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的一首詞,立意新穎,抒寫的感情含而不發,別有一番韻味

賀鑄(1052~1125),北宋詞人。字方回,又名賀三愁,人稱賀梅子。漢族,祖籍山陰(今浙江紹興),出生於衛州(今河南省衛輝市)。宋太祖賀皇后族孫。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的一首詞,立意新穎,抒寫的感情含而不發,別有一番韻味

白話譯文

輕移蓮步不再越過橫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塵一樣飄去。正是青春年華時候,可什麼人能與她一起歡度?是月臺,是花榭,是雕飾的窗,是緊閉的朱戶,這隻有春天才會知道她的居處。

飄飛的雲彩舒捲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將暮,揮起彩筆剛剛寫下斷腸的詩句。若問閒情愁緒有幾許?好象一江的菸草,滿城隨風飄落的花絮,梅子剛剛黃熟時的霖雨。

賀鑄的一首詞,立意新穎,抒寫的感情含而不發,別有一番韻味

賀鑄這首詞不同於其它花間派豔麗露骨,他的這首詞風格清麗婉媚,情感含而不發,寓意深遠。借暮春之困愁,抒人生鬱郁不得志之苦悶。開篇寫在蘇州橫塘外,詞人偶遇佳人,但美人腳步匆匆,並不為他駐留。他只能懷著無限惆悵,目送佳人慢慢遠去。作者難免要猜想一番:誰會伴隨這位佳人度過這錦瑟年華呢?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詞人展開了想象,也許在那深閨之處,只有冰冷而華麗的水榭亭臺和短暫而美好的春天陪伴她了吧。給人一種清冷深幽之感。只有春天才知道她的住所,足見佳人之孤寂落寞,同時也為下文情感的激發而蓄勢。

賀鑄的一首詞,立意新穎,抒寫的感情含而不發,別有一番韻味

下闋從想象空間跳回現實。“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此時正是暮春黃昏,天際彩雲流連自如,水中小島沐浴在夕陽之中。詞人觸景生情,不禁揮筆寫下了愁腸萬千的詩句。詞人又因何而斷腸呢?“試問閒情都幾許”,原來詞人心中剪不斷,理還亂的“閒情”。既非離愁,亦不是苦愁,“閒”字表明愁緒之飄渺無邊,難以名狀。正是這種愁緒,才可比擬那“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試想一下,江南初夏那滿城菸草,漫天飛舞的柳絮,還有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恰如詞人心中那難以捉摸的愁緒!這三句乃全詞的點睛妙筆,詞人用比喻,將抽象的難以名狀的情緒轉化為可視的事物,而這兩者的特點又高度契合,不得不令人歎賞而拍案叫絕!

賀鑄的一首詞,立意新穎,抒寫的感情含而不發,別有一番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