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染上了這個惡習很危險,父母卻不知道該怎麼去教育

hello!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大家好!

我是塵啃老師,專注家庭教育及育兒領域的優質經驗乾貨分享!

感恩關注與分享,謝謝


孩子染上了這個惡習很危險,父母卻不知道該怎麼去教育

前幾天塵啃老師被頭條問答平臺邀請回答一個家長的問題:最近發現孩子的攀比之心越來越重,作為家長應該如何進行引導與教育?

看了這位家長提出的問題,我莫名的感到一陣心痛,這是又一個家庭教育出現問題,家長還不知道原因的事例啊!

其實有不少家長和塵啃老師交流過這類的問題,比如:有孩子要求父母報機器人班的,說是小區裡和他一起玩的夥伴報了,裡面很好玩;有跟父母說同學買了最新款耐克籃球鞋,要求買同款的;也有要求買臺蘋果手機的;聽過最震撼莫過於有個家長說她女兒,今年上初三前幾天一直要求家裡帶她去整容,理由是她的同桌今年暑假割了雙眼皮變得比她漂亮了等等各種各樣的都有。

孩子染上了這個惡習很危險,父母卻不知道該怎麼去教育

經過兩天的思考,塵啃老師決定今天開個專題和各位家長一起交流下面對孩子的攀比之心,該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引導和教育孩子化去攀比之心。

1、如果是剛剛顯示出有攀比之心的孩子(或情況還在家長掌控範圍之內的孩子),建議家長採用先肯定後引導再教育的三步法則,在思想和情緒上先和孩子同頻、取得共同語言,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才會讓後面的引導和教育更輕鬆不會中途夭折。

先肯定:哎呀不錯哦,孩子,你有這樣的意識,說明你開始長大了,分辨價值的(審美)能力又提高了不少,這是好事,媽媽感到很欣慰也很高興。

孩子染上了這個惡習很危險,父母卻不知道該怎麼去教育

後引導:那麼你先給媽媽說說,你看上的這件要媽媽購買的東西,有些什麼優點和缺點,能給你帶來哪些方面的促進和弊端,你又會怎麼樣來安排利用它等等。這樣設計引導下去,而且在引導的過程中逐步逐步把正確的價值觀滲透進去,引導孩子確立正確的價值觀。

再教育:引導完之後採用等價交換或者自己爭取的方案策略。教育孩子有需求有目標是好事,但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而不是通過不勞而獲的方式,只懂得向父母索取(可以準備一些教育素材作為案例分析給孩子聽)。

然後父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孩子設立不同難易程度的目標和過程,孩子通過付出和努力完成任務後,能給的、條件允許的家長可以給到孩子,條件不允許或是認為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可以換成其他的家長認為可以給,而孩子又感興趣的給到孩子。

整個過程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能動搖,否則只要讓孩子習慣了這種索取之後,以後就會永無止境。而且只有引導教育孩子確立了正確價值觀,才是解決和化解攀比問題的核心關鍵。

孩子染上了這個惡習很危險,父母卻不知道該怎麼去教育

2、再有一點就是父母必須做好榜樣,如果家庭教育環境出了問題,孩子再怎麼教育也改變不了。如孩子的攀比之心本身就來自對父母的耳濡目染,那麼這樣的孩子對於不勞而獲的索取只會無限地放大下去。當然如果孩子真是跟父母學的,那麼孩子的父母也不會意識到攀比之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了,因為這也是他們的日常習慣,一個已成為習慣的事情,在他們的世界裡無論怎麼看,都會顯得正常不過的!

各位家長你們認為呢?如果有更好的意見或方法請在評論區留言,和各位家長一起交流哦!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關注塵啃老師,學習更多家庭教育和教育孩子的知識乾貨!謝謝

孩子染上了這個惡習很危險,父母卻不知道該怎麼去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