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場三巨頭”的草根突襲戰

這兩年,伴隨著互聯網進入下半場,在一二線城市外,一場下沉市場“突襲”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主角是宿華、黃崢和譚思亮。

“下沉市場三巨頭”的草根突襲戰

(左上為宿華、左下為譚思亮,右一為黃崢)

他們三人異軍突起,從短視頻社區、社交電商和內容聚合三個維度圍獵“五環外”,相繼創辦了快手、拼多多和趣頭條,被業界稱為“下沉市場三巨頭”。

有意思的是,三位都是以精英身份做著草根生意,又一起在質疑和群嘲中逆襲,同笑亦同悲。

最早入局的是小鎮青年宿華。

2013年夏天,由晨興資本張斐牽線並設局,宿華帶著七八個弟兄與東北鐵嶺的程一笑等四個鐵桿,進行了第一次“會師。起源是做了GIF快手的程一笑,由於性格很軸,頻頻在融資上碰壁,急需要一個CEO來互補,而宿華當時做的搜索引擎項目剛被阿里收購,正處於空窗期。

說來也奇怪,這次“會師”,兩夥人竟然出乎意料地投契,一直喝到凌晨兩點,地上的啤酒瓶子堆了20多個,直到一旁的張斐困得不行,不得不打斷,“乾脆合了算了,以後你們天天聊。”

“會師”後的第二天一大早,宿華跟打了雞血一樣,特意換一身乾淨的衣服,激情澎湃地給臺下的10個弟兄畫大餅,“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做中國最好的視頻社交軟件。”

就這樣,兩夥人合在一起,搬到宇宙中心五道口,公司的名稱沿用快手,避開巨頭們的主戰場,主攻三四線小城鎮,俗稱“五環外”人群。“我們見了一面。很投緣,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後來宿華這樣描述當時的“會師”,言語中流露出一種知己相逢的感覺。

有一點宿華沒有提到,那就是程一笑“真金白銀”的誠意。在談到股權一事上,程一笑相當豪爽,一出手就稀釋掉自己一半的股權給宿華的團隊,並且讓宿華擔任CEO統管公司,而自己則負責產品。

程一笑和宿華的組合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學作用”,每走一步都幾乎都踏在點上:2013年7月,“GIF快手”轉型為短視頻社區;2013年年底,產品採用人工智能,用算法推薦;2014年11月,正式更名為“快手”。

那時候巨頭們的火力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五環外”的市場冷冷清清,留下一大片空白,性格沉悶的宿華也不擅長造勢,因此巨頭們並沒有留意到快手,長達三年的時間裡,下沉市場都只有快手一家在唱獨角戲,這給了快手足夠的空間狂奔,並以裂變的速度激增用戶。

等到2016年巨頭們心生警惕時,快手用戶數已近億。

就在宿華帶著快手在矇眼狂奔之時,黃崢這位“戰友”終於在2015年匆匆趕來。

“下沉市場三巨頭”的草根突襲戰

相比宿華這位本土派溫順的打法,黃崢這位硅谷精英就兇猛得多,他一上來就瞄準社交電商,不惜與阿里京東等巨頭奪食。2015年4月,拼好貨正式上線,不久拼多多也上線,兩者的玩法都是以拼單玩法為切入點,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邀請好友參團,達到規定人數時拼單就會生效。

眾所周知,國內的社交老大是騰訊,電商界是阿里在稱王,而2015年是BAT跑馬圈地最為激烈的一年,BAT幾乎伸手觸及了所有相對有潛力的領域,此時加碼社交電商無異於在虎口上奪食。

對於這一點黃崢自己也是清楚得很。他曾坦誠拼多多的用戶都是淘寶的用戶“其實因為淘寶太厲害了,幾乎佔了中國所有的用戶,所以說我們所有的用戶肯定都是淘寶用戶,就像是所有的微信用戶都是QQ用戶。”

這要是擱其他人身上,老早就換方向了,可黃崢這個人就是說一不二。要知道,這可是一位把“從小到大都是學校的第一名”視為人生最大遺憾的大咖,而且他的人生一路順遂,據公開資料顯示,在小學升初中之後,基本就沒有參加過升學考試,一路被保送著進入大學,讀的還是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這樣的名校。

畢業後加盟谷歌,一舉拿下谷歌期權早早實現財務自由,從此柴米油鹽不愁,大可風花雪月侃大山。隨後,他回國創業也幾乎順風順水,先後做過手機電商、遊戲公司、水果生鮮電商“拼好貨”,最終內部孵化出拼多多。

此外,他有著超級豪華的朋友圈,可謂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既有丁磊為他“兩肋插刀”,也有隱形富豪段永平為他“保駕護航”。26歲那年,段永平以62萬美元拍下與巴菲特的午餐,邀請黃崢隨行,與巴菲特近距離交流。

一個習慣了第一名的人,豈會輕易認慫?既然在一二線與阿里、京東死磕沒有算數,那就換個地方唄,於是他決定與淘寶“錯位競爭”,爭奪同一批用戶的不同場景,“錯位才會長得更快,不存在打掉淘寶多少訂單。”

“下沉市場三巨頭”的草根突襲戰

很快,宿華和黃崢迎來了另一位重量級“戰友”譚思亮,就此“下沉市場三巨頭”全部到位。

2015年年底,有錢有閒的“盛鬥士”譚思亮,在“殺死過很多項目”後,終於確定殺入互聯網資訊和流量的市場,也就是後來趣頭條。

那時候,內容諮詢領域巨頭林立,不乏類似玩家,前有今日頭條圍剿,後有一點資訊、天天快訊等追堵,留給趣頭條的機會真的不多。

跟黃崢的理由一樣,為了避開巨頭,譚思亮也選擇“自下而上”的打法。所謂自下而上就是從三線以下城市作為切入口,放棄巨頭佔領的一二線城市。下沉到三四線城市這種玩法,有宿華和黃崢在前證明此路可行,譚思亮也就不“客氣”了。

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他迅速組織力量開始產品的需求調研和技術研發,不斷優化迭代產品邏輯,2016年6月這款聚焦三、四線及以下人群的聚合資訊App——趣頭條正式上線。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拼多多和趣頭條背後都站著騰訊這個超級巨頭。這意味著,三者有足夠的槍支彈藥與阿里、京東、今日頭條等對壘。

只不過,這場“突襲”戰打得並不輕鬆。快手因為一篇,名為《底層殘酷物語:一個視頻軟件的中國》的文章成為眾矢之的,多次被主流媒體和監管層批評,為此,宿華不得不出面道歉,並把“接受批評”四個字放在自家APP上“拉橫幅”;上市前夕,拼多多一度因商家不滿平臺打擊假貨而“圍攻”拼多多總部,甚至跑去美國將拼多多告上法庭,苦不堪言的黃崢只能不斷“拆彈”,還在媒體面前表達自己的委屈“這是我工作以來,我媽第一次打電話給我,問我怎麼了,為什麼會這樣”。

譚思亮的遭遇也大同小異,趣頭條利用現金補貼獲客的“師徒體系”營銷手法,被質疑為“類傳銷”。

三觀不正、假貨氾濫、類傳銷,就像懸在三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威力無窮。

好在,今年7月26日,3歲的拼多多在上海和紐約兩地敲鐘,登陸納斯達克,以351億美元的市值結束首個交易日。9月14日,趣頭條也隨之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移動內容聚合第一股,IPO估值21億美金。據傳,快手也正在啟動赴港上市計劃。

“下沉市場三巨頭”見招拆招,總算殺出一條血路,完成對互聯網行業的“顛覆性”奇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