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都出來護犢子,我該怎麼辦

​hello!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大家好!

我是塵啃教育人,每天分享家庭教育與孩子學習的乾貨小知識!

感恩關注與分享,謝謝


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都出來護犢子,我該怎麼辦

昨天,有一位家長向我傾訴,問我怎麼辦?說每次她和她老公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都會站出來護犢子。罵不能罵,打不能打,而她的老公直接就向著自己父母妥協了,她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晚輩,又是孤立無援的實在是繼續不下去。

長久下來,兒子現在愈加的變本加厲,一看到我要教育他,立馬就跑到爺爺奶奶身邊躲起來,嘴裡還一邊假哭、一邊嚷嚷著:奶奶、奶奶,媽媽又說我了,媽媽又要打我了。事情只要一發展到這裡,結果不但我知道,我想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都知道了!

其實在國內,時常上演這種情況的家庭不在少數(中了的家長們,請這邊集合,一起關注塵啃老師,點個贊吧,愛你們哦)。那麼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遇到這種情況,怎麼破?塵啃老師這就和各位家長一起分析分析:

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都出來護犢子,我該怎麼辦

一、搞懂老人的內心世界有助於事件解決

一般來說,老人溺愛孫兒,在國內幾乎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很多家長朋友就納悶了,為什麼小時候老人帶我們的時候,挺嚴厲的呀,為啥一到孫兒身上就“變味“了呢?

塵啃老師曾經專門和幾十位爺爺奶奶交流過,諮詢並且收集過他們的內心真實感受,並進行總結髮現,雖然每位爺爺奶奶的表達可能不一樣,但是根本原因不外乎下面兩點:

1、以前帶我們這一輩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都在自己身上,負擔重,沒這麼多時間在乎孩子、而且情緒化也嚴重些。但是現在不同了,一身輕鬆,每天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是打心裡想和孩子打成一片享受養孩子的樂趣。

2、老人的體力和意志力大不如青壯年,他們有時候知道在某些事上慣著孩子是不對的,但是由於體力和意志上往往堅持不到孩子放棄妥協,自己就先放棄妥協了,逐步的就演變成為孩子的保護傘了。

話又說回來,就算我們能理解老人的這種心態和原因,是不是就一定要由著他們呢?

答案是否定的,特別是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塵啃老師也一直是主張交給父母做主的。下面就來分享幾條實用的小方法:

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都出來護犢子,我該怎麼辦

二、解決老人溺愛孫兒的一點建議

1、理解老人,但原則和方向問題不能妥協。

在教育孩子這個方面、我們作為父母的需要主動提前與爺爺奶奶溝通好。在這個領域內,爺爺奶奶是堅決不能插手的。

溝通的時候我們要先認可老人對家庭做出的貢獻,在情緒上和老人同頻,然後一起討論出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會產生哪些危害,一一列舉出來,放大危害結果。老人能理解的,也能被溝通好的,因為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孫兒以後能好著呢。

2、儘量避開老人,再教育孩子。

這裡我就要說說我們某些家長了,你們這樣當著老人的面,大張旗鼓的教訓孩子,這不是在打老人的臉嗎?你們就不知道避開一下,把孩子拉到房裡,把門鎖好;或者說等爺爺奶奶不在的時候,你再教育?

當著老人的面,打罵孩子,不就等於別人當著你的面打罵你的孩子一個道理嗎?這樣的情況讓老人如何忍受、如何取捨?

是勸你呢?到時候你們又認為我多管閒事,護犢子害了孩子。要是不勸你呢?你又會說我們這個做爺爺奶奶的要不得,看著我把孩子打成這樣,又拉不下面子收不了手的時候,都不出來阻止一下,真實氣死我了。

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都出來護犢子,我該怎麼辦

3、平時多注意和父母溝通,感恩體貼和孝敬老人

其實老人最大的無奈就在於太空虛,每天時間太多,怎麼打發這些時間,成了他們這類人群的最大難題,他們也想老來活的精彩,但是又怕給子女增添負擔,每天糾結著呢!

所以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主動給老人規劃好老年生活,讓他們老有所樂。有時間就多陪陪老人和孩子,多體貼孝敬他們。

其實這不但能讓老人感到充實,幸福與滿足,對於孩子來說更是一種積極的、正面的且最為直接的教育方式。

4、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有責任勇於擔當的人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前面所說的都只能說是輔助的方法。家長們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從小培養孩子做一個有責任感和有擔當的人,讓他意識到過分的依賴和索取是一種及不道德的行為,能夠嚴重影響到他今後一生的成就。只有讓孩子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拒絕索取和依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更多家庭教育經驗乾貨和孩子好習慣的養成,不妨看看塵啃老師前面寫的專題系列,一定會有收穫哦。

關注塵啃老師,學習家庭教育和育兒經驗,每天進步一點,看好你們哦!

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都出來護犢子,我該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