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入是基礎但不是全部,上海上港能複製廣州恆大的輝煌嗎?

大投入僅是成功的一部分,上海上港能複製廣州恆大的輝煌嗎?

大投入是基礎但不是全部,上海上港能複製廣州恆大的輝煌嗎?

17日,徐根寶正式宣佈退出並宣告了上海東亞時代的結束。據悉,18日下午,上海上港將正式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新球隊的成立。據透露在發佈會上,還將同時正式宣佈上海上港的主教練、及球隊新賽季隊服、隊徽等諸多內容。從時下各種傳聞不難分析,上海灘將迎來一支重金打造的十分具有競爭力的球隊,下賽季的中超冠軍爭奪將更加激烈。

事實上,類似諸如“5億俱樂部”、“中超進入5.0時代”的話題在近期甚囂塵上。據瞭解在未來的2015賽季,起碼有廣州恆大、北京國安、廣州富力、山東魯能、上海上港以及上海綠地申花6傢俱樂部會斥資5億以上打造最強最新陣容,以競逐新賽季的各項殊榮。正因如此,才有了上面提及的新說法。毫無疑問,“5億俱樂部”成員將徹底撬動中超固有的平衡,將球隊之間的貧富差距繼續拉大,聯賽也因此大有群雄割據的味道。然而諸強之間的競爭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白熱化,冠軍的歸屬相信亦會越來越有懸念。

先不管這種“繁榮”現象是真實還是虛假,相信在外人看來或多或少有些自娛自樂的成分,不過有了恆大通過大投入收穫大回報的實例擺在眼前,其他有經濟基礎的俱樂部想不效仿都難,畢竟大家傾注精力玩足球,哪有不想要好成績的?在恆大的帶動下,各大有實力的俱樂部紛紛斥巨資投入,經過幾年沉澱,也確實產生了更多受益者,逐漸形成一種循環機制,經過發展再逐漸演變成當下這種情況,並不意外。

足球圈裡有一個真理一直被大家所認同:一個俱樂部投入了金錢,並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想要的結果;但倘若不投入金錢,那隻會有越來越差、越辣越喪失競爭力這一個結果等著你!也就是說,玩足球要想成功,投入金錢是必須的,足球俱樂部的運營向來都是有錢人的遊戲。但與此同時,也並非只要有大量資金投入,就能換來成功。金錢很重要,不過也還有很多因素會決定著最後的成果。因此這裡形成了一個“充分而不必要條件”的關係,相信這也是足球的魅力之一。

是的,有大投入並不一定就能換來好成績!倘若冤枉錢花得太多,沒有把有效資源用在刀刃上,沒有符合現代足球職業化管理運營的思維以及理念保駕護航,沒有專業的後備力量供給,沒有給球隊在各個層面配備最合適的人才……這一切中的任何一條,都足以讓最後的成功瞬間泡湯!大投入或許是重要的前提,或許是必不可少的基底,但沒有好的管理團隊,沒有科學的運籌帷幄,沒有長遠的正確的發展眼光,一切也都是枉然!只有所有的元素綜合在一起共同發力,一支職業足球俱樂部才會取得最後的成功。

在近期的中國足球發展論壇上發佈了名為《2014中超聯賽價值報告》的文章。儘管據說這份報道沒有得到足協官方以及各俱樂部成員的認可,但從其內容結構的分析來看還是很有啟發性的。不可否認的事實,中超16支俱樂部在2014賽季,總支出的91%竟然都用於球員的薪資以及轉會費了!這個正常的區間應該在50%左右,咱們的差距顯而易見!為引進重磅球員博取眼球效應,有的俱樂部甚至可以連自己的訓練基地都不建,都靠租借,口口聲聲說沒錢,實際上是大把的金錢用錯了地方!連這個都做不到,更別說擁有自己的球場了,更別說回饋球迷了……中超俱樂部在運營管理上普遍不夠職業,真正做到接近職業的,就已經是在成績上屢創佳績了。

因此有這樣的大背景,對於上海上港斥巨資建隊,能否同樣可以達到恆大近年來創造的輝煌?這個問題筆者還是持謹慎態度,持保留意見。基於國內諸多俱樂部均沒有成功的運營管理經驗,因此上港是否具備,只能靜觀其變,目前很難定奪。近日看到富力陸毅董事長在接受專訪時明確表示,作為亞冠新軍,會向同城兄弟恆大討教亞冠後勤保障的經驗,以便更好地幫助球隊。筆者認為這種思想與做法就是極其正確的。或許只有如此做到一榮俱榮,中國足球才有可能真正獲得全面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