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能力變弱了,但越南“小騰訊”仍有夢想

接下來你將讀到:

1. 越南小騰訊是何方神聖

2. VNG的增長大幅度跳水

3. “小騰訊”怎麼樣破局?

吸金能力變弱了,但越南“小騰訊”仍有夢想

越南“小騰訊”VNG

比較熟悉越南互聯網行業的船長應該對VNG這個名字不會太過陌生,在越南更是家喻戶曉,它的主要業務是電子娛樂和社交,人送外號越南“小騰訊”,目前已是越南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在越南做互聯網,特別是十多年前,遊戲是最有戲的,而VNG正是選擇了這條路,在改名成VNG之前叫做VinaGame。在發展過程中有兩個中國互聯網人對VNG造成過深遠的影響,一個是雷軍,另一個叫馬化騰。

VNG的創始人Le Hong Minh從小熱愛遊戲,創立了VinaGame後,除了代理韓國遊戲之外,Minh找到了當時在金山軟件的雷軍,拿下了當時金山王牌遊戲《劍俠情緣》的代理權,改成越南版後在遊戲界炸開了鍋,獲得巨大的成功。所以Le Hong Minh一直非常感激雷軍。

吸金能力變弱了,但越南“小騰訊”仍有夢想

VNG創始人 Le Hong Minh

而說到馬化騰和騰訊,就更是一手遊戲代理,另一手真金白銀的資金給到VNG手中。據可靠情報,騰訊目前控制了VNG大約30%的股份。(雖然LOL和王者榮耀批給了在新加坡的SEA,但是VNG在更早的時候拿到了穿越火線。)

靠著遊戲發家,VNG逐漸把業務擴展到門戶、音樂、新聞、聊天、社交等多個領域,現在是實打實的越南科技一哥。

不過,最近VNG的發展稍顯頹勢,傳了好幾年要在美股上市卻一直沒有動靜,而且還傳出了高盛要撤資的消息(高盛持股3.55%),這是即將上市的利好還是上市受阻所以急於轉手呢?目前仍不可知,但是最近小羅盤收到了一些關於他們的情況,接下來給大家一一介紹。

增長放緩,但另有原因

VNG最近開了一場股東大會,宣佈將在2019年第一季度以每股1,061,000越南盾(合45.64美元,接下來數據全部以美元換算)的價格賣出公司的360000萬庫存股,買方可以是越南境內和境外的。如果這次融資成功,VNG將會得到1600萬美元的資金,目前VNG手裡一共有價值8600萬美元的庫存股。

根據VNG的股權結構信息,公司一共有3454萬股,而以上面每股45.64美元的價格來算,能推出VNG目前公司估值大概是15.7億美元左右,躋身獨角獸隊列。

今年第三季度,VNG實現淨收入4700萬美元,同期略有增長,毛利率維持在56%左右。 然而,跟SEA要用遊戲賺來的錢補助還在燒錢的電商生意(Shopee)一樣,VNG也目前為旗下大大小小的子公司發送補助,2018年第三季度大概燒了230萬美元,燒錢幅度同比增長78%,而且公司銷售和運營成本相較於2017年同期大幅度增加,扣掉這些後,VNG在2018年Q3的稅後利潤為650萬美元,下降了37%。而2018年前9個月裡,VNG的總收入約為1.29億美元,稅後利潤為1700萬美元,同比2017年,下跌了52%。

看著日子不是非常滋潤,如果真的上市在即,這樣的成績實在是有點不盡如人意。

如何破局?

雖然數據顯示的結果不盡人意,但小羅盤認為VNG的利潤下降如此迅速是橫向擴張的結果,穩定下來後,利潤會急速增長起來。投資電商Tiki.vn和繼續推廣旗下越南版微信Zalo的支付Zalo Pay,這都是些燒錢的生意,跟遊戲老本行的發展邏輯非常不一樣,在利潤上面做妥協是必然的。

“小騰訊”這樣的外號絕對不是白起的,現在的VNG跟騰訊所在的處境非常類似,雖然騰訊體量要大好幾百倍。騰訊市值接近4000億美元,而VNG估值16億不到,兩百多倍。

但如果按照人口和收入比例來算,越南人均GDP為2000美元(中國的1/4),人口是9600萬(中國的1/14),VNG既然在越南的地位互聯網龍頭(某些領域一家獨大),做到現在的騰訊的1/50,也就是70億美元左右的估值是完全有可能的。重點在於在遊戲之外,VNG一定要有別的能拿出手的業務。

這就不得不提越南版微信Zalo了。Zalo在2012年推出,無論是從功能來看還是操作風格方面,都和微信類似,用戶量目前VNG對外公佈稱有1億左右,基於越南的互聯網用戶情況,船長們可以自行打個7折會更合理,據說2016年Zalo順利在緬甸獲得了400萬用戶,但我們目前只考慮越南本土的情況。

社交只是場景,要通過場景創造營收,2016年底Zalo推出越南版微信支付Zalo Pay。 這個Zalo Pay的APP獨立於Zalo之外,所以更像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合體。有趣的是Zalo pay還有一個功能叫Li Xi(利是),其實就是紅包的意思。沒錯,越南人也有過春節發紅包的習俗。

吸金能力變弱了,但越南“小騰訊”仍有夢想

那麼,Zalo Pay作為衡量VNG未來想象空間的重要因素,成績如何?

根據可靠消息,Zalo Pay的用戶量在今年10月份突破了200萬,活躍用戶30萬,平均月交易量為100萬。這樣的用戶量也能算有前景?說實話這連國內剛剛起步的第三方支付都比不上。

根據Zalo Pay自己的說法,這是在修煉內功,現在的合作商家有高門檻,只和Tiki,Nguyen Kim和世界電子等有潛力的平臺合作,收取費用也比較低(交易額的0.4%-0.5%),還沒有到大力推廣的階段,下一步很可能是和東南亞“滴滴”Grab談合作,藉助出行場景繼續發力。

然而表面說要低調修煉內功,但是實際上Zalo已經上線了Zalo Shop功能,相當於直接在微信上面買東西,用戶連頁面跳轉時間都不需要浪費。小羅盤還故意搜索了一番,SKU還是不太豐富,但瀏覽起來還是相當方面,除了不會越南語看不懂之外,一點毛病也沒有。

吸金能力變弱了,但越南“小騰訊”仍有夢想

Zalo Shop

連續佈局支付+電商,想必Zalo這邊還會繼續拿掉VNG遊戲賺回來的一大部分,但是如果說到底值不值,相信看過《騰訊沒有夢想》之類的“爽文”之後就能理解為什麼越南“小騰訊”必須這麼做。

送上阿里巴巴主題曲: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