它既然流傳下來,當然有它一定的道理,也是值得我們年輕的朋友去學習的,那麼我們就會根據一些傳統的節目,加上我們年輕人的一些創新融入進來,然後編排大家更喜歡的節目。

劉藝:我們的節目年輕人喜歡的方面,我就會去操一點心,比如說現在不是流行抖音快手嘛,我就會看見上面流行什麼樣的舞蹈呀,歌曲呀,我就會在上面去更新一下,創新一下,讓這些年輕朋友喜歡的那一塊。

不僅在本地受歡迎,劉秀藝術團還先後受邀到安微、上海、湖南等三十多個城市參加開業、慶典和春晚、慰問等演出。他們每到一地,首先傳遞隨州的編鐘炎帝文化,再把一個個富有特色的隨州傳統節目帶給大家。

【採訪】劉秀:我們每到一個地方啊,首先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說我們來自於,編鐘古樂之鄉,炎帝神農故里,你看我們這個小視頻。同時,我們主要是展現我們隨州地方特色的節目,比方說花鼓戲呀,我們隨州地方的小品,還有我們隨州地方慢板兒,都是把我們身邊的真人真事,編成節目展現給觀眾。

劉秀藝術團:堅守正能量節目 傳播家鄉文化名片

對節目取材的慎重選擇,對節目編排的嚴格把關,讓劉秀藝術團贏得了觀眾的好評,也獲得了業界的肯定。

【採訪】劉秀:我們每一場演出,堅持正能量,第二就是演員的每場演出都是認認真真,兢兢業業,感動了觀眾,感動了客戶,所以每一場演出,原來的客戶都成了回頭客,所以說我們才走到全國各地,包括在上海,深圳,這是這麼多年連續四年了,都是說明年你還來呀,明年再來呀,我們歡迎我們歡迎。

對於以後的發展,劉秀說,他想把這種家庭演藝團的形式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讓隨州的傳統節目永葆青春與活力,也把歡樂帶給更多的老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