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房價成明年樓市目標 官媒兩天三度發聲:調控不會朝令夕改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成為住建部2019年工作的首要目標。

12月24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今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全面總結了2018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分析了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提出了2019年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

住建部在明年的十大工作內容中再次明確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著力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堅決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

同時,住建部指出,堅持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主體責任,加強市場監測和評價考核,切實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責任落到實處。繼續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加強房地產市場供需雙向調節,改善住房供應結構,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強化輿論引導和預期管理,確保市場穩定。

這一工作重心是對此前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房地產調控工作的重申和展開。

12月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66個字定位了房地產市場:“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比經濟工作會議有關房地產的66個字,住建部的會議明確了未來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方向,明確了落地細節。同時,也提及了經濟工作會議中未提及的具體如何分類指導,如何鼓勵租賃市場發展,包括棚戶區的未來改造方向。

在此之前,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證券報等中央級媒體對於未來房地產調控形勢都有了明確的基調:“房住不炒”不可能朝令夕改,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12月17日,新華社發佈文章回望2018年樓市。文章指出,2018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控,“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成為房地產市場主基調。房地產市場總體上保持平穩運行,逐步迴歸理性,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遏制。

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後,對於堅持房地產調控的方向更是給出了明確的論調。

12月21日,中國證券報發表題為《樓市橫盤,調控仍“嚴”字當頭》的文章,文章指出,在限貸、限購、限售以及限價等多重組合拳下,房價上漲勢頭已被遏制。多位地產業內人士預計,

在“房住不炒”長期基調下,整體保持嚴調控態勢仍將是大概率事件,“穩健發展”仍是房地產行業關鍵詞。

12月21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佈微評:“房住不炒”何去何從?此前傳言紛紛。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錘定音。作為長期的住房制度安排,“房住不炒”早就寫入十九大報告,不可能朝令夕改,投機客註定打錯算盤。促進房地產市場更穩定,帶給百姓穩定預期,中央頻出實招,頻現實效。

12月22日,經濟日報發佈題為《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發生根本改變》的文章,文章指出,地方政府是房地產的調控主體,根據市場的變化因城施策出臺相關政策是其職能所在。儘管房地產市場能夠進行自身調節,但在必要時,行政手段通常能夠立竿見影。任由房地產市場如脫韁野馬過快上漲,最後傷及的是整個實體經濟。因此,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定不移地進行必要的房地產市場調控,促進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這是不容置疑的。

在地方政府作為調控主體的同時,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土地財政收入又是一筆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房地產市場是可以比較快速帶來財政收入的一個行業。既要堅持房住不炒,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又要擺脫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這是對地方政府的一個重要考驗。

過去一段時間,各地堅持因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強化地方調控主體責任,房地產市場整體保持穩定。應該說,房地產市場調控取得了良好效果。對於房地產市場調控,我們應該保持定力,決不能前功盡棄,半途而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