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新房潘志勇:從成交中“找生意”

房地產電商水深或淺,地產大哥曾經做過數篇報道。

過去數年,贏家不多。

貝殼是家新公司,貝殼新房要做平臺,也是行業創新,互聯網老兵潘志勇,則是房地產電商新人。

國慶節前,地產大哥和潘志勇有過一次近距離交談,新老的碰撞,讓這番交流格外精彩。

潘最新的頭銜是貝殼找房副總裁,同時還是貝殼新房平臺事業部總經理。

在此之前,他是天貓副總裁,更早之前是360副總裁,典型的互聯網氣質履歷。

此番加盟貝殼,過去的互聯網履歷和戰績,無疑是枚很重的籌碼。

半年後,地產大哥首次見到潘志勇真人。

出乎意料的是,潘志勇這位乍到房產圈的新人,對地產電商的剖析卻能條理清晰,邏輯嚴謹。這可能和他的頭銜有關:貝殼新房平臺事業部總經理。

看似不可能的商業故事

先說第一個事,貝殼新房做新房平臺,走平臺化模式。

鏈家升級後,轉向做貝殼找房大平臺模式。

但整個電商領域,有三塊硬骨頭,一是生鮮,二是汽車,三是房產。

目前騰訊和阿里都在花大力氣做生鮮,市場資本重度發力汽車電商,但效果一直不理想。最難啃的骨頭就是房地產,這也是未來10年的利潤藍海。但是,房地產電商和生鮮電商、汽車電商又有明顯不同,交易低頻、客單價高,做成商業閉環非常困難。

生鮮電商、汽車電商已經做得很累,很艱難。房地產電商貝殼新房會成功嗎 ?

我們來看一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成功案例。

以前大家都認為國際貿易公司做不大。

但是,有一家公司就把它做大了。它就是香港的一家公司利豐。

對利豐商業模式破解的學者認為,它像個平臺,資源豐富,上面生長著數百個事業部團隊。

每個團隊20人,業務規模5000萬美元。超過5000萬必須分拆為兩個團隊,也是業務自主體。

目標是為每個訂單打造一條最優的供應鏈效率。

研究者提出了三組關鍵詞:平臺化企業、業務自主體、供應鏈效率。

為了更好理解這三組關鍵詞,我們也找到一個案例:

傳統作坊式二手店,一個老闆,招三個店員,就開張了。既是店長,又是老闆,什麼環節都要做,成本很高,收益很低。

有人看到這一點,想出一個辦法,只讓店長管一件事,結果平臺和店長都很賺錢。

案例中的這個人,就是左暉。這是鏈家過去成功的經驗。

那麼,貝殼新房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平臺 ?

貝殼新房強調說,自己不是賣端口的,不是賣流量的,也不是賣帖子的。

那麼貝殼新房又是誰 ?

對貝殼新房的商業模式,潘志勇做了一個描述:

貝殼新房接連開發商、經紀人、購房人,強調交易,服務於交易效率,賺錢的秘密是從成交中“找生意”。

這段話中,我們更能看到利豐成功的三組關鍵詞:平臺化企業、業務自主體、供應鏈效率。

搬走三座大山

但是,貝殼新房面臨的挑戰,顯而易見。下面三組數據, 就是潘志勇頭上的三座大山。

一是轉化率

實物電商轉化率普遍高於房地產電商。以手機為例,在天貓平臺上,100個人看到後,會有2個人買;京東上會有3個人買。

但是房地產電商的轉化率就非常低,以二手房電商平臺為例,1000個人瀏覽網頁,成交不會超過10個;新房是10000個人中,最多不會超過10個人買。

二是客單價

京東的平均客單價是300元到400元,淘寶則是100元左右,拼多多是50元左右。但是新房的平均單價是130萬左右。

買一件商品,花費數百元和數百萬元,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三是交易頻次

房產買賣的交易平均頻次是8年/次,低於大多數商品的交易頻次。

這三組數據讓很多人認為,房地產電商做不大規模。這也是很多人不看好新房電商的核心理由。

潘志勇並沒有直接否認坊間看法,而是提出貝殼更看重交易和服務效率。

很有可能,潘志勇眼中的貝殼新房,應該長成這個樣子:

像大公司一樣思考,像小公司一樣行動。它提供的是全生命週期、全鏈條的服務,通過連接和資源的整合,組合出一條最高效的服務鏈。

平臺化為王

更直接一點,貝殼新房的業務和貝殼平臺的業務之間,會不會打架 ?

貝殼新房究竟賺的是誰的錢 ?

賺的是什麼錢 ?

怎麼賺更多 ?

電商平臺的現在式是什麼 ?

橫向比較,無論是京東、阿里還是亞馬遜,它們都在做同一件事:

對服務環節進行分解、分割、分拆和重組,實質上既延續了企業變革、發展的主線,又重新構建了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組織。

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區別於傳統。

首先是切割得更細,對環節進行分解,對職能進行分割,對資源能力進行分拆。

其次是切割、重組的對象不只針對內部,也針對外部,是兩方面的拓展式切割、重組。


貝殼新房潘志勇:從成交中“找生意”


最終的效果是:連接更多的外部利益相關者。

以貝殼新房為例,它跟傳統電商模式最大的不同是,更強調交易效率,即服務更多的經紀公司,更多的客戶,更多的房地產商,更好的連接,提供完整的服務。


貝殼新房潘志勇:從成交中“找生意”


如果僅僅是直營,提供更好服務不難。但是,一旦平臺化,把服務範圍擴大到全社會,面對天文量級的交易額,這種挑戰前所未有。

比如不同的經紀公司之間,怎麼平衡 ?在經紀公司、直營、房產商之間,誰更優先 ?

還有,會不會出現規模不經濟怪圈?交易成本會不會大於交易價值 ?

所有這些問題的指向,有一個核心訴求:交易界面的標準化。

在一個交易化平臺上,如果沒有清晰、簡捷的交易流程、標準,這將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貝殼新房的“秘密”

貝殼新房提供了一組數據:在用戶端,已覆蓋全國超400個城市,在線提供超6萬個新房樓盤數據。

但是,貝殼新房面臨兩組數據挑戰和壓力。

挑戰是:

阿里有6億的消費者和20億件商品,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在做消費者和商品的匹配;

貝殼新房能不能把市場上7.5萬個樓盤和用戶的購房需求成功匹配,把互聯網對消費者的洞察轉變為最終銷售額。

壓力是:

新房市場仍有10萬億+空間,2017年新房交易規模約是10萬億。

貝殼新房能夠在這杯羹中分得幾何?

現場貝殼新房透露了一個小目標,三年內線上引導成交達到2000億元。

上面這組數據是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蛋糕,也是貝殼新房的商業模式起點,把以往分散在一個個孤立交易對象中的價值空間聚合起來,實現了更高層級的整體規模經濟。這是平臺交易價值創造的來源。

但是,這一切取決於不斷提升現有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水平,包括上述交易界面的標準化。

貝殼新房的朋友介紹了很多優勢,包括B端、C端的賦能,直指客戶成交痛點。比如天眼系統、VR看房、有1700T的一二手數據,等等。

但是,地產大哥最關注這句話:“實現閉環服務,連接更多力量:通過線上+線下,貝殼新房能夠閉環用戶端和開發商端兩個轉化漏斗。”

這就是商業模式的力量,也是貝殼新房實現新房電商閉環的秘密所在。

商業模式的演變,是個持續升級的過程。關於貝殼新房的商業模式,我們會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